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爱吃葡萄皮

首页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锦衣黑明昭周猎天争锋崇祯:朕儿子这么强,为何上吊?三国:我,神谋鬼算李伯川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我在隋唐当暴君医秀我夺舍了隋炀帝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爱吃葡萄皮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全文阅读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txt下载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9章 最后一道考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之前的那些?

勉强算是热身吧!

不然,怎么叫童子试呢?

说到底,不过是哄孩子玩的把戏罢了!

乡试结束之后,还有更为艰难的会试与殿试等待着士子们。

古时想要金榜题名,其难度远超想象。

然而,即便如此,仍有不少读书人义无反顾地踏上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

毕竟,在他们心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若想改变命运,实现鲤鱼跃龙门的梦想,唯有通过科举考试这条路。

今年朝廷突然开设恩科,士子们心知肚明,此次录取人数可能会超出以往。

谁能轻易放弃这样一个机会呢?于是,不管年龄大小,只要对科举抱有一丝期待的人都参与了进来。

此时,众多官职正急需人才填补空缺。

别说会试和殿试,就是在乡试中获得举人资格,也能大大增加入仕的可能性。

明朝初期,江南地区的士子最为兴盛。

这里物产丰富,商业繁荣,人们富裕起来后便渴望让子女冲破原有阶层的束缚,迈向更高层次的社会地位。

对于如今的大明而言,科举是最可靠、最稳定的人生路径。

因此,当江南考场迎来开考之日时,考场外早已人山人海。

士子们背着包裹依次通过严格的检查程序后排队入场。

每逢科考,总会有舞弊行为被发现,为了杜绝此类现象,考场门口的检查工作十分严格。

馒头需要掰开查看;毛笔要拧开笔头检查;铺盖也要拆开检查……可以说,但凡有可能藏匿物品的地方,士子们都必须配合守门兵丁逐一检查。

即便有人心中不满,看到周围人都规规矩矩地接受检查,也不得不压下怨气。

一旦违反规定,轻则被驱逐出考场,重则断送未来所有参加科举的机会,甚至让人萌生跳河轻生的念头。

好不容易携带各种零碎物品进入考场后,接下来还得抽签分配到各自的号间。

这些号间不过是些极为简陋的小房间,里面仅摆放着两块木板。

刚进入时,考生需清理木板并取出一块嵌入墙上的榫卯中固定好,这样便能形成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

到了夜晚,则将木板重新装回原位,当作床铺使用,并盖上自带的衣物或铺盖度过一夜。

几千人聚集一处,数日间的饮食起居全都在此进行,那厕所内的景象自然可想而知。

挨近厕所的监考房间,简直就是倒了霉运。

这便是运气不佳的表现。

还不算最糟,不过就是气味难闻罢了,咬咬牙坚持一下,还是可以继续考试的。

然而有些人,身体素质较差,连续几天吃不好、睡不好,再加上冷风吹袭,立刻头晕目眩,甚至病重不起。

要知道,考场一旦开启,大门便会紧闭。

没有圣旨下达,任何人不得进出,这是铁律。

因此,一旦在考场内生病,那就只能听天由命。

这才是考场中最大的隐患。

好在如今凡是前来考试的人,老师们都反复提醒考试中的注意事项,并准备一些必要的物品。

比如炒米这种东西,虽然并非江南地区的主食,但由于易于保存,既可以直接食用也可泡水,很多有经验的考生都会带一袋进去。

而条件稍好的考生,还会带上一个小型炉子,既能取暖又能煮热食,为自己的体力续航。

不过,能带进考场的炉子也不是普通家庭能负担的,必须由专门工匠按规矩打造,否则一律没收。

待所有考生陆续进入考场,清点完人数后,大门终于关闭。

但此时还未开始考试。

发放试卷还需等待良辰吉时!

