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歌声声慢

武当翠山

首页 >> 宋歌声声慢 >> 宋歌声声慢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三国:再现汉之辉煌我当皇帝那些年豪横大宋最后的三国2兴魏逆世魔女:强宠天才妃唐朝好驸马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大明:自爆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舌尖上的大宋少年战歌
宋歌声声慢 武当翠山 - 宋歌声声慢全文阅读 - 宋歌声声慢txt下载 - 宋歌声声慢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5章 红袖碧鬟作了土,飞雪姗姗舞(3)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众人哈哈一乐,王甄儿还是不乐意说道“这与此却是二般的境况,不能混为一谈。况且安儿还小,哪懂些世俗礼数,恐会冒犯了苏子。”

苏轼捋了捋胡须道“唉!甄儿莫要将礼数说道,老夫从来不讲这世俗的礼数,人生在世就是豁达与洒脱,何必在意那些戚戚算计!”

王甄儿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礼数不能变。

李格非见状出言和解道“能得苏翁授文,乃是人间幸事,今易安有此福分,何必在意那些礼数,既然是不在乎礼数,何必以师与弟子相称呢?”

李易安见众人争执不下,而众人争执的焦点就是她,所以也顾不得尊长与幼辈说道“汝等大人儿,想说些什么话,可要听听我之辈的心思。我是想学升斗文字,然而也不能任由你们大人们决定我的去来。既然要学苏子之文,且让苏子来作一文,看究其境界与水准。”说完这些,只见李格非有点不好意思,急切想阻止这不懂礼数的李易安,可是李易安并没有停顿,又说道“吾且观苏子的文章,洒脱有余而技艺失准,文之重义却失其技。这就是所谓的笔法欠佳。”

李格非气的吹起胡子瞪起眼睛,急忙骂道“少子无理,且休言。”说完又转向苏轼和众人致歉“小女鲁莽,且让她回。”

王甄儿听完李易安说的话也觉得易安如此大胆,实在诧异,不过现在已煞他人风头,倒顺了自己的心意。可是李格非见此境况情绪自然发生反转,他想竭力阻止易安言。

苏轼也诧异此小女如此说话,若是别人可是容不得这般的诋语,然而谁让他是苏轼呢,自然不会拘泥于此等小节,急忙向李格非摆手道“莫妨!莫妨!”又对众人说,“吾行走天下几十年,得到全然是赞美之词,或者是竞争对手背地里的倾轧之句,还没得到如此稚嫩又有理的责备,今日听之果然是耳目一新,吾倒是十分的想听听一听这女娃娃的心思。”转而低下头来,温声的对李易安道“莫听汝父之诘语,吾今日正想听听你的新奇之话。”

李格非还是心怀忐忑,欲阻止却又止阻。

李易安见众人的眼光都盯着自己,虽然内心有些许的害怕,但是表面却是不骄不躁的回应,“对于苏子之文,吾有三问,可答否!”

苏轼谦逊的说道“但说无妨!”

李易安淡定的说道“《赤壁赋》者,在高大雄踞的山崖之下,且有清风徐来?”

苏轼即当要说时,李格非急抢道“苏翁所作的文章必然是亲身所历,怎么会没有清风。”

李易安对曰“是东风,却不是清风,赤壁之狭,为舟楫者最佳要塞,固其狭,必然湍流,所以才有八十万铁索连舟。若然不是如此,曹孟德何以在此折戟!李太白曾言‘千里江陵一日还’,若非顺流而下,何以能日行千里,既然水流如此湍急,赤壁如此之狭,何以悠然行舟,况且苏子在另一文中曾言赤壁之地‘乱石穿空,惊涛拍岸’,若然是小舟者,必会倾覆,所以我证你舟行赤壁之间为伪。”

李格非表情难秘。

然而苏轼语重心长的说道,“你证清风为伪,我难辩也,当日吾与黄鲁直,佛印一起泛舟赤壁,二人皆可证舟以为实,但是论到清风,确实是差已,赤壁之地,风大浪高,吾等难在潜行,实际为一大船,有人摇桨。你证其不实确有十分的道理,不过我要予你知晓,天下万物,总有特殊,定有一天赤壁之地风平浪静也,待到那个时候,吾且邀你同行。”

李易安见苏轼如是说,也不过多的追究,然后眼神却显出十分的疑惑,李易安明白要等到赤壁风平浪静那一刻,除非是海枯石烂,天荒地老。

黄庭坚又对着李易安解释道,“你之年少,尚不得文之要领。作文者,未必全然为实。有时需要虚夸,抒情,辩驳才能为文章增色,不必止浮于事实的表面。若然倚你所言,一切皆以实为准,那世间之文必是寡然无味,又何从有浪漫可言矣!”

