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谋谋天下

天民思想

首页 >> 大谋谋天下 >> 大谋谋天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最后的三国2兴魏流氓太子崇祯:朕儿子这么强,为何上吊?征伐天下毒妃在上穿越造反,我是认真的藏国武道凌天我要谋国他比我懂宝可梦
大谋谋天下 天民思想 - 大谋谋天下全文阅读 - 大谋谋天下txt下载 - 大谋谋天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19章 庙算备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为了一雪前耻,为了让大唐北疆恢复往日的安宁,唐太宗李世民将他那如鹰般锐利的目光投向了更为遥远的未来。他深知,若想真正彻底地击退突厥,保护大唐边疆的百姓不再遭受战乱之苦,就必须在短时间内全面提升大唐的综合实力,做好万无一失的反击准备。

正所谓“不打无准备之仗”,古人云:“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战争尚未开始之前,经过周密谋划而取得胜利的,是因为谋划周密,胜利的条件充分;而未经周密谋划就去作战的,是因为谋划不周,胜利的条件不足。李世民对这句话有着深刻的理解,他明白,只有在各方面都做好充分准备,才能在与突厥的对抗中占据上风。

于是,李世民毫不犹豫地采取了一系列积极而果断的举措,从多个维度强化大唐的实力。这些举措涵盖了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旨在全方位提升大唐的综合国力。

在大唐统一天下的征程中,大唐军队以其非凡的战斗力,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成为中原大地上的无敌之师。然而,当面对来自北方草原的突厥骑兵时,唐军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突厥骑兵以其彪悍凶猛而闻名于世,他们自幼在马背上长大,骑射技艺高超,来去如风,常常令敌人闻风丧胆。相比之下,唐军虽然精锐,但在骑射本领上与突厥骑兵还是稍有差距。这种差距在战场上可能成为致命的弱点,尤其是在面对突厥的闪电战时。

为了弥补这一短板,让唐军能够与突厥骑兵一较高下,李世民亲自制定了严格的练兵计划。他深知,只有打造出一支能够在骑射上与突厥抗衡的军队,大唐才能在北方边境立于不败之地。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显德殿时,李世民便会雷打不动地出现在殿前,亲自督导训练。他每天都会抽调几百名军士,这些军士来自不同军营,有着不同的战斗经验,但在这里,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提升骑射本领。

在宽阔的训练场上,阳光洒下,映照出一片繁忙的景象。士兵们整齐地排列着,每个人都全神贯注地注视着前方的靶心。

李世民身着戎装,英姿飒爽地站在训练场中央。他手中紧握着一把硬弓,弓弦紧绷,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只见他深吸一口气,然后猛地一拉弓弦,一支羽箭如闪电般疾驰而出,直直地飞向远处的靶心。

“嗖!”箭如流星般划过天际,准确无误地射中了红心,发出清脆的撞击声。周围的士兵们顿时爆发出一阵热烈的喝彩声,这声音如同雷鸣一般,响彻整个训练场。

然而,李世民并未停下,他迅速搭上第二支箭,再次拉弓射箭。这一次,箭矢如同被赋予了生命一般,以更快的速度和更精准的角度射中了靶心。

一箭接一箭,每一支都如同被李世民的意志所引导,无一不是正中红心。士兵们的喝彩声越来越响亮,他们被李世民的技艺所震撼,同时也被他的勇气和决心所感染。

李世民的示范不仅仅是一场技艺的展示,更是对士兵们的一种激励。他用实际行动告诉士兵们,只要努力训练,他们也能够达到如此高的水平。

除了注重训练士兵的骑射技巧,李世民还时刻关注着他们的训练状态。他会在训练场上巡视,观察每一个士兵的动作和表情,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对于那些成绩优良的士兵,李世民从不吝啬自己的夸赞与鼓励。他会走到他们面前,微笑着拍一拍他们的肩膀,然后用洪亮的声音说道:“好样的!你们的努力和进步朕都看在眼里。继续保持这样的状态,将来必定能成为我大唐的精锐之师!”

士兵们听了李世民的话,心中充满了自豪和动力。他们更加刻苦地训练,希望能够得到李世民更多的认可和赞扬。

站在士兵们面前,李世民的目光坚定而有力,他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响亮:“诸位将士,我大唐军队乃虎狼之师,拥有着无与伦比的战斗力。平日里,朕会亲自教导你们武艺弓箭,让你们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而当突厥入侵之时,朕将亲自率领你们奔赴前线,与你们并肩作战,击退敌人!”

