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全唐诗

A微笑的鱼A

首页 >> 夜读全唐诗 >> 夜读全唐诗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穿越造反,我是认真的小生真不是书呆子阿兹特克的永生者流放三年,百官跪求我进京称帝!佣兵的战争医秀三国:我,神谋鬼算李伯川秦功寒门崛起我夺舍了隋炀帝
夜读全唐诗 A微笑的鱼A - 夜读全唐诗全文阅读 - 夜读全唐诗txt下载 - 夜读全唐诗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2章 采芙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太宗李世民诗之五十一

采芙蓉

结伴戏方一作芳塘,携手上雕航。船移分细浪,风散动浮香。游莺无定曲,惊凫有乱行。莲稀钏声断,水广棹歌长。栖乌还密树,泛流归建章。逐联及整体赏析

从《采芙蓉》窥探李世民的政治隐喻与治国智慧

《采芙蓉》出自唐太宗李世民之手,是一首以采莲游塘为场景的宫廷诗作。表面上,它描绘了一幅闲适的嬉游画面,然而深入探究,便能发现诗中通过八组动态意象的精心铺陈,巧妙暗藏着“君臣共治”的政治隐喻与“张弛有道”的治国智慧,其内涵之丰富,值得细细剖析。

逐联赏析

首联:结伴戏芳塘,携手上雕航

“芳塘”宛如一个隐喻的容器,承载着清明的政治生态,它是国家稳定繁荣的基石,象征着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而“雕航”,这艘华美精致的舟楫,无疑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生动象征,它在芳塘之上行驶,寓意着国家在既定的轨道上运行。“携手”一词极具深意,它打破了帝王高高在上的威严形象,生动展现出《贞观政要》中所倡导的“君臣相遇,有同鱼水”的执政理念。这种君臣之间亲密协作的关系,恰似“房谋杜断”的经典协作模式,房玄龄善于谋划,杜如晦善于决断,二人相互配合,共同为国家的治理出谋划策,而此处的“携手”,也暗示着君臣之间在治国理政上的默契配合。

颔联:船移分细浪,风散动浮香

当船缓缓移动,它轻轻划开细密的波浪,这一画面恰似政令颁布时的审慎渐进过程。“分”字精准地体现出政策推行时对分寸感的把握,每一项政令的颁布都需要深思熟虑,如同船行时小心翼翼地分开波浪,不能操之过急。而微风轻轻吹散,带来浮动的莲香,这又好比德政像无形的香气一般,慢慢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散”字彰显了教化之功,表明德政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百姓,滋润着整个国家,这一精妙的比喻,高度浓缩了《帝范》中“宽猛相济”的治国艺术,既要以严厉的律法来规范社会秩序,又要以仁德的教化来感化百姓。

颈联:游莺无定曲,惊凫有乱行

在这热闹的采莲场景中,游莺的啼叫没有固定的曲调,恰似民间议论的多元性。百姓们对国家大事、社会现象有着各自不同的看法和观点,这反映出社会思想的活跃。而惊凫的飞行杂乱无章,就如同基层在执行政策时可能出现的差异。尽管民间议论和基层执行看似无序,但这背后却反衬出《唐律疏议》“疏而不漏”的法序。它揭示了一种“大治容小乱”的治理智慧,即在国家整体稳定有序的前提下,允许一定程度的局部差异和多样性存在,因为这也是社会活力的一种体现。

颔联:莲稀钏声断,水广棹歌长

随着采莲的进行,莲花逐渐稀少,这一现象寓意着贤才的逐渐减少。莲稀导致钏声的中断,这里的钏声象征着朝议,因为贤才的减少,朝议可能会暂时陷入停滞。而广阔的水面则象征着宏大的治世局面,在这样的局面下,需要持久的棹歌来进行政策宣导。这一联深刻暗藏着《谏太宗十思疏》中“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的用人哲学,提醒统治者要善于选拔和任用有才能的人,不断补充新鲜血液,以保证国家治理的顺利进行。

尾联:栖乌还密树,泛流归建章

傍晚时分,暮鸦纷纷归巢,回到茂密的树林中,这象征着官僚们结束了一天的工作,进入休沐时间,得以休息调整。而泛舟的队伍也返回建章宫,意味着即将重新处理朝政。这一暮鸦归林与舟返宫阙的画面,生动地形成了“张弛之道”。“建章”在这里不仅指汉代宫室,更重要的是象征着贞观时期的制度。它申明了《尚书》中“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的勤政精神,提醒统治者要时刻保持勤勉,不能懈怠,在适当的休息之后,要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国家治理中。

整体赏鉴

三重治理维度的诗意编码

1. 空间政治学:从垂直维度来看,芳塘作为民生基础,是国家的根基所在;雕航代表国家机器,负责推动国家的运行;密树象征官僚体系,是国家治理的具体执行者;建章则是权力中枢,掌控着国家的决策和方向。这一垂直结构层层递进,构成了国家治理的基本框架。从水平维度分析,细浪代表政策涟漪,政策的颁布如同船行划开波浪,会在社会上产生一系列的影响;浮香象征德政传播,德政像香气一样弥漫开来,影响着社会的各个层面;棹歌寓意政令宣导,通过持续的宣传引导,让百姓了解和接受政令;泛流表示制度运行,整个国家的制度如同水流一般,源源不断地推动着国家的发展。在动态平衡方面,船移所代表的主动施政和风散所象征的自然教化相互配合,构成了“无为而治”与“积极作为”的辩证统一。统治者既要积极推行政策,又要善于借助自然的力量,让德政在潜移默化中发挥作用。

