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

身无分文

首页 >>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 >>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带着农场混异界大明:朱元璋,咱家老五杀疯了寒门崛起笔趣阁大明:自爆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翻云覆雨:从攻略尤物女帝开始征伐天下开局就杀了曹操关家大院我娘子天下第一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 身无分文 -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全文阅读 -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txt下载 -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0章 夜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对于聪明人而言,有些道理一点就通。

崔知县、苏皓、周武等人,完全陷入了思维误区,只想着如何防守县城,却没考虑过可以主动出击。

作为知县,崔洋第一次遇到农民军,而他手里只有少数衙役,守城都还得连夜招募乡勇。

李佑献策,纯属临时起意,甚至不清楚敌军情报。

当时,他看到李县尉的头颅,被人拎着沿街示众,这才下定决心赌一把。

能杀县尉平民怨,知县是个狠人啊!

既然是狠人,那就给出冒险计策。这叫看人下碟,也叫问客杀鸡。

若换成一个庸碌之官,李佑肯定献保守之策,他才不会自讨没趣呢。

再次返回县衙,待遇又不一样,有吏员全程护送引导。

李佑虽然立下大功,却并未沾沾自喜,态度恭敬地拱手说:“敢问老先生尊姓大名。”

估计是崔知县杀人立威,李佑又得知县赏识,这个文吏不敢怠慢,赔笑着回答:“免尊,姓杨,唤作守中,县衙礼房一小吏而已。”

“原来是杨先生。”李佑恭维道。

文吏忙说:“不敢当先生之称。”一路闲聊,渐至县衙大门口。

大门西侧设一门亭,地面明显磨损严重,想必平时经常有人进出。

李佑随口询问:“那是什么所在?”

文吏介绍道:“此乃平讼亭,专为调解纠纷、平息小案所设。”

李佑颇感兴趣,忙问其细节。

经过文吏一番解释,李佑的固有认知被颠覆,原来唐代审案并非径直击鼓升堂。

县衙大门西侧,依制建有平讼亭。

但凡民间有财产纠葛、斗殴纷争等民事纠纷,都需先至平讼亭调解。

纠纷双方所在里坊的坊正,以及县衙的相关属吏,共同向当事人剖析利弊。若能达成庭外和解,便无需对簿公堂。要是双方僵持不让,那就撰写状纸、击鼓立案,由县太爷升堂亲审。

这做法,是不是有些眼熟?

其实就是调解息讼之法!

这一举措乃是唐太宗时期所倡导,旨在让各地州县长官从琐碎事务中解脱出来,专注于治理民生。

当然,它也存在弊端。

随着大唐官场风气渐坏,县衙主官多有懈怠政务之举,凡事都交由属吏操办。属吏可能与坊正暗中勾结,在调解之际,胁迫弱势一方妥协,致使弱势者常含冤受屈,许多久居衙门的老吏甚至借此把控民事决断之权。

既然穿越回到古代,就必须了解各种社会情况,否则今后打官司都不知道该走哪扇门。

见李佑问这问那,似乎对县衙很感兴趣,文吏主动客串起了导游。他指着县衙的第二道门说:“此乃仪门,并不常开。只有知县上任、迎接贵宾、祭祀庆典……此类喜庆日子,才会打开仪门出入。”

李佑立即领会:“礼仪之门。”

“小公子正解,”文吏又指着仪门东侧的偏门,“此乃人门,又称喜门,供县尊及亲随出入。”

李佑指着西侧的偏门问:“那道门呢?”

文吏解释:“那是鬼门,又称绝门。用于提审重犯,或者押解死囚赴刑。”

李佑说道:“晦气。”

“可不正是晦气吗?靠得近些都阴风阵阵。”文吏笑着说。

仪门之内是大堂,知县升堂审案的地方。

大堂东西两侧,是钱粮库和武备库,县衙六房分置左右。钱粮库由县丞负责,相当于财务室兼档案室;武备库由典史负责,里头放着刑具、兵器及其清单。

“前面便是宅门,在下不便再送。”文吏止步道。

李佑拱手说:“多谢。”

宅门隔绝内外,有门房看守,想见知县必须通报,不给钱一般不让进,俗称“走门子”。

宅门之内是二堂,知县真正的日常办公场所,穿过二堂才到知县的起居内宅。

李佑一路走走停停,牢记县衙布局。

这玩意儿是制式的,南北通行,记住一个就记住全部。

“小公子,你回来啦,”侍女笑道,“医馆刚把药送来,我正准备去煎煮呢。”

李佑忙说:“让姐姐费心了。”

交谈几句,侍女自去煎药。

李佑来到病床前,手贴小妹的额头,还是有些发烫,但体温已经降下来。

就怕又反复,忽起忽落,让人揪心。

李佑起身走到窗前,推开窗户看外面景色,心里想的却是夜袭是否顺利。

……

夜幕如墨,浓稠地化不开,新郑县城一片死寂,唯有巡逻士兵手中的火把,在寒风中摇曳闪烁,映出他们紧张而警惕的面容。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五百壮士很快募集,而且还多出来几十个。

