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三国志

诗韵拾梦人

首页 >> 白话三国志 >> 白话三国志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当皇帝那些年间谍的战争少年战歌从梁山开始,霸占三国梦回大明春我夺舍了隋炀帝万千世界许愿系统征伐天下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寒门崛起笔趣阁
白话三国志 诗韵拾梦人 - 白话三国志全文阅读 - 白话三国志txt下载 - 白话三国志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99章 王卫二刘傅传(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过去那场瘟疫,许多亲朋好友都遭受了不幸,徐干、陈琳、应玚、刘桢等人相继去世,这种痛苦难以言表!回忆起过去我们一起游玩的日子,出行时同乘一辆车,休息时座位相连,从未分开过。每次饮酒作乐,丝竹齐鸣,酒酣耳热之时,大家仰头吟诗作赋,那时我们完全沉浸在欢乐之中,甚至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我们以为这样的日子会一直持续下去,谁能想到短短几年间,这些人几乎都离我们而去,想起来就让人伤心。最近,我整理了他们的遗作,编成了一本书。看到他们的名字,已经变成了鬼录(死者名单),回忆起过去的交往,仿佛就在眼前,而这些人如今已化作尘土,真是令人唏嘘不已!纵观古今文人,大多不拘小节,很少有人能以高尚的名节自立。但徐干却与众不同,他内心有才华,为人质朴,淡泊名利,志向高洁,就像古代隐居在箕山的高士一样,真可以说是一位文质彬彬的君子。他写了二十多篇《中论》,成就了一家之言,文辞典雅,足以流传后世,他可以称得上不朽了。应玚也常常有写作的志向,他的才学足以着书立说,可惜他的美好志向没有实现,实在令人痛惜!我曾经仔细阅读过这些文人的作品,读着读着就忍不住流泪。我既为逝去的人感到悲痛,也为自己的命运感到无奈。陈琳的章表(一种上呈皇帝的文书)写得很有气势,只是稍微有些繁杂。刘桢有一种超脱的气质,但还不够成熟,他的五言诗在当时堪称妙绝。阮瑀的书信写得潇洒自如,让人看了非常愉悦。王粲在辞赋方面特别擅长,可惜他的文风有些柔弱,没有达到更高的境界。但在他擅长的领域,即使是古人也很难超越他。过去,伯牙因为钟子期去世而断琴,孔子因为子路的死而倒掉肉酱,他们都是在为知音难遇而痛心,为弟子们无法达到更高的境界而惋惜。这些文人虽然没有达到古人的高度,但也是当时的杰出人物。如今,他们已经不在了,后起之秀虽然值得期待,但我们恐怕再也见不到像他们那样的人了。我们都已经长大,心中有太多的想法,时常感到忧虑,甚至整夜难以入睡。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再像过去那样快乐?我已经成了老翁,只是头发还没有变白罢了。光武帝曾说:‘我三十岁了,在军中已经十年,经历的事情太多了。’我的品德虽然比不上他,但年龄却和他一样。我本是平凡之人,却身居高位,没有众星的光芒,却借着日月的光辉,一举一动都受到关注,什么时候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呢?恐怕我们永远无法再像过去那样快乐了。年轻时就应该努力奋斗,岁月流逝,无法挽留。古人说‘秉烛夜游’,确实很有道理。最近你有什么娱乐活动吗?有没有新的作品呢?我望向东方,心中充满了忧愁,写下这封信,倾诉我的心情。”

