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中介的那些人

偏爱晚风的玄鸟

首页 >> 黑中介的那些人 >> 黑中介的那些人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离婚你提的,夫人走了哭什么夫人她马甲又轰动全城了乔念叶妄川病弱真千金一吐血,全网都飙泪了结婚两年未见面,军医老公回来了状元郎黑化后,落魄世子总想逃住家保姆藏孕肚去随军,凝脂美人撩翻军爷完美世界之开局便是准仙帝满级大佬在诡异世界乘风破浪涅盘重生:凤飞九天倾天下
黑中介的那些人 偏爱晚风的玄鸟 - 黑中介的那些人全文阅读 - 黑中介的那些人txt下载 - 黑中介的那些人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216章 阿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阿榆盯着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用工信息,指尖在键盘上敲得飞快。办公室里弥漫着速溶咖啡和打印纸的混合气味,墙上的电子钟跳成下午三点,他已经连续处理了七个小时的简历筛选。

“天岂人力” 四个鎏金大字在前台闪闪发亮,但阿榆总觉得那光芒照不进自己这格子间。三年了,从最初对着条文发愣的新人,到现在能闭着眼睛报出二十个工业园区的招工需求,他自认摸到了人力资源中介的门道。

“榆哥,302 厂那边又来催了,说这批普工的体检报告怎么还没齐?” 阿丰捧着文件夹站在桌旁,额头上沁着薄汗。

阿榆头也没抬:“让他们等着,昨天才面试完的人,今天就想入职?告诉王主管,按合同走流程,急着投产就让他加钱走加急通道。”

阿丰嗫嚅着走了,阿榆却停下了手上的活。他望着窗外,对面写字楼的玻璃幕墙反射着刺眼的阳光,那里盘踞着几家头部人力公司的区域总部。他总觉得自己和那些西装革履的总监们只差一件定制西装,就像他三年前刚入职时想的那样 —— 换身行头,就能像老板阿卿那样谈笑间敲定百万级的用工合同。

阿卿今天又开着他的黑色帕萨特出去了,车屁股上还沾着上周去邻市工厂考察的泥点。阿榆见过他在酒桌上把包工头灌得酩酊大醉,转天就能让对方把原本给别家的订单拱手送来。这种本事,他曾以为不过是酒量好、脸皮厚,直到上个月自己试着跟进一个电子厂的大单。

那家厂子急招五十名组装工,给出的佣金比市场价高两成。阿榆熬了三个通宵做方案,把对方的生产周期、薪资结构、甚至食堂菜谱都摸得一清二楚。他觉得自己已经 “知道” 了所有关键信息,信心满满地去谈判,结果刚报出预估到岗时间,就被厂长一句话堵了回来:“小同志,你这方案是按教科书编的吧?知道我们车间是两班倒,就该明白夜班补贴要单独列项。”

那天回来的路上,阿榆把方案揉成一团塞进垃圾桶。他第一次意识到,自己以为的 “知道”,不过是把招聘流程倒背如流,而阿卿能在酒桌上跟厂长称兄道弟,靠的是能从对方夹菜的手势里看出真实的用工缺口,这才是“悟道” 的门槛。

办公室突然骚动起来,销售部的李姐踩着高跟鞋冲进来,手里挥舞着一份合同:“搞定了!开发区那个汽车配件厂,两百个名额全给我们了!”

众人纷纷起哄,阿榆却注意到李姐发红的眼角。上周她为了抢这个单子,连续三天守在客户厂门口,连对方老板母亲的生日都打听清楚,最后靠一箱定制的寿桃礼盒敲开了门。这种近乎偏执的专注,是阿榆在熬夜做报表时从未体会过的。

他想起自己刚入职时,阿卿说过的话:“做中介就像走钢丝,一边是求职者的生计,一边是企业的成本,中间那根绳就是你的本事。” 当时他只当是句鸡汤,直到上个月有个农民工因为工资拖欠找到公司,他才明白那根绳有多磨人 —— 协调企业、安抚工人、跑劳动监察大队,最后嗓子哑了一周才把事情摆平,到手的佣金还不够垫付的打车费。

“小榆,这份离职证明帮我盖个章。” 王大姐把文件推过来,打断了他的思绪。上面的名字是刚离职的实习生,据说要回家乡开个劳务中介,“他说看我们做得挺容易,自己也想试试。”

阿榆握着公章的手顿了顿。去年也有个同事辞职单干,租了个民房当办公室,印了花哨的宣传册,结果三个月就关门了 —— 要么是招不到人被企业索赔,要么是招来人留不住被工人堵门。那些看似简单的招聘话术、风险评估表、应急方案,背后都是无数次碰壁摔出来的经验,可外行人总觉得换个招牌就能照猫画虎。

傍晚的例会,阿卿罕见地发了火。起因是竞争对手用低于成本价抢走了一个长期合作的电子厂,“他们以为把价格压到地板价就能赢?” 阿卿把保温杯重重墩在桌上,“三个月后你们看着,要么是克扣工人工资,要么是给企业送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混子,这行的不可能三角谁也破不了 —— 想低门槛入行,又想高收益,还想不挨骂,做梦!”