与此同时,城南校场,一片热火朝天。五百壮士身着简易皮甲,手持长刀、长矛,在陈典史的指挥下,紧张地做着战前准备。他们的脸上,有兴奋,有紧张,更多的是对未知战斗的忐忑。

崔洋将这五百多壮士,临时编为十二伍。

又挑选二十四人,分别担任伍长、伍副。也不做旗令训练,只说击鼓便前进,听到敲锣就撤退。

战场出错无所谓,反正他们的敌人更烂。

杀猪造饭,填饱肚子,再喝一碗壮行酒,崔洋就亲自率领部队出发。

打着火把前进,崔洋边走边说:“大昭兄,还打算继续科举?”

苏皓一手握着剑柄,一手高举火把,叹息道:“吾弱冠之年便中举,会试已考了二十年,总不可能半途而废吧?”

“若一直科举不第,难不成还要再考二十年?”崔洋劝道,“别再考了,使钱去吏部走门路,以你苏氏先祖的荫泽,轻轻松松就能弄到一个知县。”

苏皓嘀咕道:“我考进士,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整个苏家。”崔洋不再说话,感觉苏皓怪可怜的。

苏家,在第六代、七代和八代达到顶峰,每代平均两个进士,举人和秀才更是无数。

叔侄连登一甲,父子并中五魁,兄弟同为六部。

何其风光!

可从第九代开始,苏家开始衰落,竟连一个进士都不出。

第十代更惨,全是些秀才,苏皓属于唯一的举人。

他是全族的希望,苏家主宗,还有分出去的各支,都指望他光耀家族,苏皓怎敢不继续考下去?

苏皓道:“休提这些,今日酣畅杀贼,也算沙场建功了。”

崔洋摇头慨叹:“这算哪门子的沙场建功?一群饿得走投无路的饥民而已。大昭兄打仗在今夜,愚弟打仗却在今后,造福一方才是我的战场。新郑县百废待兴,不知得耗多少心血,才能够恢复些许生气。”

苏皓安慰道:“你安民,我读书,与君共勉吧。”

“哒哒哒哒!”

黑暗中,一骑奔来。

周武翻身下马:“县尊,公子,快将火把灭了。”

崔洋问道:“敌情如何?”

周武讥笑道:“县尊,乱民果然毫无防备,贼首裂苍穹,根本就不会打仗。正在新郑镇内饮酒作乐,别说派出哨探,竟连营寨都不扎,乱贼散住于镇内民房,只在镇外扔出几人守夜。”

崔洋瞬间安心,此战必然胜利,当即下令道:“火把全部熄灭,前后抓住同伴腰带,嘴里衔着筷子噤声行军!”

当队伍接近新郑镇时,崔洋抬手示意停下,他低声对众人说道:“分成两队,一队由我带领,从镇东杀入;

另一队由苏公子带领,从镇南进攻。记住,以火把为号,听到鼓声,全力冲锋!”

众人领命,迅速散开。崔洋带领着自己的队伍,猫着腰,沿着小路,悄然接近镇东。此时,镇内传来阵阵欢声笑语,显然乱民们还沉浸在劫掠的喜悦中,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的临近。

崔洋对陈典史使了个眼色,陈典史深吸一口气,用力敲响了手中的战鼓。

“咚!咚!咚!”

沉闷的鼓声瞬间打破了夜的宁静。与此同时,士兵们点燃手中的火把,如猛虎下山般,朝着镇内冲去。

喜欢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请大家收藏:(m.xunmishuwu.com)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寻觅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龙王传说都市全能奶爸(又名:都市无敌奶爸,主角:林凡)九天剑主王妃只想致富养家意在圆圆帝王阁胜者为王二次元大穿梭女帝太监最风流都市奇门医圣赌石:从摆地摊开始的暴富人生秦时:最强毒士,嬴政直呼活阎王人在创骑:开局奈克斯特形态快穿:疯批宿主是偏执狂的掌中娇老公的背叛天价聘金:冷少豪娶小逃妻让地球人疯狂的星际直播间帝少的独宠娇妻陆少甜妻宠定了夫人虐渣要趁早
经典收藏大宋乞丐王朕要把江山折腾黄了喜劫良缘,纨绔俏医妃唐朝地主爷再战神探冷清王爷精灵妃抗战之红色警戒大国无疆汉末新三国红楼之劲如松野蛮娇妻:残王的特工宠妃汉末毒士靠着无限爆兵,我终成镇北王宋朝玩主神医狂妃乖乖受宠五代十国之铁马骝楚汉,开局收编刘邦带韩信搞事情先婚厚爱农女大当家红楼襄王
最近更新大唐仵作笔记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乱世帝匪大谋谋天下穿越大宋:逆转靖康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大胤商枭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 身无分文 -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txt下载 -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最新章节 -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