众人对李易安议论纷纷,大多数心里都在嘀咕,“此小女甚是无理。”不过苏轼却说,“你们看看此女真是博览天下之事,她只在闺阁识字,却能料得赤壁东风,比那借取东风的孔明更是高明许多,将来必定不凡也!”

李易安看大家褒贬不一,可是并没有因之退却,又说道,“我还有另一疑问,苏子曾高歌‘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其时是醉是醒?”

苏轼答“似醒非醒,似醉非醉。”

李易安道“此答意乃是神情恍惚之状,难怪‘起舞弄清影’,不知似在人间还是在天上也,苏子之缥缈却成洒脱,可是缘何又转情问‘人间离合’?”

苏轼答“人之所处,必然是应情应景而生。即便是开怀畅饮之际,也莫能忘却离别情愫。正所谓乐极而生悲。你看我杯酒如期许,不知痛饮几盏,以为我很痛快,其实也不过似那些借酒浇愁的人间浪子,难以割舍离合情怀,只是我写的一笔好文。而他们,而这人间处处皆是蝇营狗苟,难得见几番词句以抒众生之苦。”

李易安又对曰“即是如此,此答赞矣!吾亦愿随苏子感怀这天地。多多用词言描摹人间的悲欢离合。”众人见李易安这一次方才对苏轼有所赞同,内心的紧张稍稍缓解,因为众人皆惧小小年纪李易安可倾苏子,岂不是让众人难看。

苏轼对李易安道“汝少小年纪,未必尽然要描摹人间苦愫。你正值年华,当更多感怀实情。你且看大相国寺街巷繁华,人流攒动。此番汴京城正覆于皑皑白雪之下,晴天白日,更是欣欣向荣,何必拘泥于人间离合,待到春暖花开,且再看‘芰荷为衣,芙蓉为裳’的纷呈幻化。”

李易安谢苏子道“多谢苏子教诲,我当更应去看繁华,而不尽看其中苦愫。不经人间事,却言人间苦,确实悖逆实事求是之宗旨。”

苏轼对曰“其实不然,没有必须刻意去追寻繁华与落寞,当你年长,阅历渐丰,一切即自然而然的了然。”

李易安诺道“好,谢谢苏子。”李易安欲再求一问时,李格非急忙上前阻止,“安儿且休住,今日苏子前来,必有要事,且莫要耽搁大人行事。”

王甄儿见李格非来阻止,内心不怎么乐意,她亦是反对这些男子们整天高谈阔论,却不顾忌这些小女人的感受,于是诋触的说道,“且等我易安发其问,莫要阻之,你知道的我的孩儿遇到问题,必然要问其究竟,否则整夜整天的构思而难行其他,她若不得其解,必然要揪着你我不放,今日就请苏翁一一作答。”

苏轼道“易安有三问,何以为三,而不是二,或者四,看来小女子是早有准备呀,吾等今日恰恰是进入此小女的圈套之中矣,哈哈哈!”

众人看苏轼如此豁达,瞬间也都喜笑颜开,觉得此女不简单,能引得苏子放下万千机要,来陪一个小娃娃玩耍,也算是人间一段佳话矣!

李易安道“家父曾与我言苏子才华冠绝天地,文笔更是如三江涛流,何以会人生跌宕,浮浮沉沉呢?”