他顿了一顿,环顾四周,接着说道:“如今在朕的亲自督导之下,大家定要奋发图强,莫要辜负朕的期望!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我们才能保卫我大唐的疆土,让百姓安居乐业!”

士兵们齐声高呼:“陛下万岁!大唐万岁!”他们的声音在训练场上回荡,久久不散。士兵们无不被皇帝陛下的亲力亲为和殷切期望所鼓舞,谁不骄傲振奋?谁又能不拼命训练骑射本领?他们日夜苦练,只为了在大唐面临突厥威胁之时,能够挺身而出,保家卫国。

然而,这一举动却在朝堂上引起轩然大波,一些大臣对此忧心忡忡。他们深知皇帝亲临训练场的重要意义,这无疑是对军队士气的巨大激励,但与此同时,他们也无法忽视其中潜藏的安全风险。毕竟,训练场并非绝对安全之地,万一在训练过程中发生意外,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于是,这些大臣们纷纷挺身而出,劝谏李世民减少亲临训练场的次数,以确保自身的安全。他们言辞恳切,苦口婆心地陈述着各种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希望皇帝能够重视起来。

然而,面对大臣们的劝谏,李世民却显得颇为不以为然。他神情严肃地看着众人,缓缓说道:“王者视四海一家,封域之内,皆朕赤子。朕作为大唐的天子,与将士们同甘共苦,此乃朕之责任所在。且朕之安危,自有亲卫守护,岂会轻易有失?”

接着,李世民话锋一转,继续说道:“况且,朕亲临训练场,不仅能鼓舞士气,更能让将士们感受到朕对他们的重视与关爱。如此一来,他们必然会更加奋勇杀敌,为我大唐建功立业。这对我大唐军队而言,实乃百利而无一害之事!”

李世民的这一番话,犹如醍醐灌顶,让那些原本忧心忡忡的大臣们顿时哑口无言。他们不得不承认,皇帝的话确实有一定的道理。而且,从皇帝坚定的态度中,他们也能看出皇帝对于军队的重视以及与将士们同仇敌忾的决心。

经过数年的刻苦训练,唐军的战斗力得到了质的飞跃。每一位士兵都具备了过硬的骑射本领,他们不再是单纯的步兵或骑兵,而是能够熟练掌握骑射技巧的全能战士。他们信心满满,随时准备为保卫大唐疆土而战。李世民的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唐军的战斗力,更凝聚了军队的士气,让大唐军队在面对突厥的威胁时,不再有任何畏惧。

唐代并州(今山西太原)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它犹如一道坚固的屏障,横亘在突厥南侵的必经之路上,是防备突厥南侵的战略要地。并州北接草原,南控中原,是中原王朝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重要防线。为了巩固这一战略要地,李世民经过深思熟虑,最终任命李积为并州都督。李积不仅是一位勇猛善战的将领,更是一位深谙治军之道的能臣,他的任命无疑为并州的防御增添了一份坚实的保障。

在与李积讨论如何对付突厥的战略战术时,李世民深知,战争的胜负不仅取决于战场上的拼杀,更离不开充足的后勤保障。因此,他不仅与李积商讨军事策略,还特别强调了后勤的重要性。他指示李积在并州推行屯田政策,以确保军队的粮食供应。李积到任后,雷厉风行地推行屯田政策。他组织士兵和当地百姓一起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引进先进的农耕技术,使得并州的农业生产迅速发展起来。在他的带领下,士兵们白天在田间劳作,夜晚则枕戈待旦,随时准备应对突厥的侵袭。不久之后,“岁收谷数千斛”,随着时间的推移,几年下来,便积蓄了大批军粮。这些军粮不仅满足了当地驻军的日常需求,还为大唐在大军出征之时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免去了长途调粮的困难,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机动性和战斗力。

与此同时,李积在任职期间,还积极开展对突厥的刺探工作。他深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因此,他派遣了精明强干的探子,深入突厥境内,对突厥的山川地貌、部落分布、人口数量、军事部署等都进行了详细的侦查,掌握了第一手的详细情报。这些情报为唐军日后制定对突厥作战计划提供了重要依据,让唐军在战场上能够占据主动,做到有的放矢。

突厥骑兵的强大,让李世民下定决心建立一支更为强大的骑兵队伍。在建国过程中,李世民就善于运用骑兵,常常凭借奇袭追击的战术,以少胜多,取得关键胜利。然而,由于国内长时间的战争频繁,良马大批战死,使得唐军的骑兵实力受到严重影响。马匹的短缺成为制约唐军骑兵发展的一大瓶颈。

