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下,烽火铸铁

姒洛天

首页 >> 一人之下,烽火铸铁 >> 一人之下,烽火铸铁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离婚你提的,夫人走了哭什么帝少的养成小娇妻逃荒路上收了金矿,回乡当大佬兰亭雅集盗墓之做坏事前,避着点瞎子我啊美人外室只想跑路!星际女主杀穿修真界顶替短命哥哥娶郡主成权臣中式豪门,我的千亿婆婆给总裁渡劫后,她被婆家团宠了
一人之下,烽火铸铁 姒洛天 - 一人之下,烽火铸铁全文阅读 - 一人之下,烽火铸铁txt下载 - 一人之下,烽火铸铁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566章 三一同归(66)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谷雨这天,竹艺博物馆来了位特殊的参观者,是个拄着竹杖的老和尚,袈裟上沾着些泥土,像是刚从远路而来。他径直走到陈砚爷爷的雕像前,双手合十行了个礼,转身对正在整理展品的陈砚说:“施主,贫僧来自迷踪林深处的镇魂寺,特来求一样东西。”

陈砚心里一动,这是第一次有人提起镇魂寺。他请老和尚到竹楼坐下,沏上新采的春茶:“大师需要什么?”

“贫僧需要三根‘镇魂竹’,”老和尚呷了口茶,“寺里的镇魂珠能量渐弱,需用百年老竹的竹心续力,听闻施主这里有当年守珠人留下的竹种。”

陈砚想起阿瑶和那枚镇魂珠,还有翠儿拐杖上的莲花——原来那莲花不是普通的花样,是镇魂寺的印记。他起身往后院走:“后院确实有三棵百年楠竹,是爷爷当年亲手栽的,大师若有用,尽管取用。”

老和尚跟着他来到后院,看着那三棵直插云霄的楠竹,眼里露出惊叹:“好竹,根脉里藏着正气,正是续珠的好材料。”他从袖中取出把小巧的竹刀,“取竹心需得竹主亲自下手,借三分人气,方能合珠性。”

陈砚接过竹刀,刀刃泛着淡淡的青光,像是用镇魂珠的碎屑炼过。他深吸一口气,对准最粗的那棵楠竹砍下去,竹身应声裂开,截面处竟渗出些金色的汁液,在阳光下闪着光。

“这是竹灵,”老和尚说,“百年以上的竹子才会有,能安神定魂。”

陈砚取出竹心,是段三寸长的玉白色竹节,捧在手里暖乎乎的。老和尚接过竹心,用锦布包好:“多谢施主,镇魂珠续力后,迷踪林的影祟便再难作祟了。”他从怀中掏出本竹制的经卷,“这是寺里的《安魂经》,施主若遇执念过深之物,读三遍便可化解。”

陈砚接过经卷,封面刻着和翠儿拐杖上一样的莲花,突然想起春杏她娘的青瓷碗,还有货郎的胭脂盒——原来这些年遇到的怪事,都和镇魂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大师,”陈砚忍不住问,“当年守珠的阿瑶姑娘……”

“她已化作镇魂珠的一部分,与珠子同生共息,”老和尚叹了口气,“守珠人皆是如此,以己身护众生,从未有过怨言。”他指着竹楼的方向,“施主如今做的事,与她当年守珠同理,都是在护一方念想,守一方安宁。”

陈砚望着竹楼里忙碌的身影——春杏在教孩子们刻经卷上的莲花,林溪在电脑前回复海外的订单,狗剩则带着徒弟们给新竹浇水,突然明白了老和尚的意思。所谓守护,从来都不只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一代接一代,把念想种在土里,让它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老和尚走后,陈砚把《安魂经》放在竹楼的藏书阁里,旁边摆着爷爷的竹篾册。他突然想给阿瑶做点什么,便取来那三棵楠竹的余料,编了只小小的竹灯笼,灯笼上刻着镇魂寺的莲花,里面点着用竹灵汁做的灯芯,能长明不熄。