这个问确实把苏轼和众人问倒了,这正是宋策之弊,却该如何向一个小孩描摹呢,如果直接说党争导致众臣起起伏伏和众多的人间悲剧,未免太过生硬,也显得生冷冰寒,正当众人思索无解时,李格非怒道“你小孩子家家的干嘛要知道这些!”说着就呵斥王甄儿把李易安和李迒带出去。

可是王甄儿遇到这种事情也真是半分都不让,口中抵触道“我刚刚还言要带孩儿离去,是你强留安儿欲从学于苏子,现在却要撵孩儿离去,真是是也非也,都是李格非也!”,王甄儿定是想知道这些男人们整天在朝堂上你争我夺,到底图个啥,因为他受够了离合,想当初祖父(王拱辰)选中李格非为婿,本以为可以在汴京城过上安稳富家娘子生活,却不想人生丕离,一个人在历城独自过活了好几年,甚至当李迒出生时也没见到自己的官人,还要老父为之操持。这些却曾压抑在王甄儿的心头,也许是正想借机发泄出来。所以王甄儿耸肩瞥眼表示拒绝李格非的要求。

苏轼对李格非道“莫妨,莫妨!”又转而对李易安道“人生在世,除了想将自己的只字片语流传于世,更想以已之力为这天下做些事情,可是许多事情往往事与愿违,不是想做就能做的。我有一言,反对者却有数语,相互抵诘,故而起起伏伏。”显然苏轼未尽言其实,苏轼的说法只是让这少儿能更易解些。可是他完全低估了李易安的理解能力了。

王甄儿当然明白每个当权者都想这大宋施行自己的法度,也许不为利益所驱,但却怎么也绕不开名利这个根本。

李易安自然不会对苏轼的敷衍之词满意,正当她再追问时黄庭坚突然拉住了李易安答道“你且若此等年纪,可不尽知世间之事不像寻常人想象的那么简单。就像今日天寒地冻,吾言不可出行,你却执意出行,弄得一身泥泞可好?吾言东,你却执意往西,所谓忤我之意也,我正痛心不已。那论到这个世界,即也是如此。吾当让天下依我策而行,天下却忤我意而去,我便不痛快,遂起起伏伏也。汝父与苏翁还有吾等,皆有贬谪升迁,盖因世事难遂人愿矣!”

李易安道“既然都不顺,何不飘然离此是非之地,纵酒放歌天涯间,若李太白者仗剑潜行,不求皇图霸业之效,三五好友,竹林七贤相伴,抚琴奏歌不是更好。”

众人哈哈大笑,有甚言者,“文叔兄,汝女之言可谓风格飒然,区区之年纪,性情却高过吾等几重山矣!”

李格非顿时无语,哀叹,“此女不可教也?此女教之过甚矣?”李格非默然。

苏轼回对李易安曰“哈哈,你之情怀是博大而慨然,但是人存于世,谁能洒脱的说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你我皆不然。想那李太白也是曾求皇图霸业而不得才去山崖纵远,高歌斩侠的。其实从李太白的行文中看出,他便是求志而不得才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不论是谁,若求志向,必先屈心而抑志。所以这一屋的老朽皆屈居这汴京之下。”

黄庭坚也回李易安曰“汝言纵酒放歌,抚琴七贤相伴也未尝不可,但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谁能飘然离俗而不食人间烟火哉。无论在何处,都有切肤之忧愁。那怕是山崖,竹林,难道买酒不需要世俗的银两吗?哈哈!”

李易安好像是懂了他们的话,连连点头。

李格非显出十分歉意的对苏轼等说“今日苏翁来此,必有要事,切莫要为一个小子耽搁。”说完向王甄儿使了个眼色,这一次王甄儿没有反对,拉着李易安和李迒出去了。将远之时,李格非吩咐下人准备酒菜。

待王甄儿走出内院,不见人影时,李格非即向苏轼作揖欠身道“非授女无方,耽误苏翁及众议事矣!”

苏轼道“唉!切莫如此言语,我看汝女才智不凡,大宋始国至今,未有其二,我看只能与古先贤相比了。”

李格非谦虚道“小女年幼,难见其才,只是识得几个字罢了。”

久未说话的苏辙道,“我看不是识得几个字那么简单,其语言着实,引经据典皆有力却不失偏颇,即使是吾等之人也未必能比之更佳。”

苏轼道“汝女今岁几何?”

李格非答曰“这刚过完的年啊,已经十二岁矣!”

苏轼笑道“哈哈,着实不简单啊!”停顿一下,苏轼又长叹一声“可惜是个女孩呀!要不然汴京执事,必有其一方天地!”