正因为如此,李世民将马政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任命以太仆卿张万岁为长官,负责掌管全国的马政。张万岁不负使命,在陇左地区广开牧马监,精心培育和繁殖军马。他组织了一批经验丰富的牧马人,采用科学的饲养方法,确保马匹的健康和繁殖。为了保证军马的品种和数量,李世民还多方向周边少数民族购买良马,不惜重金引进西域的汗血宝马等优良品种。在他的努力下,陇右的牧马地自太宗贞观年间开始,马匹繁殖极快,大量的良马为后来唐军大规模地组建骑兵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经过数年的努力,唐军的骑兵队伍逐渐壮大,成为大唐军队中一支不可或缺的精锐力量,为大唐的边疆安宁和统一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东突厥虽然表面上看似统一了大漠草原,但实际上,这仅仅是靠着强大的武力征服暂时维持的假象。在其内部,矛盾重重,根本不是铁板一块。颉利可汗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频频发动南侵,他以为这样能够掠夺更多的财富和资源,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然而,他却不知,每次南侵的获利,大都被突厥贵族收入囊中,而其他部落所获甚少,甚至还要承担战争带来的巨大损失。

长期的战争让突厥的普通百姓苦不堪言。战争的阴影笼罩着整个草原,“兵革岁动,国人患之,诸部多苦。”连年的征战耗尽了部落的资源,让百姓失去了安宁的生活。战争不仅夺走了无数年轻的生命,还破坏了草原的生态环境,使得牛羊的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再加上自灞桥退兵之后,连续几年草原大雪肆虐,牛羊大批死亡。在草原上,牛羊是牧民们的基本生活物资,是他们生存的根本。大批牛羊的死亡,直接动摇了许多部落的生存根基,让部落的经济陷入困境,百姓的生活陷入绝境。

然而,颉利可汗此时却志骄意满,被眼前的利益冲昏了头脑。他不仅没有体恤部落的疾苦,反而变本加厉地向各个部落收取重税。这一举措直接引发了其他部落的强烈不满,“六畜多死,国中大馁,颌利用度不给,复重敛诸部,由是下不堪命,内外多叛之。”部落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内部叛乱不断。颉利可汗的暴政和贪婪,使得原本就脆弱的统一局面更加岌岌可危,突厥内部的离心离德之势愈发明显。

由于李积的情报工作做得十分出色,唐太宗对突厥内部的矛盾了如指掌。他深知,这是一个削弱突厥实力的绝佳机会,于是果断采取了远交近攻的策略。他开始积极扶持突厥内部心怀不满的部落,为他们提供物资援助和军事支持,帮助他们对抗颉利可汗。这些部落在唐军的支持下,逐渐壮大起来,成为颉利可汗统治的有力挑战者。同时,李世民还派遣使者,与突厥周边的小部落和势力交好,达成联盟协议,共同对抗突厥。他巧妙地运用“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策略,利用突厥内部的矛盾,分化瓦解其势力。

喜欢大谋谋天下请大家收藏:(m.xunmishuwu.com)大谋谋天下寻觅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女帝太监最风流美女的超级保镖(问鼎)陆少甜妻宠定了帝王阁浮华掠影:宫闱盛世凰谋:天妃陆隐小说全文完结阅读免费上门龙婿叶辰全集免费阅读万历佑明你们练武我种田医秀北洋新军阀重生为后之皇后在上度厄逍遥仙恐怖网文赵长河洛七小说阅读免费农门弃女有空间重生田园贵媛:名门暖婚无限装殖人在创骑:开局奈克斯特形态
经典收藏曹操赤壁失利,我来救场统一华夏谋晋楚汉,开局收编刘邦带韩信搞事情水芸县迷案大明:开局被朱元璋模拟曝光水浒传精选五代十国之铁马骝超神狂兵假太监:开局撞破皇帝女儿身神医狂妃乖乖受宠特种兵之特别有种朕要把江山折腾黄了鼎锅底人农女大当家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调教大宋汉末新三国殿下有疾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灭元1399
最近更新娘化三国双穿门:开局创飞刘备苏定方演义大秦:开局暴揍胡亥,攮死赵高陛下就是躺赢狗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风雪战火人在古代,开局送我七个老婆十七世纪富二代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谋谋天下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魂穿历代老祖宗,我打造了传奇世家!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那年那景那些人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十国风华
大谋谋天下 天民思想 - 大谋谋天下txt下载 - 大谋谋天下最新章节 - 大谋谋天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