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南明二十年

青弋渔夫

首页 >> 烈火南明二十年 >> 烈火南明二十年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明末逐鹿天下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武道凌天豪横大宋寒门崛起笔趣阁征伐天下小生真不是书呆子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南宋特种兵抗日之敌后争锋
烈火南明二十年 青弋渔夫 - 烈火南明二十年全文阅读 - 烈火南明二十年txt下载 - 烈火南明二十年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93章 决战前夕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咔咔咔咔,太平府、广德府、宁国府三府的地界上,到处都是过境的士兵,多尔衮为了集结兵力,已经是不惜一切代价,要求江南地区的清军全部北上。当然,这其中很多都是原来的明军降清之后转变的绿营兵,若说他们有多少忠诚度,只有天知道。

而且清军在桂林失败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各处,很多绿营兵将领都是蠢蠢欲动,有的人已经预感到,大清国恐怕是大厦将倾了。其实在满清占领京师,随后渡过长江消灭弘光政权之前,很多人心中其实对清军并没有鲸吞天下的概念。其实站在当时的角度,一个普通人也会这么想。

后世倭兵侵华,实际上倭人跟华夏的人口比例并不悬殊,倭人号称一亿玉碎,华夏是四万万五千万同胞,这么看来,双方的人口对比最多也就是一比五,就这样,我们还有一大批仁人志士坚信,以东洋小国之力想要鲸吞华夏是痴心妄想,所以才有了着名的论持久战,才有了以空间换时间的理论。

在明末,这种情况更是夸张,要知道,满洲八旗总共才不到十万人的兵力,整个满洲女真加起来也不过百万之众,所以他们才要搞满蒙联合,以便于增加兵力和人力。但是明朝可是亿万民众,根据后世史学界的考证,万历到崇祯初期,明朝实际掌握的人口已经接近甚至可能超过一个亿。

如此说来,满洲和明朝的人口对比实际上是一百比一,这么看来,建虏是绝对没有实力吞并中原的。因为实力差距过大,清军占领京师之后其实是采取了向汉人地主豪强让渡权力的方式来夺取天下的,这也就是八旗骑兵为什么迅速衰败,而绿营兵快速崛起的原因。但站在明末清初交界时期普通人的角度,总觉得清军想要占领硕大的大明,如同天方夜谭。

抱着这种心态,实际上很多绿营兵的将领甚至是中层军官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观望,如果清军强大,他们就继续跟着清军混,如果清军有一天不行了,他们也能立刻剪掉脑后的鞭子,摇身一变再次成为反对清朝的力量。

有了这种心态,在得知清军于桂林前线战败还有金声桓反叛的消息之后,闽浙以及南直隶的部分人当然是坐不住了。不过多尔衮不傻,作为一代枭雄,如果一点雷霆手段都没有,那他就别混了。南直隶特别是南京地区是他的重中之重,所以当初才会派洪承畴坐镇,既然这些人窝藏祸心,安排一些銮仪卫四处查探也是必然。

此次多尔衮从南昌引大军回退,并且征集闽浙和南直隶地方绿营兵向南京靠拢。命令下达之后,銮仪卫也行动起来,多尔衮为此甚至不惜调动上万精锐八旗骑兵兵分数路,快速切入闽浙一带,而精锐的北洋新军骑兵则进入南直隶,控制当地局势。

闽浙的这些地方军,因为分散驻扎在各地,在形成合力之前,根本不可能跟清军正面对抗,加上銮仪卫平日里收集的情报,哪个地方有叛乱的风险,清军骑兵就立刻赶去这个位置,然后进行控制和驱赶,将城内的军队全部拉出城外,然后去南京汇合。

自然,也有人不从命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杀一儆百。只要是不配合的,敢跟清兵说不字的,将领和军官一律处死,剩下的士兵全部押送去南京。清军的战斗力在这些由卫所兵转变而来的绿营兵面前还是非常强大的。一个牛录控制一个小县城没问题,反正一个县城的守备部队基本上也就是一两个百户的兵力,大的地方有一个把总营就算是好的了。

一个把总营去掉吃空饷的情况,能有个三百来人顶天了,一个八旗牛录可是实打实的三百战兵,这么一对比,高下立判。所以多尔衮用这个方式,很快便聚拢了大量的绿营兵,直接开赴南京。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南京周边几府的官道上,全都是行军士兵的原因,他们全都在往南京靠拢,然后渡江,前往凤阳。