众人哀叹片刻。

秦观出言,“苏翁,今日此来有十分紧要之事,吾等还是先议事为要。”

苏轼摇摇头冷笑道“今日吾等要议之事,其实刚刚与易安已经论完了,汴京计议难行,神人难助也!”

可是大家毕竟还是冒着积厚的深雪而来,不能就这么散了吧,呵呵,还是张耒有话说道“既然已经来了,还是捋一捋此等实事,我先言。”

“目今高太后已去,朝廷主事落入向妃之手,范纯仁为宰,苏翁并未获取宰事,吾等之计谋法度,不知何以行?”张耒说道。

苏轼接着道“朝廷上下,人人自危,新君(掌权者向妃)旧臣,免不了跌宕变覆,吾等亦是为了掩人耳目,才到李文叔之新府议事。我苏府的闲人嘴巴多,恐怕走漏了风声。事虽不大,但是难免行事会有人觊觎。”

晁补之道“向妃在后宫之内,向来戚戚算算的很,此乃汴京皆知,此番得势,不知如何是好?”

李禧道“自古就有女人当道,人间反复,勾利变革皆有戚戚碎语,若吾等百官还是要静观形势之变为妙,切不可冒失突进。”

董荣急忙来阻“乘风(李禧,字乘风)兄莫要如此大声,隔墙有耳呀,毕竟当权者属意不明,不可擅言其优劣。”

秦观道“我观之,向妃虽然便宜,但其无大志,定是宵小之辈,治国理政还得依靠旧臣。然各方对权利皆淡然,太后遗命令高门自退以求保全,吕大防滚出汴京,但还是有文彦博,韩缜等,其众虽垂垂老矣,但党羽众多,若为歹人利用,可对吾等不利矣。”

苏轼叹了口气,捋了捋胡须道“少游所言极是,目今最为难算的是向太后到底为谁行事,我观之其行大多与我为逆,毕竟一个深居后宫的女人,难有十年之目光,一切皆是眼前之利也。向家那帮同族个个也不是省油的灯,真是高门去后向门来,这人间的浩劫岂能这么容易的消靡。”

苏辙问道“若是如此,吾等当奈之若何?”

苏轼答曰“正如李乘风所言,一切还需静观形势,暂不可造次。若是形势不利,可自寻退之。只是少游,文叔,乘风,禄江,还未成势便已无势可乘。鲁直,子由,无咎,文潜可随我去矣,游山玩水呀!”苏轼说此语居然手舞足蹈起来。

众人看苏轼如此表象,显然明白他对形势还是足有悲观之情,确实是不容乐观呀!

苏轼又言“吾等皆是年华已老,且又有几时能享人间清福?何不去之以向天涯,或有更多华章出世,正如小易安所说,纵酒天涯,竹林相抚。”这样说法也说明苏轼对于不明朗的情势也是心生怯意。

众人沉寂片刻后,苏轼又叹息道“只是可惜了,这汴京城,这天下,一堆烂摊子让后人如何的收拾,吾且罢了。豪门之家愈富,百姓愈苦,官家却无能为力。我有意顺王公(王安石)之志而行,以实现王公未了之心愿,却被世俗所难。‘富国之法’不行,则百姓苦,‘强兵之法’不举,则家国危,‘取士之法’不作,则无以行‘富国,强兵’之法,可谓是环环相扣,相辅相成也,如今却只能哀叹!”其实苏轼所言虽然不假,但也并非全然是实,其所主张之法与王安石之法还是有本质的区别的,只是如今同样都不能施行,也就拿王公之不顺与自己类比,让人怜,也让天怜。

“掌权者若是鼠目寸光,必然苟利于自己,何谈家国天下,愚以为苏翁不应过早放弃。”秦观有些愤慨的说道,是的,秦观尚未得志于汴京,所以他才有遗憾,又道“天下黎民苦役日久,朝中却无钱粮续命,盖因政策不通达也,朝政主持不在贤者之手,让人何以能续古仁人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心呀!”

黄庭坚见秦观如此着急,遂安慰道“少游且莫着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要有明君才行,如遇不道之君,想必如范公(范纯仁)也是难解其道。”

秦观回道“可是范纯仁向来都是作事而不利,能拖则拖,能推则推。他掌权,非宋之福也,真是有违范文正公之心血。”

张耒回秦观道“少游你刚入汴京有所不知,这范纯仁深谙之道乃是‘愤情者皆有贬谪,唯有不作为者才可久居于汴京’,故而范纯仁只是为求自保也。”

秦观长长的叹了一口气道“若真如此,当无可作为也!”