他让狗剩撑竹筏把灯笼送到迷踪林外的河边,看着它顺着水流漂向林子深处,灯笼的光在水面上投下片暖黄的光晕,像颗跳动的星子。

“阿瑶,安息吧。”陈砚对着河面轻声说,仿佛能看到那个穿红衣的小姑娘坐在树杈上,对着灯笼笑,手里的镇魂珠亮得像初升的太阳。

没过多久,春杏从城里带回个好消息——她的竹雕作品入选了国际艺术展,要去法国参展。林溪帮她做了英文介绍,把竹艺坊的故事写得详详细细,连狗剩鱼篓上的小圆孔都特意标注了“怜生之念”。

出发那天,全村的人都来送她。王婆往她包里塞了红糖馒头,说要让洋人尝尝咱乡下的味道;狗剩把自己编的竹制画笔给她带上,说要让她画出最好的作品;陈砚则给了她那本《安魂经》,说在外若遇烦心事,念念经就踏实了。

春杏抱着大家送的东西,眼泪掉了一路,说等回来就把国际展的奖杯放在博物馆里,和爷爷的竹篾册作伴。

春杏走后,林溪的网站搞了场“云竹展”,把竹艺坊的作品拍成照片放在网上,还直播编竹器的过程。有个海外的华侨看了直播,特意打来电话,说想定制一百只刻着家族纹章的竹箱,让海外的子孙都记得自己是中国人。

“这哪是订竹箱,是订念想呢。”王婆听了,感慨地说,“当年我娘总说,人走得再远,根也得留在土里,不然风一吹就散了。”

陈砚深以为然。他带着徒弟们连夜赶工,在竹箱上刻了些常见的家乡景致——老槐树、竹筏、竹楼,还有后院的新竹,让每个箱子都像个会讲故事的匣子。

竹箱寄走那天,林溪收到了春杏从法国发来的照片。照片上,她的竹雕屏风前围满了人,屏风上刻的那条河、那艘竹筏,还有岸边的竹楼,在异国的灯光下,竟显得格外亲切。春杏在照片下写着:“他们说这是有灵魂的艺术,我说这是家的样子。”

陈砚把照片打印出来,贴在竹楼的墙上,旁边是爷爷栽楠竹时的照片,两张照片里的人笑得一样踏实。

入夏时,迷踪林那边传来消息,说林子里长出了新的花草,红雾谷变成了真正的药谷,常有采药人去寻药,再也没见过影祟。陈砚知道,这是阿瑶和镇魂珠在护着这片土地,就像爷爷护着竹艺,他护着竹艺坊,一代护着一代,从未停歇。

这天,陈砚正在整理爷爷的竹篾册,突然发现最后一页夹着张字条,是春杏写的:“师傅,我想在博物馆里建个‘念想墙’,让来的人都写下自己的念想,您看行吗?”

陈砚笑了,提笔在字条背面写了个“好”字。他知道,这面墙会像后院的竹子一样,长满各种各样的念想,有远的,有近的,有过去的,有将来的,却都扎根在这片土地上,扎在每个人的心里。

秋分时,“念想墙”在博物馆落成了,是面竹制的屏风,上面刻满了细密的格子,每个格子里都能放一张小竹牌。开墙那天,第一个挂竹牌的是王婆,上面写着“愿孩子们都吃饱穿暖”;狗剩挂的竹牌上刻着艘竹筏,说要让它漂遍全世界;林溪则写了行英文,翻译过来是“让竹子的故事传遍天下”。

陈砚挂的竹牌上只有一个字:“守”。

他站在念想墙前,看着络绎不绝的参观者在竹牌上写下自己的念想,突然觉得爷爷的竹篾册、阿瑶的镇魂珠、春杏的刻刀、林溪的网站,还有狗剩的竹筏,都在这面墙上活了过来,变成了无数个跳动的字符,组成了一个大大的“家”字。

夕阳透过博物馆的窗户,照在念想墙上,竹牌的影子在地上拼出片竹林的形状,像爷爷当年埋陶瓮的那片,也像后院那三棵新栽的楠竹,更像每个走出去又回来的人心里的根。

陈砚知道,这故事还长着呢。只要念想墙还在,竹艺坊还在,后院的竹子还在,就永远有新的故事要写,新的念想要守。而他要做的,就是像爷爷当年栽竹那样,把根扎在土里,把心放在手上,一根竹篾,一片竹片,编出属于这个时代的日子,也编出留给下个时代的念想。