这么做是为了确保各省考生的考试时间一致。

同时,也让巡考官员有机会巡视一番,观察考生的状态,对于那些神情紧张、脸色苍白的考生,他们会格外留意。

毕竟,若有人不幸在考场内去世,对他们来说也是麻烦事。

聪明的考生此刻已闭目养神。

比起清晨站在考场外排队入场的辛苦,不如养足精神,静候考试开始。

待一声锣响,考试正式开始。

主考将考卷交给考官查验后,撕开封条开始分发。

考生们也瞬间兴奋起来,立即接过试卷仔细检查。

毕竟,他们早已经历过多次模拟考试。

通过试卷的一瞥,他们大致就能判断出此次考试的难度。

果然,当试卷拿到手中时,众人一看,便舒了一口气。

行,安分守己、平稳有序!

看起来并不算太难,不过是县试罢了,只是科举路上的小门槛而已。

然而,当大家翻到最后一题时,全都愣住了!

靠,这是什么玩意儿?

这是啥题目?

更准确地说,这也能称作考题?

........

------------

最后一题是一道策论题。

题目很简单,只有一个符号。

0.

意思也很简单,让考生围绕这个题目写一篇策论。

我的天,看到这题目,不少人第一反应不是破口大骂,而是急忙找人。

这肯定是试卷印错了,不然怎么可能有这样的题目?

这还不赶紧找巡考官?

不过,这时不仅考生懵了,连那些之前没见过试卷内容的考官们也傻眼了。

单字题他们倒是见过。

甚至在读书时,就有不少老师爱用单字题来戏弄学生。

不过,这通常是在经义题里。

比如“二”,这就是最经典的单字题。

要是学生要解答这类题,按照常规思路,首先要回想起书里哪里提到过“二”。

接着结合上下文,明确这个字在此处的意义,最后再就此展开论述。

这就是平时解单字题的方式。

可现在……

简直无从下手!

首先是破题都成了难题。

谁能告诉他们这个从未见过的符号——这圈圈,在哪本经义里出现过?

为什么他们从来都没学过?

以往的单字题都是在经义题中,哪有策论题这样搞的。

什么叫策论?

只有涉及朝政、国政的事情,才属于策论该讨论的内容。

那么……围绕这样一个圈圈,他们该写哪方面的朝政才对?

最关键的是,怎么把这个题目和那些朝政联系起来?

正在这时,考场里传来了此起彼伏的呼唤巡考官的声音,所有的考官手忙脚乱地应对着考生的各种问题。

“大人,这题恐怕是漏印了吧?”

“大人,我的答卷并无大碍,只是最后少了一道题目,恳请大人给予指点。”

“大人,我的卷子出了大问题……”

“大人,我有些急事想请教,这卷子……”

“大人……”

考场人满为患,又牵扯到考卷,即便巡考官们如临深渊般忙碌奔波,依然焦头烂额,最终只能在场内高声喊话解决。

好不容易安抚下来后,众考官愁眉苦脸地聚在一起,端详着手中的试卷连连感叹。

“真是单字题啊!连这策论我都觉得难以落笔。”

“没错,刘大人,这样的题目是如何拟定的?开科第一场就出了这种形式,那些学子岂不是要吃尽苦头?”

被称为刘大人的正是今年县里的主考官,此刻他也是一脸苦笑。

面对围住他的众人,他索性坦然相对,双手一摊。

“前面的事就不提了,那是我和礼部几位同僚商议的结果,大致沿用了往年的套路。”

“诸位清楚,我们做这些,并非为了标新立异,只求稳妥无误便好。”

“可谁想到,试题送到主考官手上时,那位胡大人随手加了这道题。”

“试问,谁敢否定主考官所出的题目呢?”

众人听罢,哭笑不得地摇头。

这怎么可能?

随即众人恍然大悟,罪魁祸首原来是那位前丞相。

想到他深厚的政治背景以及与皇帝的亲密关系,有人提出了疑问。

“刘大人,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隐情?”

“毕竟胡大人虽已辞去丞相之职,但看皇上仍任命他为主考,这分明是皇恩未减啊!”

“这题目里,是否别有深意?”