李格非突然进言道“苏翁切莫弃焉,此次朝中变局,虽然与吾等不是全然有利,倒也不是全然无利,大娘娘去,与新旧(党)来说都有切身的变革,我看没有必要作如此担心。我倒觉得可以见机行事,新进官家向氏心志尚未明了,但是依大娘娘之遗志,那范纯仁应当潜心向我。大不了再联合其他者,如军中的吕惠卿,种师极,还有唐国昌,皆可为我等作势。”

苏轼道“此言不可,宋之始即文武分明,武者皆为下一品,且不可久居于汴京,若想借他们之力,恐怕既难敌阻碍,又恐会附以擅自鼓动武将作势之忌。汴京城里的明争暗斗,你争我夺,不过是嘴皮上的功夫,若是真的惊动的刀兵,不仅各人有性命之忧,还坏了纲常。毕竟武者之中也有支持旧党之人,新旧之锋愈利,则伤众者愈深。”

苏辙却有不同意见“家兄且知,范文正公也曾为兵马大元帅,又是宰职在身,狄青也曾为国征战多地,还有那吕惠卿章楶都是文武双全之才,我看这一次如果需要的话可说得众武官相协助也未必不可行。”

众人纷纷觉得苏辙讲的有道理,如若真想为大宋做点事,有时必须要打破常规,做人所不做的事情。

苏轼回应道“虽然如此,吾等还是要见机行事。今日之事莫要向外声张,以免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张耒笑言“哈哈,吾等这几个老家伙车马行驾,干戈巨大,估计早就被歹人看到。今日在此议事估摸着早就传遍了汴京。”

晁补之接着开玩笑道“文潜所言极是,既然如此,吾等命且不保,那不如放开心怀来大吃大喝一顿,以混淆视听,鲁直啊!今日酒肉可有带足呀。”

苏辙向李格非道“吾等知晓李府刚立不久,定是没有好酒好食,所以今日我等自备酒水,只借贵宝地一用了呀!”

李格非向苏辙点头说道“此居所购之资尚且有苏翁一笔,众人切莫见怪,就当是自家一样。”于是李格非吩咐下人摆好宴桌,将从车上拿来的酒菜热将一遍铺了整整一桌。

喜欢宋歌声声慢请大家收藏:(m.xunmishuwu.com)宋歌声声慢寻觅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掌家娘子姽婳师爷开局灵根被废?看我全能归来!出狱才发现,徒儿们全是无敌大佬恐怖网文赌石:从摆地摊开始的暴富人生军王教官之贪财女相师农门弃女有空间苏阳林依依麒麟神相全文免费阅读大结局狐言浅浅盛世凰谋:天妃美女图重生七零美女画家拿捏工程师浮华掠影:宫闱叽里咕噜说什么呢?开杀!有妖气客栈豪门少帅:医见倾心真千金修仙内卷回归后飒爆了都市阴阳师京极家的野望
经典收藏南北朝:季汉钢铁王朝残卷逍遥初唐三国:羊奶肉包,我竟黄袍加身了N道贩子康采恩曹操赤壁失利,我来救场统一华夏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回到大唐当雄臣大明:带重八刷副本,大明成仙国朕要把江山折腾黄了浪公昆哥的新书,袖珍国浮世烟云红楼:家父王子腾后汉风云志调戏大宋大秦:始皇嫡子,诸天升级成神大宋乞丐王英雄问鼎谋晋我家世显赫,躺平不过分吧!
最近更新红楼:战神贾芸我只手镇天下人在古代,开局用半斤肉换美娇妻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豪门骄子:五胡争霸录大唐储君明风再起请摄政王赴死稗宋反骨仔俄罗斯风云录李淳风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千古一帝,从九个老婆开始我去明末救义士人在古代,开局送我七个老婆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皇朝才百万兵,六皇子他私兵千万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
宋歌声声慢 武当翠山 - 宋歌声声慢txt下载 - 宋歌声声慢最新章节 - 宋歌声声慢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