竹楼的灯亮了,春杏从法国寄来的照片挂在最显眼的地方,照片上的她站在国际展的展厅里,手里举着那只刻着莲花的竹灯笼,笑得像后院新开的竹花。陈砚往炉子里添了把柴,火光映着墙上的竹影,晃得像流水,把所有的故事都浸在暖烘烘的光里,慢慢发酵,酿成岁月里最醇厚的味道。

冬至前夜,竹艺坊的竹楼突然来了位不速之客。是个穿黑色风衣的年轻人,眉眼间带着股书卷气,手里却提着个沉甸甸的皮箱,箱锁是黄铜的,刻着朵半开的梅花,和翠儿拐杖上的莲花隐隐呼应。

“您是陈砚师傅吧?”年轻人递过张烫金名片,“我叫沈砚秋,从台北来的。”

陈砚接过名片,指尖触到冰凉的铜锁,突然想起爷爷竹篾册里夹着的那张老照片——照片上的年轻人穿着西装,手里也提着个同款皮箱,站在陈家祖屋前,笑得眉眼弯弯。

“这皮箱……”陈砚抬头,“是沈敬之先生的吧?”

沈砚秋眼里闪过一丝惊讶:“您认识家祖父?”

沈敬之是爷爷的师弟,当年一起在城里学竹艺,后来去了台湾,从此断了联系。陈砚小时候听父亲说过,这位师叔最擅长用竹丝编微型摆件,能在指甲盖大的竹片上刻出百鸟朝凤图。

“你祖父的竹丝镶嵌技艺,我爷爷常挂在嘴边,”陈砚把他请进竹楼,“他走时,留下过一只竹制的蟋蟀罐,说是等两岸通了,让你父亲来取。”

沈砚秋的眼睛亮了,从皮箱里取出个锦盒:“家祖父临终前说,若能回大陆,一定要把这只‘归燕盒’交给陈家后人,说当年欠你爷爷一句道歉。”

锦盒里是只巴掌大的竹盒,盒盖用细如发丝的竹丝编着只燕子,翅膀上的纹路细得要用放大镜看。陈砚打开盒盖,里面竟藏着张泛黄的字条,是沈敬之的字迹:“当年偷学‘九转连环篾’,非为窃艺,实为怕这手艺断在台湾,今归燕还巢,望兄恕罪。”

陈砚的眼眶热了。原来当年爷爷说的“失散的师弟”,就是沈敬之。他转身从竹柜里取出那只蟋蟀罐,罐身上用竹丝编着两只蟋蟀,正对着鸣叫,正是沈敬之的手艺。

“这罐里的蟋蟀,是当年你祖父亲手编的,”陈砚把罐子递给沈砚秋,“我爷爷说,等哪天它‘叫’了,就说明亲人回来了。”

沈砚秋捧着蟋蟀罐,手指轻轻敲了敲罐身,里面竟真的传出细微的“唧唧”声——是罐底的竹簧片在共鸣,像两只蟋蟀在应和。他的眼泪突然掉了下来:“祖父说,这手艺是根,扎在大陆的土里,不回来,就长不壮。”

那天夜里,陈砚和沈砚秋坐在竹楼的炉边,听他讲台湾的竹艺现状。沈敬之在台湾开了家竹艺铺,可惜后来没人接班,手艺渐渐失传,只剩下这只归燕盒,成了沈家的传家宝。

“我在网上看到您的竹艺网站,”沈砚秋说,“林溪小姐写的故事里,提到了‘九转连环篾’,我就知道,找对地方了。”他从皮箱里取出本厚厚的相册,“这是家祖父记录的竹艺图谱,有很多是你爷爷没见过的,我想……”

“留在竹艺坊吧,”陈砚打断他,“让两岸的竹艺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他翻开爷爷的竹篾册,把沈敬之的图谱一页页补在后面,“你看,这‘凤穿牡丹篾’和‘九转连环篾’本是一套,分开了就少了灵气,合在一起才是当年师傅传下的真本事。”

沈砚秋看着合二为一的竹篾册,突然站起身,对着陈砚深深鞠了一躬:“我想留下来学竹艺,把两岸的手艺融在一起,您愿意收我这个徒弟吗?”

