王二回来后,将老者写的字描在纸上,交给李正华。李正华一看,眼中闪过惊喜 —— 那竟是早已失传的秦代小篆!“快,把船上懂古文的张学士请来!”
张学士是国子监的老儒,精通秦汉文字。他看到纸上的小篆,激动地说:“大人!这是秦篆!写的是‘汝从何来’‘为何至此’!这些人竟然认识秦代文字!”
李正华心中一动,一个大胆的猜测在他脑海中浮现 —— 难道这里是徐福带三千童男童女抵达的东瀛?
他压下心中的激动,对张学士说:“你随小艇过去,用秦篆与他们交流,就说我们来自大宋,此次前来是为了友好交流,并无恶意。”
张学士登上小艇,再次前往岸边。当他用秦篆写下 “吾乃秦之后裔,来自大宋,愿与汝等交好” 时,土着老者眼中泛起泪光,连忙写下 “吾等乃徐福后裔,在此定居数百年,终于盼来故土之人”。
消息传回旗舰,船员们都沸腾了。赵海兴奋地说:“大人!古书上记载的竟然是真的!徐福真的带着童男童女来到了这里!”
李正华点点头,下令将船队停靠在岸边的浅滩处,准备与土着居民进行深入交流。他知道,这一发现不仅能填补史书的空白,更能为大宋的海外探索增添重要的一页。
接下来的几日,李正华等人与东瀛土着展开了深入交流。在张学士的翻译下,他们渐渐了解了这个部落的历史 —— 这里的居民,正是秦始皇时期,徐福带领的三千童男童女的后裔。
当年,徐福为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药,率领船队东渡,却始终未能找到仙药。
他担心返回大秦会被处死,便带着童男童女在此定居,开垦荒地,繁衍后代。
数百年来,他们传承着秦代的习俗与文字,却与中原失去了联系,渐渐形成了独特的部落文化。
老者名叫徐伯,是部落的首领,也是徐福的直系后代。
他带着李正华等人参观部落的聚居地 —— 茅草屋整齐排列,田间种着水稻和蔬菜,妇女们在河边洗衣,孩子们在路边嬉戏,一派安居乐业的景象。
徐伯指着一间最大的茅草屋说:“这是我们的祠堂,里面供奉着徐福先祖的牌位,还有当年他带来的秦代器物。”
李正华走进祠堂,看到里面摆放着一尊木制的徐福雕像,雕像前的供桌上,放着一把青铜剑和一个陶罐,上面刻着秦代的纹饰。
徐伯拿起青铜剑,感慨道:“这把剑是先祖徐福带来的,数百年来,我们一直珍藏着,希望有朝一日能重返故土,将它归还给中原的皇室。”
李正华接过青铜剑,剑身虽已有些锈迹,但依然能看出当年的锋利。他心中百感交集 —— 秦始皇为了长生不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派遣徐福东渡,最终却只留下一个传说。
而徐福的后裔,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坚守着中原的文化,实在令人敬佩。
“徐伯,你们可知,大秦早已灭亡,如今中原是大宋的天下。” 李正华轻声说道,“秦始皇追求的长生不老,不过是一场虚幻的梦。古往今来,没有任何人能长生不老,即便是帝王将相,最终也难逃生老病死的命运。”
徐伯听后,叹了口气:“先祖当年也曾告诉我们,长生不老皆是虚妄。可他为了保全我们的性命,不得不隐瞒真相,在此定居。数百年来,我们一直盼着能重返故土,看看中原的变化,如今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船队中的史官将这些对话一一记录下来,心中充满了感慨。他在日记中写道:“徐福东渡之事,史书虽有记载,却多有争议。今亲见其后人,观其文字器物,方知此事属实。然长生不老之梦,终是镜花水月,令人唏嘘不已。”
李正华看着部落里的居民,他们虽然穿着粗布麻衣,生活简朴,却有着中原人的面容与习俗。他突然想起圣上交代的任务,便对徐伯说:“徐伯,我们此次前来,除了探索海外世界,还有一个想法 —— 我们想邀请一些族人,随我们返回大宋,看看故土的景象。陛下仁慈,定会为你们安排住处,让你们在开封安居乐业。”
徐伯听后,眼中露出期待的神色,却又有些犹豫:“我们在此定居数百年,早已习惯了这里的生活。而且,族人们对中原并不了解,怕是会有所顾虑。”
李正华理解他的担忧,说道:“徐伯放心,我们不会强迫任何人。你们可以先派几个人随我们回去看看,若是觉得满意,再决定是否让更多族人前往。而且,我们还会带来大宋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物品,与你们进行贸易,改善你们的生活。”
徐伯思考了片刻,点头道:“好!我愿意派几个人随你们回去,也希望能与大宋建立友好的贸易关系。”
接下来的几日,徐伯在部落中挑选随船前往大宋的族人。消息传开后,族人们反应热烈,许多人都想随船队返回故土,看看先祖口中的中原大地。
最终,徐伯挑选了十名年轻力壮的族人,其中包括他的孙子徐明 —— 一个聪明伶俐、对中原文化充满好奇的少年。
出发前,徐伯为十名族人举行了隆重的送别仪式。他将那把秦代青铜剑交给徐明,嘱咐道:“这把剑是先祖留下的信物,你一定要好好保管,将它带回中原,献给大宋的皇帝。记住,你们是徐福的后裔,是中原的子孙,到了大宋后,要遵守当地的律法,好好学习中原的文化,将来为两个族群的友好交流贡献力量。”
徐明接过青铜剑,郑重地点头:“爷爷放心,我们定会不负您的期望,将中原的文化带回部落,也让大宋的人们了解我们的历史。”
李正华看着这一幕,心中充满了感动。他让人为十名族人准备了宽敞的船舱,还为他们准备了大宋的衣物和食物。同时,他还与徐伯约定,待船队返回大宋后,会派遣商船前来,与部落进行贸易,传播大宋的技术与文化。
喜欢穿越古代成了一家之主请大家收藏:(m.xunmishuwu.com)穿越古代成了一家之主寻觅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