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脊梁

一个老学究

首页 >> 宋朝的脊梁 >> 宋朝的脊梁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汉:从封狼居胥到千古一帝抗日之铁血战将锦衣卫:我们老大有点鸡贼我娘子天下第一狼行三国秦时之七剑传人最强特种兵之龙魂我只是一个流放的藩王明末逐鹿天下唐人的餐桌
宋朝的脊梁 一个老学究 - 宋朝的脊梁全文阅读 - 宋朝的脊梁txt下载 - 宋朝的脊梁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47章 再论朝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天佑元年,深秋,汴梁。

萧瑟的秋风卷起金黄的银杏叶,在御街青石板路面上打着旋儿,发出沙沙的轻响。昔日因动荡与萧条而一度冷清的帝都,仿佛被注入了一剂强心针,竟在短短数月内,重新显露出几分畸形的、令人不安的“繁荣”气象。店铺重新开张,酒旗招展,车马粼粼,人流如织,各种口音的吆喝叫卖声此起彼伏,混杂着糖炒栗子的焦香、羊肉汤的膻鲜以及西域香料那浓郁而陌生的气味,构成了一幅喧嚣而脆弱的盛世浮世绘。

在这片刻意营造出的热闹之下,权力的格局已悄然重塑。昔日因妹夫陈太初失势而备受牵连、几乎被流放漠北苦寒之地的赵德安,如今竟官运亨通,不仅重获圣眷,更被委以重任——权知开封府事,兼龙图阁直学士。这个位置,恰如仁宗朝那位铁面无私的包拯,掌京畿治安刑狱,纠察百官,权柄极重,乃天子脚下真正的实权要职。

开封府衙气象一新。三班衙役精神抖擞,六房书吏步履匆匆,往日那种因派系倾轧、前途未卜而弥漫的懈怠与惶恐之气一扫而空。赵德安端坐正堂,面容比往日清癯了许多,眉宇间添了几分风霜磨砺后的沉静与冷峻,眼神锐利如鹰,处理公务果决明快,令行禁止,颇有几分雷厉风行的架势。他深知自己此番起复,地位微妙,既是陛下对陈太初一方释放的“善意”与安抚,更是陛下手中一枚用以平衡朝局、彰显“新政”气象的关键棋子。他如履薄冰,事事躬亲,力求在这波谲云诡的旋涡中,稳住脚下这方寸之地。

御街与马行街交汇的繁华路口。

人流摩肩接踵,各式摊贩见缝插针,将本就不甚宽阔的街道挤占得水泄不通。卖西域胡饼的、售汴梁灌汤包的、吹糖人的、演傀儡戏的… … 叫卖声、讨价声、嬉笑声混杂一片,仿佛又回到了靖康之前的太平光景。

一队开封府衙役按刀巡街而来,为首的班头皱着眉头,呵斥着那些将摊子支得太靠路中的小贩:“哎!那卖果子的!往里收收!没见挡着道了吗?!”

“还有你!测字算命的!别堵在路口!快些挪开!”

小贩们忙不迭地赔着笑脸,手脚麻利地挪动家什,嘴里还不住奉承:“差爷辛苦!差爷辛苦!这就挪,这就挪!如今这汴梁城,还得是您几位在,才有这太平景象啊!”

衙役们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却依旧板着脸维持秩序。在这片看似和谐的市井喧嚣中,一个略显突兀的童谣声,脆生生地飘了过来,钻进人们的耳朵里:

“大老鼠,偷油吃,咕噜咕噜胀肚皮~

花猫来,喵呜叫,老鼠吓得摔下椅~

油罐破,满地流,花猫舔舔胡子翘~

你说妙,他说妙,最后谁家厨房糟?”

唱歌的是个约莫七八岁的男童,虎头虎脑,眼睛黑亮,正蹲在一个卖“胡辣羊蹄”和“西域囊饼”的食摊旁,用树枝在地上划拉着,摇头晃脑地唱着自编的歌谣。摊主是一位三十许岁的妇人,荆钗布裙,面容清秀却带着劳碌的风霜,正是六年前于西夏战事中丧夫、得朝廷抚恤与秦王暗中接济才得以在汴梁安身立命的张门王氏。今日恰是学堂休沐,她便带着独子张德法出来摆摊补贴家用。

周遭几个熟悉的老主顾听了这童谣,先是觉得有趣哄笑,随即品味出其中那一点微妙的讥诮意味——那“偷油吃”胀破肚皮的“大老鼠”,那舔着胡子看似得意实则厨房一团糟的“花猫”… … 似乎都在影射着什么。众人笑声渐渐收敛,互相交换着心照不宣的眼神,却无人点破。

恰在此时,那队巡街衙役走了过来。班头也听到了童谣,脚步微微一顿,目光扫过那男童,又看向正忙碌着给客人切囊饼的王氏。他认得这母子二人,知其乃是军烈属,平日里颇受街坊照顾。

王氏见官差到来,连忙放下活计,擦了擦手,脸上堆起惯常的、带着几分敬畏的笑容:“刘班头,您巡街辛苦!刚出炉的囊饼,您几位尝尝?”

那刘班头却摆了摆手,没有接饼,反而凑近半步,压低了声音,语气带着几分罕见的关切与警告:“张家娘子,近来… … 生意可好?”