福建厦门,这里已经成为了一片废墟,数年前,这里还是郑家军的前线基地,被郑成功管理得井井有条,但是南京作战失败之后,清军兵锋直指厦门,将厦门的郑军完全驱逐。驱逐之后,清军别的没学到,倒是跟农民军学了一招铲城,要知道,厦门城虽然在后世是极度繁华的城市,也是福建第一大城。但实际上在明代的时候,厦门的规模也不小,可清军就是硬生生将厦门城的城墙给全部铲掉,把整个厦门变成了废墟。

不过虽然如此,郑成功并没有完全放弃,冯锡范带领数千人马在海上游弋,一直在寻找新的机会。高衡跟郑成功见面之后,郑家军立刻行动起来,按照战前的布置开始在福建进行试探和压迫作战,高衡的本意是让郑成功不断出兵袭扰沿海,逼迫清军向内陆撤退,可是没想到,多尔衮竟然率先行动起来,不用郑成功逼迫,直接主动撤兵了。

此刻,一艘大船正停靠在厦门的海滩边,这里曾经是厦门港,只不过已经被清军破坏得不成样子。船头,一名将领举起千里镜正在观察着城池方向的情况,海滩上,正有数匹快马朝他们的方向奔驰过来。

“将军!将军!撤了!全都撤了!”背后插着小旗的塘马挥舞着双手对船上的将领大喊道。

软梯放下,一个塘马顺着软梯爬了上来,对那将领抱拳道:“范将军,卑职等入城查探了,清军连鬼影子都不见,我们在城池周边的小渔村里找到了村民,细问之下才知道清军早就撤出这里了。”

那将领不是别人,正是冯锡范,今日他做先锋,带领麾下五千人马从台岛出发,直扑福建沿海。郑成功为了补偿上次南京作战没有让冯锡范随队出征的遗憾,特地任命他为这次作战行动的先锋官。冯锡范对这里海况和地形极为熟悉,台岛距离厦门本来就不远,所以仅用一天时间,冯锡范的先锋军就已经抵达附近海域。

听完手下人的汇报,冯锡范递上一碗水道:“先喝口水。”

塘马接过水碗,一饮而尽,气喘吁吁道:“多谢将军。”

冯锡范摆摆手道:“你是说清军已经主动撤出了厦门地区?”

“不错,据我们询问多个渔村的情报来看,情况属实,清军接到命令之后主动北撤了,不仅如此,除了厦门之外,福建沿海不少驻防的清军都走了,现在这里已经无人防守。”塘马道。

要知道,当初清军为了防备郑成功的进攻,在多铎的主导下,于福建沿海建立了大量的军堡和了望台,基本上就约等于长城的烽火台吧,既然郑成功的舰队在沿海神出鬼没,那他们只能采取这个笨办法,多增加了望哨,时时刻刻监视海峡对面的动向。

但是没想到,这些了望哨竟然也全撤了,这就意味着,清军是主动撤军,主动撤军就说明他们在集结兵力,那么集结兵力是为了什么,已经是显而易见了。

冯锡范点点头道:“好,本将知道了,立刻将消息传递出去。”

“大帅,大帅,福建方向传来消息。”广州城外,刀枪林立,旌旗招展,上万骑兵正在广州城外休整。虽然广州城经过多次战乱,早就已经破败不堪,但是清军撤退之后,还是陆陆续续有不少居民回流,很多人逃回了广州,想要重建家园。

而今日,广州城外,大军云集,先期抵达的是大量精甲骑兵,这些骑兵刚出现在城外的时候,引起了城内民众的极大恐慌。他们不知道这些又是什么人,会不会又进城烧杀抢掠一番,要知道,现在的广州城连像样的城门都没有,城墙也是破败不堪,甚至很多城墙已经崩塌,从缺口处可以对城内的情况一览无余。

城内的民众瑟瑟发抖,临时自发组建的在城头巡逻的民团立刻敲响了警钟,城内立马慌乱起来,但是细细想来也无济于事,如果城外真的出现大量清军骑兵,那这些民众是无论如何跑不掉的。

可是当这支骑兵接近之后,众人才发现,他们的旗帜不是清军,也不是明军,而是兴华军。因为宋应升的缘故,兴华军在广州基本上是无人不知,或者说,两广地界上,大家都知道兴华军是击败建虏的英雄好汉。所以当兴华军的战旗出现在城外的时候,城头终于爆发出了欢呼。“兴华军,乡亲们,是兴华军来了!”