阿榆坐在底下,忽然想起自己抽屉里那份藏了半年的创业计划书。上面列着密密麻麻的盈利模式:工厂返佣、求职者体检抽成、企业培训增值服务…… 每一条都看似天衣无缝,就像他曾经以为知道了所有棋谱就能赢棋,却忘了真正的棋手从来不是按谱落子。

散会后,他留在办公室整理文件,发现阿卿的电脑没关,屏幕上是一份标着红色批注的报表,详细记录着每个客户的性格弱点、每个岗位的流失率规律、甚至不同季节的招工难度系数。那些用不同颜色标注的折线图,像一张精密的神经网络,把他平时忽略的琐碎信息串联成了方法论。

窗外的霓虹灯次第亮起,照亮了写字楼下方聚集的人群。他们背着蛇皮袋,举着写着 “普工”“电工” 的纸牌,眼神里满是对生计的渴望。阿榆忽然明白,自己三年来引以为傲的 “知道”,不过是认识了棋盘上的棋子;而阿卿那些看似随意的决策背后,是对整个棋局的预判 —— 这才是从 “悟道” 到 “行道” 的鸿沟,比他想象的还要深不见底。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大学同学发来的消息,说自己开的中介公司倒闭了,想回天岂找份工作。阿榆盯着屏幕,迟迟没有回复。他想起自己刚入职时,总觉得阿卿的成功不过是运气好,直到亲眼看见那些深夜亮着的灯、磨破的皮鞋、谈判桌上强装的笑脸,才明白所谓的 “行道”,是把每个 “知道” 的碎片,在无数个挫败里熬成体系,再用日复一日的专注去守住它。

走廊里传来脚步声,阿卿拿着公文包走过来,看到他还在加班,随口说了句:“别总想着一步登天,把眼前的每个求职者安置好,比啥都强。”

阿榆点点头,关掉了电脑屏幕上的创业计划书。窗外的人群渐渐散去,路灯在地上拉出长长的影子。他忽然觉得,自己或许还没到 “悟道” 的阶段,但至少看清了脚下的路 —— 那些被忽略的细节、熬不过的专注、跨不过的思维差距,从来都不是换件衣服就能解决的问题。

人力资源这行的水,比他三年来以为的要深得多。而所谓的顶峰,或许从来不是当老板的风光,而是能在知道、悟道、行道的漫漫长路上,一步一步走得扎实。

清晨七点半,阿榆推开办公室门时,皮特哥的工位已经亮着灯。主管的黑色西装搭在椅背上,领口处还沾着昨晚的红酒渍,桌上的马克杯里泡着第五袋胖大海,水面浮着一层浑浊的泡沫。

“帮我把这份跨部门协调单送到行政部,让他们九点前务必盖章。” 皮特哥头也没抬,手指在笔记本电脑上快速滑动,屏幕分着四个窗口 —— 左侧是研发部的系统测试报告,中间是客户的用工需求表,右侧悬浮着三个待接入的视频会议请求,最底下的聊天框还在不断弹出生产部的催单消息。

阿榆接过那张打印着密密麻麻修订痕迹的 A4 纸,注意到边缘处有圈淡淡的咖啡渍,像是被人攥了太久。他记得上周部门例会,皮特哥刚宣布要上线新的用工匹配系统,当时研发部的张工拍着胸脯保证两周搞定,现在才过五天,进度表上的红色警告已经标红了三项。

“皮特,不是我卡进度,” 电梯里恰好碰到张工,对方看到阿榆手里的协调单,立刻皱起眉头,“你们业务部昨天才提的需求变更,数据库架构得重搭,这不是变戏法!”

阿榆刚想替皮特哥解释,手机突然震动,是皮特哥发来的消息:“告诉张工,我把客户那边的优先级排期表发他邮箱了,第三季度的三个大单都押在这套系统上,让他找两个实习生通宵赶工,加班费我来批。”

他转述时,张工的脸色明显缓和了些。阿榆忽然想起昨天深夜路过研发部,透过玻璃门看到皮特哥正拿着白板笔演算什么,张工在一旁频频点头 —— 原来那些看似轻松的协调,背后是对业务优先级的精准判断,这比单纯催促 “快点做” 要复杂得多。

上午十点的部门联席会,皮特哥的手机在桌上震动个不停。市场部的人坚持要把新系统的宣传语改得更花哨,而法务部则拿着《数据安全法》逐字逐句挑毛病。“我们要的是能实时显示工人技能认证的系统,不是好看的电子传单。” 皮特哥把矿泉水瓶捏得变了形,“上周三给你们的需求说明书第 17 页写得很清楚,合作的电子厂有 ISo 认证要求,技能证书必须可追溯。”

