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轨道运输系统
“老徐,你下午直接过去航天局,跟他们合计一下!”
“就这么定了!”
陈望说道。
徐长盛,“好!”
两人在群里讨论起来,将计划告诉李苗苗。
算她一份,等项目落地,奖金下来,人人有份。
吃过中饭。
陈望赶到8001所工厂。
已经被制造好的“舱段”在长发中间。
外形上看,跟我国空间站核心舱差不多。
重量约为22吨……确定将建造“太空电梯,太空缆绳”后,舱段重量,会更大。
还没有添加冶炼设备……微重力冶炼设备,会独立发射进太空。
陈望仔仔细细,查看舱段内外。
陈望设计的“月球模块化微重力冶炼工厂”,本应是无人化工厂。
不过今天,他听到探月总工程师的建议:可以在冶炼工厂附近,建造有人月球基地,协助工厂运营。
甚至可以在工厂内,连接有氧工作舱,让宇航员进入。
所长王昊奇提到了另外一个难题:“我们在月球部署工厂,工程量十分巨大,近未来都不可能大规模往月球派遣宇航员,因此将大量依赖无人装备,这是个难题。”
陈望应是。
陈望提出“月球工厂”。
那么,无数的舱段降落在月球表面,谁来组装它们?
宇航员!
可是我国载人登月计划,还有许多关键步骤没有验证完成。
载人登月,目前定下的时间是2029年。
赶不上现在“月球工厂”计划。
麻烦啊。
陈望,“机器人呢?我国人形机器人发展迅速,直接派机器人上月球执行前期任务,有可能吗?”
探月总工程师胡哲摇摇头,“即便目前最先进的AI赋能机器人,连倒杯水的成功率都不能做到百分百,派上月球,能成事?”
陈望记下了眼前麻烦……舱段送上月球后,谁来执行地面作业?
送人上去,肯定不现实。
机器人!
对!
【万界 AI】冷却期,还有两天,两天后,就定这个主题。
回家后。
陈望思索良久,跟陆凯明打了视频过去。
他从事人形机器人领域研究。
陈望大致说了自己想法,想听听陆凯明意见,找点灵感,到时候给【万界 AI】提问。
陆凯明思索片刻,“月球环境太复杂,任何机器人送上去,都不可能百分百准确执行任务,除非你的机器人,配备了AGI。”
“配备AGI的机器人也不行,它不可能像人类那样,拥有充分主观能动性。”
“地球月球之间的通讯延迟是1.28秒,双向延迟2.56秒,指令传达来回需要2.56秒,指令操作机器人的效率、速度低到难以想象……”
“而且,你还要考虑机器人续航、磨损、维护问题。”
“陈望,解决这些问题的成本,还不如直接派遣真人宇航员上月球划算。”
陈望听的很认真。
并且提炼出了几个关键词。
通讯延迟、续航、磨损维护。
陈望突发奇想,“有没有可能,人在地球,机器人在月球,人类远程操控月球机器人工作?”
“哈哈哈!”
陆凯明笑了,“你阿凡达啊?还弄个替身机器人,在月球给你打工?”
嗯!!!
陈望点点头。
不错。
替身机器人!
不错的解题思路。
喜欢考上行星防御岗,领导劝我冷静!请大家收藏:(m.xunmishuwu.com)考上行星防御岗,领导劝我冷静!寻觅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