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教皇

星云战火

首页 >> 三国大教皇 >> 三国大教皇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寒门崛起亮剑之保家卫国寒门县令带着农场混异界最后的三国2兴魏秦功重生之铁血战将关家大院明末逐鹿天下
三国大教皇 星云战火 - 三国大教皇全文阅读 - 三国大教皇txt下载 - 三国大教皇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331以原富治原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 )显然,沮授很是爱惜手中这本手抄本的《原富》。为了保护书籍不至破损,他还特意给这本老书包上了书皮。可是即便如此,书页的边缘地带仍然泛着毛边。从这里可以看出,沮授平日里时常翻阅这本书。

沮授拿着书道:“欲应对栾子奇之计,需用栾子奇之法。”

“哦?此话怎讲?”袁绍不解。

沮授自问自答道:“治下的百姓为何无心耕种,转而投向进山行猎?答案很明显,因为行猎所得的收益比耕地要多出许多。那么,如何扭转这一局面呢?”

“对啊!怎么扭转?”听沮授说话大喘气,袁绍急的从椅子上站了起来,问。

审配不耐烦地道:“沮公与别卖关子。”

沮授捋了捋胡须,冲审配翻个白眼,不慌不忙道:“扭转这一局面的最直接方法就是,降低行猎的收益。让人们觉得它无利可图,届时自然而然就会退出来去寻找其它营生,该种粮种粮,该伐木伐木,一切又会回归到正统上来。”

审配一脸不服,“莫要纸上谈兵,你倒是说说如何降低行猎收益?”

沮授胸有成竹道:“此事易尔。只消抬高山货贸易的税赋。进山行猎的收益自然会下降。”

“说的倒轻巧。”审配瞥了瞥嘴,将方才沮授辩驳他的缘由原封不动的还了回去,“河北山货、皮草商人没有上千也有几百。他们万一逃脱税赋可怎么办?总不能派人整天跟着他们监督贸易吧?”

“根本不必监督!”沮授抚着胡须笑了笑,道:“主公。无论是商人至民间采收山货也好,猎人入城出售行猎所得也罢。山货的最终流通地点只会在城内。所以,我们只消在各个城门处设卡,对所有带山货进城者均征收重税。如此,税赋一高,山货的价格猛长,采买者日微,可从根源上杜绝山货贸易。”

不得不说,但凡懂点经济知识的人不难看出,在沮授提出的对策中已经具备“宏观调控”这一19世纪现代经济学策略的雏形。这一方法并非栾奕亲传,《原富》一书中也没有明言提及,乃是沮授经过多年通读《原富》自己悟出来的。

由此足可见沮授之聪颖,亦可看出栾奕的思想在不经意间人影响了很多的人。

袁绍也读过不下十遍《原富》。稍加思量,便知沮授之计确实可以解燃眉之急,遂从其言。

于是,七日之内在河北冀州各大城池及道路关卡又多了一项进城税赋——山珍税。但凡想运送山珍入城或路过关卡,需缴纳高额税金,否则一概不予放行。

一夜之间,河北各类山货价格涨了三倍,五天之后又翻了三番。

价格居高不下,栾奕虽买得起,但大批量买入只会造成大数额亏损,没有任何利益可言。得不偿失,便令各家上好停止行动,不再与河北进行大宗山珍贸易。

袁绍本以为,借助沮授以《原富》治《原富》之法已经破除了栾奕的“温水煮蛙”之计,却不知这只是栾奕所布大棋的开始。

栾奕虽然停止引入大宗山珍,但是对河北的粮草供应一直没有停止过。

圣元二年一年,连年干旱少雨的华北平原,终于迎来罕见的美好年景。这一年风调雨顺,没有洪,也没有涝,更没有干旱,田地稍有缺水,老天爷便会降下一场雨水来滋润大地。地尚未干透,又有甘露从天而降。十多场雨,势头都不大,但降水量却都不小,属于缠缠绵绵的小雨,最适宜农耕灌溉。

于是,同年秋季河北各郡迎来了罕见的大丰收。

按理粮食丰收,上至地方大员下至百姓应该高兴才对。可是事实恰恰相反。

一年多来,栾奕从河南教区向河北输入的粮草,与丰年河北自产的粮食同时在冀州汇聚。致使河北一代粮食作物大量囤积,市场保有率一度超过饱和值三倍有余。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反之市场供给大于总需求就会导致该商品价格下降。

河北粮草囤积量居高不下,价格随之大幅度降低。从去年的不到20文,一气跌到谷底。仅需10文钱就能买到一石。

说到这儿有人肯定会问,粮食价格低了,百姓都能吃上饭,生活不是应该过得更好吗?