臣松之(裴松之)认为,本传虽然简略地记载了曹丕的这封信,但许多优美的词句都被删减了。因此,他从《魏略》中完整地引用了这封信的内容,以补充缺失的部分。曹丕即位后,又给吴质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当年在南皮游玩时,我们三人还活着。如今,烈祖(曹操)已经驾崩,曹真和曹休都已封侯。只有你还在低微的职位上徘徊。我们曾经一起游玩,如今你却不再登门拜访。瓶空了会感到羞耻,我怎能不感到愧疚呢?虽然路途不远,但我们已经很久没有见面了。”当初,曹真和曹休也和吴质一起在渤海游玩。当时,曹真和曹休因为是皇族宗亲,都得到了爵位和封赏,担任了高级将领,而吴质仍然是长史。曹丕考虑到吴质可能会有失落感,因此提到曹真和曹休,以此安慰他。吴质出身贫寒,年轻时常常在贵族之间游历,他并不与乡里的人混在一起。因此,即使他已经出仕为官,他的故乡仍然没有给他士人的名分。等到魏国建立后,文帝征召吴质,让他在洛阳与皇帝会面。吴质到达后,被任命为北中郎将,封为列侯,还被授予节符,负责监督幽州和并州的军事事务,驻扎在信都。太和年间,吴质入朝。他觉得自己没有得到故乡的承认,于是对司徒董昭说:“我想让我的乡亲们对我刮目相看。”董昭说:“你先别急,我活了八十岁,可不想在晚年为你去乡里奔走。”《世语》记载,魏王(曹操)曾经出征,世子(曹丕)和临菑侯(曹植)都在路边送行。曹植大谈曹操的功德,言辞华丽,左右的人都很佩服,曹操也很高兴。曹丕却感到失落,吴质在他耳边说:“大王即将出发,你应该流下眼泪。”等到辞别时,曹丕哭着拜别,曹操和左右的人都感到悲伤。于是,大家都觉得曹植虽然言辞华丽,但不如曹丕真诚。《吴质别传》记载,皇帝(曹丕)曾经召见吴质和曹休,一起欢聚。皇帝还让郭皇后出来见他们。皇帝说:“你们好好看看她。”他们之间的关系如此亲近。吴质在黄初五年入朝,皇帝下诏让上将军及特进以下的官员都到吴质的住处聚会,由大官提供酒席。酒喝到一半时,吴质想让大家尽情欢乐。当时上将军曹真身材肥胖,中领军朱铄身材瘦弱,吴质叫来艺人,让他们表演关于胖瘦的节目。曹真仗着自己的地位,觉得被人取笑很丢脸,愤怒地对吴质说:“你想用部下的身份来对待我吗?”骠骑将军曹洪和轻车将军王忠说:“将军要是想让上将军承认自己胖,那你得先承认自己瘦。”曹真更加愤怒,拔出刀瞪着眼说:“你们这些小丑,敢这么轻佻,我杀了你们。”于是大骂在座的人。吴质按住剑柄说:“曹子丹(曹真),你不是案板上的肉,我吞了你也不用咽喉咙,嚼了你也不用动牙齿,你凭什么倚仗权势这么嚣张?”朱铄起身说:“陛下让我们来陪你开心的,怎么变成这样了?”吴质喝斥道:“朱铄,你敢破坏聚会!”各位将军都回到座位上。朱铄性格急躁,更加愤怒,拔剑砍地。聚会最终不欢而散。等到文帝去世后,吴质思念他,写了一首诗:“心中充满忧伤,忧伤难以排遣。徘徊坐立不安,出门踱步迟疑。想起蒙受圣主恩宠,荣耀爵位与众不同。本以为能终身侍奉,志向才刚刚舒展。没想到中途被遗弃,归于黄泉。孤苦伶仃无依无靠,泪水如珠连绵。死后毫无益处,身死名亦不传。慷慨自勉努力,或许能成烈丈夫。”太和四年,吴质入朝担任侍中。当时司空陈群负责尚书事务,皇帝开始亲自处理政务。吴质认为辅佐大臣是国家安危的关键,他对皇帝说:“骠骑将军司马懿忠诚智慧,是国家的栋梁之臣。陈群是个从容不迫的人,但不适合担任国家的宰相,他身居高位却不亲自处理事务。”皇帝非常认同他的看法。第二天,皇帝下了一道严厉的诏书责备陈群。天下人都认为司空不如长文(司马懿),这就是陈群的不足之处。吴质在这一年夏天去世。他生前曾因倚仗权势而行为不端,被追谥为“丑侯”。吴质的儿子吴应上书申辩冤屈,直到正元年间,才改谥为“威侯”。吴应,字温舒,后来成为晋朝的尚书。吴应的儿子吴康,字子仲,在当时很有名,也担任了高位。