提问之人是一名年轻官员,原意不过是借此卖个关子,先声夺人。

然而话音刚落,他便察觉到主考官刘大人震惊地盯着自己,竟连话都说不出来。

不仅他如此,其他人亦满脸惊恐,继而陷入沉思,表情僵硬如便秘。

不仅仅众多考官在绞尽脑汁,此刻真正感到头疼的,反而是那些参加考试的人。

有不少考生速度很快,已经完成了前面的试题,只是还没有抄录到正式的答卷上。

然而这群顶尖的学子,在面对最后一题时,却陷入了长时间的沉思,毫无头绪。

“唉呀妈呀,这圈圈到底是什么意思?”

“难道是我漏读了哪本书?”

“或者说是主考官故意留给我们自由发挥的空间?”

“到底该怎么解答才算是正解啊?”

不只是家境优渥的考生快急疯了,那些衣衫褴褛的学子对这次科举机会更加珍惜。

要知道,一个一心只求科举成功的读书人,根本没有时间去务农,还得依赖家庭供养,甚至连笔墨纸砚这样的东西都要花钱购买。

所有的负担都压在一个家庭身上。

因此,当看到这道根本想不出解法的古怪试题时,几位出身贫困的考生几乎要怒目圆睁。

这到底是谁出的题?

这也太缺德了吧!

这就是科举的第一道门槛?

如果科举都这么难,那那些前辈又是怎么通过的?

这么多年的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

怎么连题目都看不懂了?

考生们的崩溃完全可以理解。

在他们眼中,只要出现在考卷上的问题,就代表着权威!

你可以抱怨题目太难,但绝对不能交白卷!

甚至很多人认为其中一定暗藏玄机,一边抓耳挠腮一边努力思考该如何落笔。

最让人无奈的是,这道题不能随心所欲地作答。

因为这是策论。

必须结合朝政和国策来写,一旦不小心写出不当的内容,不仅可能名落孙山,还可能牵连整个家族。

一时间,整个考场内怨声载道,大批考生愁眉苦脸地看着考卷,对出题者大发牢。

而这时的胡惟庸,如果有情绪波动的功能,恐怕早就笑开了花。

可惜他没有,他就像一条咸鱼精,只知道躺着吃喝玩乐。

至于考生?

跟我有什么关系?

……

考试的时间早已敲定。

不管考生们如何抱怨、如何抓耳挠腮,这道题你都得写。

没人会在那里空着不写,就算是傻子也不会这么做。

毕竟胡乱写点东西总比什么都不写强,而且现在交白卷可是会出名的,名声甚至比那些连中三元的人还要大。

大家都好奇,这种毫无准备就来考试的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

一时间,整个考场的人都在绞尽脑汁地对付最后一道题。

没过多久,掌握时间的考生哭丧着脸把草稿纸上的答案抄到试卷上,认真检查完后放在一边晾干。

此时,考场里的考生们似乎情绪同步了,检查前面的题目时还带着得意之色,可一看见最后一题,全都愁眉苦脸的,像是便秘了一样。

他们自己都觉得这题太难了,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写了。

喜欢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请大家收藏:(m.xunmishuwu.com)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寻觅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复苏在四十二个千年后的战锤世界意在圆圆1987:今夜不眠陆浩医秀都市全能奶爸(又名:都市无敌奶爸,主角:林凡)重生田园贵媛:名门暖婚快穿异世逃生指南军王教官之贪财女相师胜者为王天灾合成大师九天剑主商夏是什么小说最强医生战神之王龙凤吟生死劫地君开局给秦始皇打了钱帝王阁转生少女后,我的异世界之旅秦时:最强毒士,嬴政直呼活阎王
经典收藏宋阵冷清王爷精灵妃明末榆林小衙内英雄问鼎邪妃来袭,帝君的蛮妻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抗战之红色警戒调戏大宋灭元1399军神系统:从南北战争开始满门忠烈,不如我咸鱼败家敌谍一生野蛮娇妻:残王的特工宠妃异世科技帝皇浪公昆哥的新书,袖珍国宋朝玩主不义侯重生为奴,调教小邪妃我的岳父是崇祯三国:羊奶肉包,我竟黄袍加身了
最近更新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权香枭婿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守史人:三千年归墟纪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穿越大宋:逆转靖康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侯府庶子:最强锦衣卫,只手遮天!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爱吃葡萄皮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txt下载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最新章节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