实则不然。在以农业为基础的大汉朝,粮食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其他产物的价格。

就像现在的冀州,超过九成人口都是以耕地为生的农人或土地主。粮食价格下跌直接影响了他们的收益。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人有100亩地,每年收200石粮食。在每石粮食价值40文时候,他们每年的收益就是8000文钱。那时做一件新衣需要500文,如果他把一年的收益全部用来作衣服可以做16件。

这一情况从今年开始变得不同了。粮食的价格一下子跌到了10文,他的收益蜕减四分之三,变成2000文。如果制衣服的价格还是500文一件的话,一件衣服的价值相当于农人辛辛苦苦耕种25亩土地一年的收益。

这么贵的价格农人肯定不会买,至少今年做的衣服比往年要少的多。衣服买的少了,就造成供大于求的结果,从而导致衣服价格也跟着下降。

于此同时,依赖土地获取收益的土地主和农人,在发觉自己“背对骄阳,面朝黄土”劳心劳力忙活一年,耕种了20多亩土地才只能换一件衣服以后。很多思维活跃之人会选择离开靠天度日的土地,转而从事其他营生。比如说直接选择去做衣服,4天做出一件成衣赚得的钱就等于耕地一年,何乐何不为?

可事实真是这样吗?当然不是。

大量人群抛开农耕,选择纺织行业,带来的不仅有人力,还有大量原本投用在土地上的资本。很多新的纺织作坊建立起来,进一步加大布和衣的市场供应。

市场供应攀升,再次超过市场需求,这也是布料和衣服的价格下跌的又一重要因素。

无独有偶,与纺织行业相同的,受供需关系和劳动力涌入影响,河北各行各业产物的价格都随之下调,以迎合日渐农业收益缩水的现状。在这其中就包括伐木、捕鱼、采桑、石料采集等原材料供应产业。

借此机会,栾奕趁虚而入,以极其低廉的价格从河北肆意抢购木材、桑麻、矿石等原料,将之加工成家具、神才纸、济南缎、琉璃等成品销往教区四大州,以及扬州、荆州、西凉等地。

不但把前期高价收购山货造成的亏损一股脑补了回来,还赚了个盆满钵满。

随后,栾奕用这笔钱更新军械,招兵买马,支付了南征徐州刘备,以及圣元三年到五年大战曹操所花费的高额军费。并用以奖赏有功将士、安抚阵亡将士家眷。

在栾奕为赢得了高额回报而喜笑颜开的时候,河北又添新乱。

由于教区对河北敞开了商贸大门,使得河北原材料需求市场忽然比之前增大了数倍。原材料需求趋向于大于供给,价格随之攀升。

随着木材、桑麻等原材料价格上升,成品的价格自然也跟着上涨。一时间,河北锅碗瓢盆、柴布油盐市场回暖,价格飞速上扬。

别忘了,河北的粮食还处于饱和状态,这就意味着占据河北最大人口比例的农人,收入没有增长,身边各类商品的价格却不在断攀升。

甚至于出现一大车粮食,只能换回一匹布的情况。

河北各地百姓入不敷出,生活难以为继,无不怨声载道。袁绍民心日跌。

无疑,在这场公元二世纪的商贸战争中栾奕是最大的赢家。他之所以赢得如此辉煌的战果,来自于21世纪的经济知识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除此之外,栾奕多年来在人才培养方面做出的努力也做出了巨大贡献。

从栾奕八岁经商开始,便格外关注得力手下算学方面的培养。从最初的逄掌柜,从最原始的言传身教,手把手指导。到后来开设圣教学堂算学科,圣城大学堂的算学专业,在栾奕十多年不懈努力下,培养出了一大批懂得统计学、几何学和高等数学基础等管理应用数学的账房先生,其数量足有3000人之众。

这部分人,很大一部分现在被分配到地方教堂,负责料理圣券储蓄、发行事宜。还有一部分在教会产业中从事营收记录等账房工作。另有一部分人,被派到教区以外的大汉各州,主要负责与当地神盾局情报人员协作统计当地居民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各类数据。

以冀州为例,冀州邺城周边哪个县的百姓平均每人有多少亩土地?土地每年产多少粮?粮食是优是劣,成色如何?每家每户每年约购买几匹布?买什么样的布……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连袁绍府邸每月的支出都能在通过数据估算出来,支出项目更是一目了然。

可以说,远在济南的栾奕甚至比袁绍本人更了解河北。并以此为根据遥控指挥,最终赢得了辉煌的战果。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喜欢三国大教皇请大家收藏:(m.xunmishuwu.com)三国大教皇寻觅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岳先生领证吧快穿之女配万事随心我,潇洒哥,竟然被迫做道士都市奇门医圣重生为后之皇后在上京极家的野望秦时:最强毒士,嬴政直呼活阎王夫人虐渣要趁早影视快穿:我在影视剧中修功德姽婳师爷未来游乐场叽里咕噜说什么呢?开杀!网游之三国谋士魔域凶案调查王国保卫战同人:众生与誓言之歌我的透视超给力赵长河洛七小说阅读免费全职高手天灾合成大师
经典收藏我家世显赫,躺平不过分吧!大秦:始皇嫡子,诸天升级成神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点化野猪王,我在古代做最大地主我的岳父是崇祯调戏大宋我有一颗仙人球宋朝玩主邪妃来袭,帝君的蛮妻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星辰恋三千愁朕要把江山折腾黄了南宋弃子逍遥秀才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澜沧行异世科技帝皇神医狂妃乖乖受宠超神狂兵农女大当家
最近更新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爱情江山朕都要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大漠群英传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哈哈哈,大明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带着武库回明末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荒年啃树皮?呸,肉吃着不香吗?
三国大教皇 星云战火 - 三国大教皇txt下载 - 三国大教皇最新章节 - 三国大教皇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