卫觊,字伯儒,是河东安邑人。他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才智,以才学着称。曹操征召他担任司空掾属,后来又任命他为茂陵令、尚书郎。曹操征讨袁绍时,刘表为袁绍提供支援,而关中地区的将领们则保持中立。益州牧刘璋与刘表有矛盾,卫觊以治书侍御史的身份被派往益州,希望刘璋出兵牵制刘表的军队。然而,当他到达长安时,发现道路不通,无法继续前行,于是留在关中镇守。

当时,大量流民从四方返回关中,关中的将领们纷纷将他们招揽为自己的部曲(私人军队)。卫觊写信给荀彧说:“关中是肥沃富饶之地,但近年来因战乱变得荒芜。大约有十万多户流民逃到荆州,如今听说家乡安宁,他们都渴望返回。然而,回来的人却没有生计,各将领竞相招揽他们,导致自己的势力不断壮大。郡县的财力有限,无法与将领们竞争,结果是将领的势力越来越强。一旦发生变故,这将成为后患。盐是国家的重要资源,自战乱以来,盐业管理松散,应该恢复旧制,由专人监督盐的销售,用盐的收入购买耕牛。如果有流民返回,就用这些耕牛来帮助他们恢复生产。通过勤劳耕作,积累粮食,使关中地区更加富庶。远方的流民听说后,一定会争先恐后地回来。同时,让司隶校尉留在关中主持事务,这样将领的势力就会逐渐削弱,而官府和百姓的力量则会不断增强,这正是增强自身、削弱敌人的良策。”荀彧将这封信转呈给曹操,曹操采纳了卫觊的建议,开始派遣谒者仆射监督盐官,司隶校尉治理弘农。关中地区逐渐恢复了秩序,曹操于是召卫觊回朝,后来他逐步升任尚书。

《魏书》记载,当初汉朝迁都许昌后,朝廷的旧制变得混乱。卫觊用古代的礼仪制度来纠正了许多问题。当时,关西的将领们表面上归附朝廷,但内心并不可靠。司隶校尉钟繇请求带领三千士兵进入关中,表面上是去讨伐张鲁,实际上是为了胁迫地方势力交出人质。曹操让荀彧询问卫觊的意见。卫觊认为:“关西的将领们大多是一些小人物,他们没有称霸天下的野心,只是想在眼前过得安稳。如今朝廷已经给了他们足够的封号和权力,他们没有理由反叛。如果现在派兵进入关中,名义上是讨伐张鲁,但实际上张鲁在深山之中,道路不通,关西的将领们一定会起疑心。一旦惊动他们,他们凭借地势险要和强大的兵力,将会成为巨大的威胁。”荀彧将卫觊的意见转告曹操。曹操最初同意卫觊的看法,但因为钟繇坚持自己的计划,曹操最终还是采纳了钟繇的建议。结果,当军队进入关中后,关西地区立刻发生叛乱,曹操不得不亲自出征,才勉强平定了叛乱,但损失惨重。曹操后悔没有听从卫觊的建议,因此更加器重他。

魏国建立后,卫觊被任命为侍中,和王粲一起负责制定国家制度。文帝曹丕即位后,卫觊被调任尚书。不久,他又回到汉朝担任侍郎,劝说文帝接受禅让,起草了相关的诏书。文帝即位后,卫觊再次担任尚书,被封为阳吉亭侯。

明帝曹叡即位后,卫觊被晋升为閺乡侯,食邑三百户。他上奏说:“九章律法是自古以来传承的法律,用于裁决刑罚,其中的含义非常微妙。地方官员都应该熟悉法律。法律是国家的重要工具,却被一些人轻视;狱吏掌握着百姓的生死,但他们的选拔却往往被忽视。国家政治的弊端,很可能就由此产生。我建议设置律博士,让他们互相传授法律知识。”这一建议被采纳并付诸实施。

