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

吹牛者

首页 >> 临高启明 >> 临高启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锦衣卫:我们老大有点鸡贼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抗日之铁血战将知否之庶子任逍遥崇祯:朕儿子这么强,为何上吊?大明:自爆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我要谋国带着农场混异界我当皇帝那些年征伐天下
临高启明 吹牛者 - 临高启明全文阅读 - 临高启明txt下载 - 临高启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百六十六章 粮食和银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在关宁军的后勤补给史上,有一个现象曾经引起过赵引弓的注意,那就是关宁军对现款的迷恋。

作为一支拥有十几万军民的武装集团,粮食是供应中的重头戏,但是在具体运补上,粮食折色运输的现象屡见不鲜,有重视白银过于重视粮食的现象。

少运粮多运银,最大的好处是减少运输成本,运输白银比运输同等价值的粮食要便宜得多,银子运到之后,在当地购入粮食,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是活跃了当地的市场,刺激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但是放在关宁军身上,这简直就是个馊得不能再馊的做法。

关宁军地处苦寒的辽东,大明丢失沈阳之后,实际保有的不过是从锦州到山海关的一系列屯堡的走廊地带,虽然军户继续种地,但是在辽东无霜期仅有不到二个月的严酷气候环境下,本身的粮食自给率是非常低下的。依赖关内的粮食供应。

在这种情况下,运去大量的白银进行现地调达,不啻于人为制造通货膨胀。辽东既然根本不可能供应足够的粮食,就只能依靠从关内商人运入粮食作为补充。关内的粮食千里迢迢,跋山涉水,一路被层层盘剥的运到辽东,高额的运费和损耗都要加在粮价上。

原本当地的货币存量太多,花了大本钱运入的粮食又不能满足需要,于是关宁镇就陷入了一种通货膨胀之中,每石的价格高达十多两,甚至二十多两。

如此高昂的价格,对当地的普通兵丁、军户和百姓来说都是极其沉重的价格。虽然明面上每名正兵每个月都有三四两银子的军饷,实际除了少数精锐家丁亲兵之外,多数人很少有按时按量领到饷银的时候,能拿到手的银子即使全部用来购粮也难以糊口,只能勉强维持生存而已。

但是这种通红膨胀对掌握着分配资源的军将来说,却是大发横财的最好环境。通过贪污军饷和粮食销售,关宁军将们积聚了前辈们不敢想象的财富。

赵引弓认为:要解决问题还得从粮食上做文章。

“依我看,依然要运米过去。辽东一带粮价极高,五万石米运去,就算是三两一石的价格买下得,卖出去至少也能翻一倍的利!交割之后,打掉费用绰绰有余。”

沈廷扬眼睛一亮,随后又摇了摇头:“哪里容得下如此从容!且不说五万石粮食筹措起来就需要很大的功夫,运到辽东,要找到人买入这五万石粮食也不是件容易事――”

即使按照六两银子一石的价格,这批粮食的总价就得三十万两,沈廷扬实在无法想象有人能掏得出这么一笔巨款买。

如果零零碎碎的分批卖出,运期耽误了可不得了――虽说这次是尝试的兴致,期限定得很宽松,但是时间拖得太长,保不定关宁将领会以此为借口故意刁难来勒索额外的好处。

“此事不难,小弟担保有人花得起这钱来买。”赵引弓十分笃定。

沈廷扬用怀疑的眼神看着他,虽然大家都知道赵引弓此人背景神秘,不但有浓厚的“髡贼”色彩,而且很可能背后有广东的巨宦。但是他居然能对人人视为畏途的辽东的商情如此有把握,不由得让人起疑。

但是赵引弓如此的胸有成竹,他又不是一个好说大话的人――经历了上次的对日贸易之后,赵引弓在江南商圈里的信用堪称一言九鼎,不至于用大话来诓骗他。

沈廷扬略一思索,当即道:“既然这样,就要有劳贤弟,这次承运的事情,兄的意思是由招商局出面来做。”

赵引弓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沈廷扬家自己有得是大船,去辽东也用不了很多条沙船,没必要让合营公司招商局来干。沈廷扬是在试探他――若赵引弓是说得是假话大话,绝不敢拿招商局这个“亲女儿”去冒险,要是敢接,就说明这个办法他有足够的把握。

赵引弓露出了“惊讶”之色,急忙表示这样不妥当。

“断无这样的道理,”赵引弓连连摇头,“这可是沈兄的事业。”

“哪里的话,招商局也有愚兄的股子。”

“既然如此,我就从命了。”赵引弓不再推辞,本身他就是要切入这场交易的。

沈廷扬见他并不推辞,知道他绝非吹牛,不由得放下了一半心:“只是要筹措五万石粮食,一时半会也不容易。”

这里面的关键是要找个能够供应如此巨量粮食的大粮商。粮食的质量不用好,因为交兑的是白银,粮食是拿到市面上卖得――现在的辽东,只要是粮食就不愁卖

能够提供五万石粮食的粮商可不好找。这个时代粮食流通的范围很小,虽然已经形成了一些粮食集散市场,但是辐射的范围是有限的。

况且去年的南直各地都有大小的不同的灾害,粮食减产幅度很大。在交付漕运粮之后,地方上余留的存粮有限,要筹措五万石粮食得找很多家粮行才行。

如此频繁大量的买入粮食,价格必然会出现大幅上扬――现在的行情已经在往上走了。而且很难在一个地方买齐所有的粮食,需要长时间的转运。沈廷扬估计着,即使自己通过商业网络在南直各处收购粮商的粮食,最后抵达上海的时候每石粮启运的平均成本恐怕会超过三两。