陈砚笑着点头,往炉子里添了把柴:“明天让林溪教你用电脑查资料,让春杏教你刻竹,狗剩……他的竹筏你也得学学,知道竹器不光能摆在案头,还能载着念想过河。”

沈砚秋在竹艺坊住了下来。他学东西快,尤其是竹丝镶嵌,一点就透,没过多久就能在竹片上编出细如蚕丝的花纹。林溪把他的作品放到网上,引来一片惊叹,有人说这是“两岸合璧的艺术”。

开春时,沈砚秋提议办个两岸竹艺交流展。陈砚让狗剩编了艘最大的竹筏,上面摆满了两岸的竹艺精品——有沈敬之的归燕盒,有爷爷的蟋蟀罐,有春杏的刻花屏风,还有沈砚秋新做的竹丝灯笼,灯笼上编着“两岸同根”四个字。

开展那天,老和尚也来了,还带来了镇魂寺的镇寺之宝——用镇魂竹雕刻的莲花座,座上放着颗鸽子蛋大的珠子,正是续过力的镇魂珠,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

“这珠子认主,”老和尚把珠子放在陈砚手里,“它说,如今的守珠人,不只是护林,更是护着千万人的念想,比当年的阿瑶更担得起这份责任。”

陈砚握着镇魂珠,突然觉得手心发烫,珠子里竟浮现出些模糊的画面——有阿瑶在迷踪林里收魂的身影,有爷爷和沈敬之在竹艺铺里切磋的样子,有狗剩撑着竹筏过河的笑脸,还有春杏在国际展厅里举着灯笼的模样。

这些画面像条河,把过去和现在连在了一起。陈砚突然明白,所谓守护,从来都不是固守一方,而是让念想像竹筏一样,顺着时代的水流,漂向更远的地方,却永远记得出发的河岸。

交流展办得很成功,连省里的电视台都来拍了专题片。沈砚秋在镜头前说:“竹丝能编出归燕,也能编出桥梁,两岸的手艺,就像这竹丝,缠在一起,才够结实。”

片子播出后,竹艺坊的名声更大了。有位海外的华人企业家捐了笔钱,说要在村里建座竹艺学院,让更多人能系统地学手艺。陈砚请了沈砚秋当副院长,春杏当美术老师,林溪负责网络教学,连刘瞎子都成了客座教授,教学生们辨认竹性。

学院奠基那天,陈砚在奠基石下埋了三样东西:镇魂珠的碎屑、两岸合璧的竹篾册,还有一把新竹刀。埋的时候,他发现土里的竹根已经盘根错节,把两岸的竹苗连在了一起,根须上还沾着些金色的竹灵,闪着温暖的光。

“你看,”陈砚对身边的孩子们说,“竹子的根,不管隔多远,都会找到彼此,缠在一起。人也一样,不管走多远,根都在一处。”

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头,手里拿着沈砚秋教他们编的竹蜻蜓,在阳光下跑得欢。王婆看着这热闹的场面,突然抹起了眼泪:“想当年你爷爷编竹篮都怕没人要,现在倒好,连洋人都来学,这日子……真是越过越亮堂。”

学院开学那天,来了不少台湾的学生,还有几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跟着沈砚秋学竹丝镶嵌,跟着春杏学画竹纹,跟着狗剩学编竹筏,整个学院像个大熔炉,却融得热气腾腾。

陈砚偶尔会去给学生们上第一课,讲的不是编法,而是爷爷说的那句话:“竹有节,因扎根深;艺有魂,因念想好。”他总在课上展示那只归燕盒和蟋蟀罐,说:“这两样东西分开了几十年,就像断了的竹篾,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念想。”

秋分时,学院的第一批学生毕业了。他们有的留在竹艺坊,有的回了台湾开竹艺铺,还有的去了国外,把竹艺坊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沈砚秋把归燕盒和蟋蟀罐捐给了学院的博物馆,旁边放着块牌子,写着“竹不分两岸,艺本是同源”。