当时,百姓生活困苦,但国家的徭役负担却很重。卫觊上疏说:“改变人的本性,强迫人们做他们做不到的事情,这不仅臣子说起来不容易,君主接受起来也很难。人们所追求的是富贵和荣耀,所厌恶的是贫穷和死亡。然而,这些都掌握在君主手中。君主喜欢谁,谁就能获得富贵和荣耀;君主讨厌谁,谁就会陷入贫穷和死亡。顺从君主的人自然会得到好处,反抗君主的人自然会受到惩罚。因此,臣子们都争着顺从君主,避免触犯他的意愿。除非有人愿意为了国家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家庭,为了君主的事业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否则谁会冒着触犯君主的危险,提出建议呢?陛下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臣子们的真实想法。现在,很多人喜欢说些好听的话,他们称赞陛下的政治比尧舜还英明,说敌人比老鼠还弱小。我认为这种说法并不正确。当年汉文帝时期,诸侯势力强大,贾谊认为这是非常危险的。何况如今天下分裂为三国,各方人才各为其主。那些投降的人,并不是因为分清了是非,而是因为走投无路。这和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没有什么不同。如今,千里之地没有炊烟,百姓困苦不堪,如果陛下再不重视这个问题,国家将会陷入无法挽回的困境。按照礼仪,天子的器物应该用金玉装饰,饮食应该有八珍之味。但在灾荒时期,天子应该减少膳食,降低服饰的规格。因此,奢侈和节俭的程度,应该根据国家的经济状况来决定。武皇帝(曹操)时期,皇后饮食不过一肉,衣服不用锦绣,坐垫不加装饰,器物不用丹漆,正是因为这样,他才能平定天下,给子孙留下福泽。这些都是陛下亲眼所见的。如今,陛下应该和臣子们一起,共同谋划,计算国库的收支,量入为出。陛下应该深思越王勾践富国强民的方法,否则恐怕来不及了。然而,尚方(皇家手工作坊)制造的金银器物却越来越多,工程不断,奢侈之风日益严重,国库日益空虚。当年汉武帝相信神仙之道,认为可以用云中的露水来吃玉屑,因此建造了仙掌来承接露水。陛下明智,常常对此嗤之以鼻。汉武帝因为追求露水而受到批评,陛下并没有追求露水,却白白浪费了人力物力。这些确实是陛下应该裁决的问题。”

卫觊在汉朝和魏朝任职期间,多次提出忠言,大都像这样。

卫觊受命负责编纂着作,并撰写了《魏官仪》,总共撰写了数十篇文章。他擅长多种书法,包括古文、鸟篆、隶书和草书,无所不通。建安末年,尚书右丞、河南人潘勖也是一位杰出的文人。《文章志》记载,潘勖字元茂,原名芝,后改名勖,以避讳。他曾任尚书郎,后升为右丞。皇帝因为他在二千石曹(负责地方事务的部门)表现出色,才学兼备,熟悉旧事,让他继续兼任原职,并多次给予特别赏赐。建安二十年,潘勖被任命为东海相,但尚未赴任,又被留在朝廷担任尚书左丞。当年,他因病去世,享年五十多岁。潘勖曾起草了曹操受封魏公的九锡策命(一种重要的诏书)。潘勖的儿子潘满,担任过平原太守,也以学问和品行着称。潘满的儿子潘尼,字正叔。《潘尼别传》记载,潘尼少年时就才华横溢,文辞温雅。他最初接受州里的征召,后来因为父亲年老,回家侍奉。父亲去世后,他才重新出仕。潘尼曾赠诗给陆机,陆机在回赠的诗中有四句提到:“猗欤潘生,世笃其藻,仰仪前文,丕隆祖考。”潘尼最终官至太常。潘尼的堂兄潘岳,字安仁。《潘岳别传》记载,潘岳容貌俊美,才华出众,早年就以才名着称。他的着作文辞清丽,无人能及。他担任过黄门侍郎,后被孙秀陷害而死。潘尼和潘岳的文学成就都受到当时人的推崇。潘尼的堂侄潘滔,字汤仲。《晋诸公赞》记载,潘滔以博学多才闻名,永嘉末年担任河南尹,后遇害。