2. 声景书写的朝野对话:在这首诗中,声景书写构建了一幅生动的朝野对话图景。游莺的清议自由、惊凫的基层躁动、钏断的朝议暂停以及棹歌的政策引导,形成了一个“放 - 收 - 导”的舆情管理链。游莺的无定曲代表着民间言论的自由表达,百姓可以畅所欲言;惊凫的乱行反映出基层在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不稳定因素;钏声的中断意味着朝议的暂时停歇,可能是因为遇到了难题或者需要进一步的思考;而棹歌的响起则是对舆情的引导,通过政策的宣传和解读,让百姓理解国家的决策,稳定社会情绪。从音律隐喻角度来看,无定曲所代表的多元声音需要广阔的水面,即包容的胸襟来承载,这体现了统治者对不同声音的接纳和包容。而长棹歌所代表的持续宣导则依赖稀莲所象征的精英引领来传扬,说明在政策宣传过程中,精英阶层的示范和引领作用至关重要。

3. 植物生态的官僚隐喻:诗中的植物生态也蕴含着深刻的官僚隐喻。以莲为例,莲稀象征着人才稀缺,这会导致钏声断,即决策滞缓,因为缺乏贤才的参与,决策过程可能会受到影响。而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棹歌长,即强化政策的推行和引导,以弥补人才不足带来的问题。再看树的层级结构,密树代表着部门交织,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复杂的官僚体系;栖乌是官吏的归宿,官吏们在这个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作用;而归建章则体现了中枢对整个官僚体系的统筹管理,确保官僚体系的正常运转。

诗史价值

《采芙蓉》在初唐宫廷诗中实现了三重具有开创性的突破:其一,开创游宴诗新境,它将六朝时期“曲水流觞”那种单纯追求文人雅趣的游宴模式,成功升华为“雕航治世”的政治哲学表达,使游宴诗不再仅仅局限于文人的娱乐消遣,而是具有了深刻的政治内涵和现实意义。其二,重构采莲母题,突破了乐府民歌中采莲主题多表达男女情思的传统,赋予莲舟以“君臣同舟”的治国寓意,为采莲这一传统母题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和价值。其三,奠基盛唐气象,诗中“风散浮香”的意象经营独具匠心,它启迪了张九龄“兰叶春葳蕤”的君子书写,为盛唐诗歌中对君子品德和美好形象的塑造奠定了基础,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采芙蓉》犹如一艘承载着贞观年间文治理想的采莲舟,在芳塘细浪之间缓缓前行,它不仅是李世民“以莲喻政”的艺术结晶,更是中国古典诗歌从游宴唱和向治理美学转型的一座璀璨界碑。千载之后,当我们再次吟诵这首诗,仿佛依然能够看到那位在棹歌声中笑谈治道的帝王,他将盛世的密码巧妙地谱写成一曲天地清晏的水韵长歌,流传千古,供后人敬仰和学习。

喜欢夜读全唐诗请大家收藏:(m.xunmishuwu.com)夜读全唐诗寻觅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医路青云女主赵原柳莎全集小说阅读免费掌家娘子都市阴阳师赌石:从摆地摊开始的暴富人生雨花诗人在创骑:开局奈克斯特形态大秦:我杀敌就能变强盛世田园之农女大当家开局给秦始皇打了钱农门长姐有空间浮华掠影:宫闱初唐夜行快穿之女配万事随心你们练武我种田医秀战神之王三国:吾乃西凉统帅快穿女配:男主,求不撩我爹地求生欲100分
经典收藏打造火影世界调教大宋野蛮娇妻:残王的特工宠妃你跟本皇子提分手,取消婚约你哭啥?影视:开局奖励二十万重骑兵红楼之劲如松大明:开局被朱元璋模拟曝光明末榆林小衙内殿下有疾神医狂妃乖乖受宠南宋弃子澜沧行浪公昆哥的新书,袖珍国先婚厚爱三国:羊奶肉包,我竟黄袍加身了鼎锅底人灭元1399宋朝玩主梦回大长安南北朝:季汉钢铁王朝
最近更新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大明:开局朱标被李承乾魂穿了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一品狂士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弃子无双:我助女帝一统天下我家诊所通东宫,朱标:嬴麻了大汉第一狂使,西域诸国求我别死庶民崛起大秦:开局暴揍胡亥,攮死赵高魂穿历代老祖宗,我打造了传奇世家!明风再起大梁逍遥王爷开局成死囚,不领媳妇就砍头!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我,最牛毒士,群臣骂我太无耻红楼大国师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三国之杨家天下
夜读全唐诗 A微笑的鱼A - 夜读全唐诗txt下载 - 夜读全唐诗最新章节 - 夜读全唐诗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