陈砚看着那块牌子,突然想起老和尚说的话:“守珠人最终会与珠同体,不是消失,而是化作千万道光,护着所有念想。”他摸了摸怀里的镇魂珠,珠子的温度刚刚好,像握着整个春天。

入冬前,林溪的网站搞了场“云认养”活动,让网友认养后院的新竹,认养人可以给竹子取名,还能收到竹艺坊寄去的竹制纪念品。活动上线三天,所有的竹子都被认养了,名字五花八门,有叫“两岸情”的,有叫“团圆梦”的,还有棵最细的新竹,被一个台湾小朋友取名叫“盼归”。

陈砚让狗剩在每棵认养的竹子上挂了块竹牌,牌上刻着认养人的名字和心愿。风吹过时,竹牌相撞的声音像在唱歌,听得人心里暖暖的。

冬至那天,陈砚在竹楼的炉边翻爷爷的竹篾册,发现最后一页多了行新字,是沈砚秋写的:“竹丝连两岸,一叶总关情。”他笑了,提笔在旁边加了句:“守艺如守河,两岸共潮声。”

窗外的雪下了起来,落在竹楼的飞檐上,像给这方天地盖了层白棉被。陈砚往炉子里添了把柴,火光映着墙上的念想墙,映着桌上的镇魂珠,映着窗外认养的新竹,在地上投下一片晃动的暖影,像条永远流淌的河,载着无数的念想,漂向更远的地方。

他知道,这故事还长着呢。只要炉子里的火不灭,后院的竹子长青,就会有更多的人来续写它,就像竹篾一根接一根,编出更宽、更长、更结实的日子,让每个走出去的人,都能循着竹香,找到回家的路。而那些藏在时光里的守护,无论是阿瑶的镇魂珠,还是爷爷的竹篾册,或是两岸匠人的手艺,都成了这日子里最暖的底色,让每个冬天,都像春天一样充满希望。

喜欢一人之下,烽火铸铁请大家收藏:(m.xunmishuwu.com)一人之下,烽火铸铁寻觅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洪荒:这个通天苟出天际嫁恶夫红楼公子琏小妻吻上瘾方尘的小说免费阅读龙象斗罗大陆II绝世唐门嫡女贵嫁我,词爹曲皇,你拿我当牛马!恐怖网文绝世妖帝帝少的独宠娇妻随身带着星际争霸又逢君契约新欢:王爷的2号宠妃剑神酒祖武破九天史上最强炼气期(方羽唐小柔)开局十亿红蚁道兵,给爷整麻了从皇宫禁军开始,分身遍御天下
经典收藏野欲!疯批宿主又和邪神杠上啦!与帝王交易转眼帝王的心里全是她霸总夫人只想离婚,全家读心劝和假千金重生后创飞所有人不舔了!小师妹她跟七个大佬跑了九天绝世我雇佣玩家收割信仰快穿:恶毒万人迷她太貌美精灵:从当大木博士助手开始穿书:成亲后发现攻略目标变了我在美漫卖恶魔果实晨昏集海贼:这个熊猫超正义九叔:我以雷霆镇压一切!失忆后,师尊决定推翻修真界罗天诏书召唤军队,我在异世界占山为王陷入爱穿成首辅家的傻儿子重生封神之我为哪吒
最近更新我在奥特世界送快递火影:我纲手之夫,统战木叶精灵宝可梦之登神长街教主饶命啊我堂堂公主,娶八个驸马怎么了?嬿婉传:本宫踩碎凤冠登帝位名学密神:因为遇见你女皇的影帝老公超倒霉的宝可梦:开局搭档伊布从丰缘开始九零:说好绝嗣大佬,怎么一胎三宝荆棘重生:命运之炽焰汴水浮香录确诊绝症,前夫携新欢抢我救命药女侠留步,锦衣卫大人包宠的魔头她干甚去了重回四合院,我竟是最大反派鳞悬传HP:友谊法则聊天群:骷髅岛靓仔的诸天之旅快穿背景板,掌握一见钟情技能后
一人之下,烽火铸铁 姒洛天 - 一人之下,烽火铸铁txt下载 - 一人之下,烽火铸铁最新章节 - 一人之下,烽火铸铁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