黄初年间,散骑常侍、河内人王象也和卫觊一样,以文章着称。卫觊去世后,被追谥为敬侯。他的儿子卫瓘继承了他的爵位。《晋阳秋》记载,卫瓘字伯玉,清廉正直,年轻时就被傅嘏赏识。他二十岁就担任尚书郎,后来历任内外官职,最终成为晋朝的尚书令、司空、太保。晋惠帝初年,卫瓘辅政,被楚王司马玮陷害而死。《世语》记载,卫瓘和扶风内史敦煌人索靖都擅长草书。卫瓘的儿子卫恒,字巨山,担任过黄门侍郎。卫恒的儿子卫玠,字叔宝,很有名望,担任过太子洗马,但早逝。

刘廙,字恭嗣,是南阳安众人。他十岁时,在讲堂上玩耍,颍川人司马德操(司马徽)摸着他的头说:“孩子,孩子,‘黄中通理’(指内心通达事理),难道你自己不知道吗?”刘廙的哥哥刘望之在当时很有名,荆州牧刘表征召他为从事。然而,刘望之的两个朋友都因为谗言被刘表杀害。刘望之也因为直言进谏,与刘表不合,于是辞官回家。刘廙对刘望之说:“当年赵简子杀害了贤臣鸣犊和犊犨,孔子因此回车不渡黄河(比喻贤臣被杀,君子避祸)。如今哥哥你既然不能像柳下惠那样在朝中与世俗同流合污,就应该像范蠡那样远离朝堂,到外地去隐居。否则,坐以待毙,恐怕不可取!”刘望之没有听从他的劝告,不久也被刘表杀害。刘廙害怕自己也会遭遇不测,于是逃到扬州。《刘廙别传》记载,刘廙在途中给刘表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我父亲过去曾受到您的恩遇,但我没有像管仲、狐偃、桓公、文公那样建立功业,如今父亲去世,我的忠诚也无法实现。我的哥哥刘望之过去也曾受到您的礼遇,但他没有留下显赫的功绩,反而因为得罪您而遭遇不幸。这是上天不保佑我们,降下的灾难。我后悔莫及,哀号不已。我刘廙愚昧浅薄,言行多有不当,害怕谗言会再次影响您对我的看法。您对父亲的恩情已经衰减,而对哥哥的责任仍然存在。如果我继续留在这里,一定会伤及您过去的恩情,我们家族也会被消灭,成为世人的笑柄。因此,我逃到庐江寻阳。当年钟仪有南音之操,椒举有班荆之思,虽然远离家乡,但不敢忘记过去的恩情。”

《白话三国志》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寻觅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寻觅书屋!

喜欢白话三国志请大家收藏:(m.xunmishuwu.com)白话三国志寻觅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绝世花妖:神帝爱宠从精神病院走出的强者斗罗大陆II绝世唐门武破九天慕总的隐婚生活大怪兽哥斯拉天价宝贝:101次枕边书开局丧子,德妃她怒掀剧本帝王阁秦时:最强毒士,嬴政直呼活阎王1987:今夜不眠陆浩锦衣长安盛宠之毒医世子妃校草的小作精那么甜呀盛世田园之农女大当家李牝安婉怡全文阅读医流狂兵王妃只想致富养家我为反派之纳帝师入怀龙王传说
经典收藏凤逆天下北月篇春天的抵抗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梦回三国汉末新三国鼎锅底人南宋弃子农女大当家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澜沧行军神系统:从南北战争开始殿下有疾三国杀神,举世皆敌我有一颗仙人球大唐静等李二杀兄回到大唐当雄臣极品小夫君捡个王爷去种田逍遥初唐牧渊:我在大渊搞扶贫
最近更新大乾:逍遥皇太子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侯府庶子:最强锦衣卫,只手遮天!朕都要殡天了,你叫我赢在起跑线?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大唐最强太子:开局怒怼李世民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东周策守史人:三千年归墟纪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一来开无敌挂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
白话三国志 诗韵拾梦人 - 白话三国志txt下载 - 白话三国志最新章节 - 白话三国志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