王氏一愣,忙道:“托官府的福,还过得去。”

刘班头目光瞥了一眼还在兀自哼歌的张小郎,声音压得更低,几乎如同耳语:“娘子是明白人… … 近来汴梁城里,看着是热闹了,可… … 这水底下,旋涡多着呢。管好家里的小郎君,有些话… … 有些调调… … 可不能在外头胡乱唱念,免得… … 惹祸上身啊!”

王氏脸色瞬间白了白,她何等聪慧,立刻听出了弦外之音,连忙点头:“是是是!多谢班头提点!小孩子家胡诌的,我回头一定好好管教!”说着,赶紧转身拉过儿子,低声斥道:“法儿!莫要胡唱!快帮娘收碗!”

刘班头见状,微微颔首,又似无意地补充了一句,声音轻得几乎被风吹散:“眼下… … 还好是赵府尹当家… … 他老人家… … 念旧… … 心肠软… … 若是换了别个… … 唉… … 只怕就没这般好相与了… … 娘子好自为之。”

言罢,他不再多言,领着衙役继续向前巡去。留下王氏站在原地,手心冰凉,一阵后怕。她自然听懂了那未尽的深意——如今的开封府尹赵德安,乃是秦王陈太初的大舅哥,念着旧情与香火,对市井小民尚有几分回护之心,手段也相对宽和。若换了秦桧那般心狠手辣、热衷罗织罪名之人当政,只怕这无心童谣,就足以让她们母子陷入囹圄之灾!这看似太平的街市,实则暗藏杀机!

与此同时,汴梁城东南隅,大宋最高学府——太学之内。

激烈的辩论声正从明伦堂中传出,与市井的喧嚣截然不同,这里涌动的是思想的碰撞与交锋。

数十名太学生青衣博带,或坐或立,围绕“近日朝局变革与《四海论》之得失”争得面红耳赤。

一方学生慷慨激昂:“秦桧奸党倒台,贪腐遭严惩,海禁重开,百业复苏!此乃陛下圣明独断,拨乱反正!足证圣天子在位,自有雷霆手段,何须那《四海论》所言‘分权制衡’之赘述?君臣父子,纲常有序,此乃天地正理!权若分置,令出多门,国将不国!”

另一方学生立刻反驳,言辞却颇为谨慎,并不直接否定君权,而是巧妙援引现实:“兄台此言差矣!圣天子自是明察秋毫。然,若非此前权奸蒙蔽圣听,贪腐横行,又何以致使工部巨亏、边军欠饷、流民百万?《四海论》或有激进之处,然其‘依法治贪’、‘监察独立’之论,岂非正可弥补人治之疏漏?前车之鉴未远,我等岂能重蹈覆辙?”

又有学生接口,语气沉痛:“如今朝堂虽清算秦党,然制度未变!仅靠陛下天威与新任官员之操守,能保几年清明?若制度不改,难保日后不再出张桧、李桧!《四海论》所倡,非为削君权,实为固国本,保社稷长治久安耳!”

支持君权至上的学生愤然道:“尔等岂非暗倡秦王之说?此乃…”

“非也!”立刻有人打断,“吾等所论,乃天下公器!秦王之说,亦为一家之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有何不可?莫非只因言出秦王,便因噎废食,对其所有主张一概摒弃?此非士人所为!”

辩论激烈异常,却始终围绕着“制度”、“法治”、“贪腐”等具体问题,无人敢公然质疑皇权本身,但那股要求变革、渴望建立一种更稳定、更少依赖于个人道德的制度性保障的思潮,已然在年轻士子心中悄然生根发芽,并与陈太初那远在海外的身影,产生了某种隐秘的共鸣。

堂外秋风掠过参天古柏,发出阵阵松涛之声,仿佛在为这场关乎帝国未来的思想交锋,奏响深沉而未知的序曲。

汴梁城,就在这表面复苏、内里暗潮汹涌的诡异平衡中,小心翼翼地维系着它的繁华旧梦。每个人都在观望,等待着那最终必将到来的… … 变局。

喜欢宋朝的脊梁请大家收藏:(m.xunmishuwu.com)宋朝的脊梁寻觅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斗罗大陆II绝世唐门半扇孤阙歌红楼公子琏即鹿徒儿已成年,师娘别乱动!重生之春晓放怪物一条生路不行吗渣爹做梦都想抢妈咪农女医妃富甲天下植灵女王升级记三国:吾乃西凉统帅人在创骑:开局奈克斯特形态我在仙界富甲一方开局十亿红蚁道兵,给爷整麻了仙渔之路穿越后,我和夫君一起重生了善终绝世花妖:神帝爱宠第一宠婚:老公,坏坏坏!小妻吻上瘾
经典收藏影视:开局奖励二十万重骑兵大唐静等李二杀兄异世科技帝皇超神狂兵曹操赤壁失利,我来救场统一华夏大国无疆假太监:开局撞破皇帝女儿身凤逆天下北月篇军团长的故事大明英雄之征战四海N道贩子康采恩谋晋续命大明朝红楼襄王我在秦朝当二世皇帝你跟本皇子提分手,取消婚约你哭啥?极品小夫君南宋弃子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大秦:始皇嫡子,诸天升级成神
最近更新明朝的名义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英烈传奇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靖康前夜:帝业重光云起惊鸿客大周第一婿大明辽国公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道藏辑要大宋伏魔司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水浒之往事随风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
宋朝的脊梁 一个老学究 - 宋朝的脊梁txt下载 - 宋朝的脊梁最新章节 - 宋朝的脊梁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