城门大开,不少民众都从城内出来迎接兴华军的到来。这些民众是发自内心的喜悦,他们已经过了太久担惊受怕的日子了,他们再也不想过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了,这时候只要有人能让他们脱离苦海,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中来,那就是大救星。

宋应升走在队伍的最前方,朝民众喊道:“本官是宋应升,乡亲们,兴华军来了,你们安全了。”

民众激动万分,欢呼着将宋应升围在中间。很多人将手中快要告罄的粮食拿出来,想要送给兴华军的士兵。高衡骑在黑雄马上注视着这一切,所谓箪食壶浆,也就是这种场面了吧。不过这些民众已经够惨了,兴华军是无论如何不能要他们的粮食的。

不仅如此,因为船运的缘故,兴华军还能分出一些粮食来救济一下难民。正当高衡吩咐左右,让他们匀出一些粮食来救济难民的时候,一名塘马飞奔到了高衡的面前。

高衡立刻问道:“嗯?福建方向有何消息?”

那塘马立刻将怀中信封交给了高衡,正是冯锡范的亲笔信,兴华军出发之后,他们一直和郑成功保持联系,从台岛到大陆沿海的海面上,到处都是送信的小船。在大陆沿岸的土地上,有很多来回往返的塘马,将两军的消息互相通报。因为清军已经撤出两广的缘故,目前在广东境内通信是绝对安全的。其实就算是清军掌握了兴华军和郑家军的动向也没用,高衡这是阳谋,大军北上就是跟你八旗军决战的。

多尔衮根本没得选,要不就整顿兵马跟兴华军决一死战,要不就继续退兵,兴华军进一步,他们就退一步,最好是一直退到京师去,一直退到关外去,那兴华军就不战而屈人之兵了。

作为清廷上层的统治者,多尔衮实际上也明白,一旦退出关外,就意味着灭亡。实际上,当年孙承宗在辽东的方略是最合理的,解决建虏的问题,根本不在于决战,而是在于围困和消耗。当年袁、孙二人在辽东筑造堡垒,步步紧逼,就是想把辽东军阵打造成铜墙铁壁,让建虏无法进入辽东地界,如此一来,光靠建虏这点人力物力,还有低下的生产力,以及恶劣的自然环境,只要大明跟他们断绝来往,不出十年功夫,自己就完了。

可是上面就是不听,非要发兵征讨,结果连战连败,最终丢掉了辽东。但是这个教训是深刻的,多尔衮明白高衡不是傻子,一旦让他这种人取得了整个华夏的土地和人力。满清只要退出关外,就永远不可能有回来的那一天了。

所以说高衡用的是阳谋,多尔衮避无可避,不消灭兴华军,就是死路一条。

高衡一目十行看完了信件,然后对左右道:“你们看看,多尔衮这回聪明了,开始收缩兵力了,看来,我们的计划要做出更改了。”

阿木道:“大帅,您的意思是?”

高衡道:“多尔衮主动撤兵,一定是准备收缩兵力跟我们来一场最后的决战,如果这时候,我们还执行原定压迫敌军,逼着他们北撤的计划就是浪费了,当务之急,是立刻切断多尔衮的退路。”

《烈火南明二十年》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寻觅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寻觅书屋!

喜欢烈火南明二十年请大家收藏:(m.xunmishuwu.com)烈火南明二十年寻觅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系统开局霓虹求生全球灾变开局就送校花穷将军娶妻净世帝仙工业大摸底,我的机甲藏不住了六零军嫂有点辣:毒舌军官霸道宠大叔重返1993末世禁忌之恋我的丧尸和人类女友战王妃的英勇故事不许没收我的人籍星界第三纪元足球:拒绝国足,我入德国国家队唐奇谭末日重生:撩个反派搞基建!神算:开局交神仙地府朋友灵界之无双科技:打破垄断全球的霸权你们练武我种田崇祯窃听系统影视世界从做厨师开始
经典收藏万界抗魔录点化野猪王,我在古代做最大地主红楼之劲如松汉末新三国殿下有疾三国:羊奶肉包,我竟黄袍加身了抗战之红色警戒大宋第三帝国五代十国之铁马骝红楼锦绣调戏大宋大宋乞丐王红楼梦之庶子贾环谋晋浪公昆哥的新书,袖珍国逍遥初唐你跟本皇子提分手,取消婚约你哭啥?宋朝玩主先婚厚爱邪妃来袭,帝君的蛮妻
最近更新红颜劫:乱世情殇大汉兵王大明仙师明末之我若为王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红楼:玩主天下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日月悬空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穿书太子被猜忌陷害,我当场发癫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
烈火南明二十年 青弋渔夫 - 烈火南明二十年txt下载 - 烈火南明二十年最新章节 - 烈火南明二十年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