“这且不忙。”赵引弓不慌不忙的说道,“粮食,我也来帮忙想办法。只是这折色银还是要尽快到手。这事还要拜托季明兄去奔走了。”

这折色银子可不是那么容易到手的,凡有手续必有花费,这个道理赵引弓还是很明白的――就算是民主法治的旧时空,商业合作上乙方向甲方结账都少不了要点缀点缀,何况这个陋规直接上台面的时代。

“这是本当之意。”

赵引弓立刻忙碌起来,在辽东的大盘商是现成的:李洛由的辽海行即有实力,也有销售网络。由他的商行买下这五万石粮食是不成问题的。

虽然卖给李洛由的价格不可能太高,一石六两的价格还是没问题的。三十万两白银他亦不必全付现银,只要付给十万两就可以向关宁镇交兑――对外情报局根据情报得知,李洛由的辽海行在辽东运用的流动资金常年都在三四十万两,付出十万两现款不成问题。其余的款子,按照他们和李洛由之间的汇兑协议,可以使用汇票抵充在关内各家分号取款或者直接购入货物。

在辽东,粮食是最抢手,利润最大的商品,不管是销给关宁军、东江军还是满清,都能卖出高价。这个就看辽海行的辽东大掌柜自己的选择了,不干他赵引弓的事。

让辽海行当大盘商,还有赵引弓的另一个考虑。辽东地面上不管是元老院还是沈廷扬,都没有太多的关系。要是直接把五万石粮食运到辽东冒冒失失的发卖,别说辽东有几家商户能有这个实力,搞不好粮食全给官兵黑去,一钱银子也拿不到――登莱一带从事辽东生意的商人为此破产的可不在少数。

李洛由在辽东多年经营,根基深厚,与当地将门和官员的勾结很深,由他名下的辽海行出面自然没有这样的顾虑――实话说也只有他这样的实力派,才敢在那地面上做买卖,还能赚到大钱的。

剩下的就是关键性的问题了,糙米从哪里来。江南的粮食正是匮乏阶段,手里有粮的大户肯定要惜售等着卖高价,要等夏粮登场粮价才能有所回落――沈廷扬显然是等不及了。

赵引弓的底气并不像他向沈廷扬保证的时候那么充足。他原本打算从临高运来暹罗的糙米,临高的暹罗糙米是有足够的价格优势的,即使运到上海,每石的到岸价也不会超过一两。但是暹罗米的到货依然受限于运力不足,加上大量移民的涌入――到现在为止,临高的粮食依然是企划院直接控制进出口和分配的一级管控物资。要一口气从临高调运走五万石,那怕能赚回几倍的利润,企划院恐怕也不会批准。虽然他已经写了一个报告给企划院,但是自己也觉得希望不大。

至于台湾和济州,虽然农业有了一定的开发,但是要承担大量的难民转运工作,除了济州岛勉强自给之外,台湾的粮食尚且需要从临高调入,指望它们调出粮食亦无可能。而且这二个地方的粮食储备大量是救济口粮和土豆,在辽东恐怕难以变现。

看来粮食还得从其他地方想办法。赵引弓考虑了好几个地点,朝鲜李朝是个穷逼国,拿几千石粮食出来就能让李朝叫苦不迭,从他们手里买粮太不现实了。日本虽然按照当时的标准来看粮食产量亦算相当可观,但是能外卖的十分有限――粮食从来也不是他们的出口产品。

赵引弓思来想去,没想出什么锦囊妙计来。

喜欢临高启明请大家收藏:(m.xunmishuwu.com)临高启明寻觅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港片:我手下有一群猛男都市青年重生光耀天地我,恶毒小妈,被侄儿偷听心声随遇而不安重生之科技为人民服务天才宝贝:总裁爹地宠上天狐妖:开局李淳罡天赋,模拟轮回贫道张三丰女穿男后我被女主压了你们练武我种田恶魔别逃西游捞尸人末日重生:撩个反派搞基建!我梦由我不由仙我本乞丐,万人追捧活在多元宇宙穿进古早文学干掉男主成功上位顶级豪宠!小可怜靠吃瓜火爆综艺网游之名扬天下冷少谋猎小娇妻
经典收藏残卷大明:带重八刷副本,大明成仙国大明:开局被朱元璋模拟曝光朕要把江山折腾黄了逍遥秀才红楼锦绣星辰恋三千愁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超神狂兵人在大明当喷子,气坏朝臣灭元1399万界抗魔录影视:开局奖励二十万重骑兵水芸县迷案春天的抵抗五代十国之铁马骝军神系统:从南北战争开始浮世烟云异世科技帝皇我家世显赫,躺平不过分吧!
最近更新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史记白话文版班超传奇穿越古代卷入皇室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穿越大明做女皇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古今名人记重生逆袭:智谋登峰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秦始皇黑魔法三国传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锦绣商途:权色逆袭之风华再世我不叫谢石头我教原始人搞建设宋终:一拳镇关西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
临高启明 吹牛者 - 临高启明txt下载 - 临高启明最新章节 - 临高启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