他说着点开平板,调出带着时间戳的修订记录,每一条变更都标注着对应的客户反馈和政策依据。阿榆坐在底下,看着市场部经理涨红的脸,突然明白皮特哥抽屉里那些标着不同颜色的文件夹不是摆设 —— 那是把各部门的利益诉求翻译成共同语言的密码本,而自己以前总以为管理层的工作就是发号施令。

中午十二点,皮特哥刚扒了两口外卖,手机又响了。是开发区管委会的人打来的,说新引进的芯片厂需要一批持特种作业证的技术工,三天内必须到岗。“王科长您放心,我现在就联系长三角的劳务联盟。” 他边说边点开通讯录,手指在屏幕上跳跃如飞,挂断电话已经精准拨通了苏州、无锡、常州三家合作机构的电话。

阿榆看着他同时用免提应付三个地域的方言,时而用苏州话安抚对方 “茶水费不会少”,时而用常州话拍胸脯 “人到付款绝不拖欠”,最后还能用普通话跟旁边的助理交代:“把特种作业证的电子核验接口调出来,现在就对接。”

“皮特哥您这语言天赋可以啊。” 午休时阿榆递过去一杯热咖啡,注意到他右手虎口处有道浅浅的疤痕。

“去年在昆山跟一个包工头抢人,被啤酒瓶划的。” 皮特哥自嘲地笑笑,“那时候才知道,光会说普通话干不了这行。你得知道哪个地方的工人忌讳什么,哪个厂子的老板吃软还是吃硬,这些东西《人力资源管理》教材上可没写。”

下午的客户答谢会在城郊的温泉酒店举行。阿榆跟着皮特哥去见那个芯片厂的负责人,刚进包间就被浓重的烟酒味呛得皱眉。七个客户围着圆桌坐成一圈,皮特哥刚坐下就被轮番敬酒,他每次都先把酒杯倾斜 45 度,说句 “王总您随意,我干了”,然后仰头灌下去,喉结滚动的频率比桌上转盘转动的速度还快。

阿榆负责在旁边倒酒,看着皮特哥在酒过三巡后突然话锋一转:“张厂长,您要的高压电工我给您留了五个河南籍的,他们老家离厂区近,稳定性比跨省招来的强。” 说着从公文包里掏出打印好的简历,每个名字旁边都用红笔标着家庭住址到厂区的距离。

散场时已是凌晨一点,皮特哥在酒店门口扶着树吐了半天,西装裤膝盖处沾满了泥点。“把这个合同初稿发邮箱……” 他掏出手机想解锁,手指却在屏幕上乱晃,最后索性把手机塞给阿榆,“密码是你入职那天的日期,记得标红付款条件那三条。”

回到公司时,保安室的大爷正打着哈欠开闸。皮特哥瘫在会客区的沙发上,把西装外套垫在脑袋底下,叮嘱阿榆六点半叫醒他 —— 早上八点要主持研发部的系统内测会。阿榆看着他蜷缩的身影,忽然发现这个平时总穿着挺括衬衫的主管,此刻像个耗尽电量的机器人。

凌晨五点,阿榆去茶水间泡咖啡,发现皮特哥已经坐在工位上了。他眼下的黑眼圈深得像烟熏妆,正对着电脑修改一份《跨区域劳务协作应急预案》,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批注里,有一条写着:“当天气预警达到橙色时,需提前 48 小时调配本地备用工人,避免跨省交通中断影响到岗率。”

“醒了?” 皮特哥抬头时眼里布满血丝,“帮我把这份文件发给孙总,他今天飞广州谈校企合作,落地前要给他过目。”

阿榆接过文件时,指尖不小心碰到对方的手背,烫得像刚贴过暖宝宝。他忽然想起上周在卫生间听到两个实习生聊天,说皮特哥这种管理层 “每天就知道开会喝酒,钱来得太容易”。可现在看着那份标注着三十七个修订版本的应急预案,他终于明白那些看似轻松的酒局背后,是把地域差异、天气因素、政策变动都纳入考量的精密计算 —— 这哪是换件衣服就能学会的本事。

上午八点的会议,皮特哥准时出现在会议室,衬衫换成了干净的浅蓝色,只是袖口还沾着没洗干净的酒渍。他对着研发团队演示新系统的用工预测模型,当张工质疑数据准确性时,他立刻调出近三年的同期数据对比表:“你们看,每年梅雨季节后,电子厂的流失率会上升 17%,这个参数必须修正。”

阿榆坐在后排,看着皮特哥在白板上画着复杂的流程图,突然想起阿卿说过的 “不可能三角”。低门槛、高收益、少麻烦,在皮特哥这里变成了更残酷的现实:要统筹内部就得懂技术,要对接外部就得通人情,要保证收益就得扛住身体的透支。这哪里是管理,分明是在钢丝上玩杂耍。

散会后,孙总从广州发来视频通话,背景是机场的登机口。“皮特,校企合作那边要压价,你把去年的学生留存率报告发过来。” 屏幕里的老板穿着熨帖的西装,语气平静得像是在说天气,“另外,城西那个劳务市场的拆迁补偿谈得怎么样了?下周我回来要结果。”

皮特哥刚汇报完工作,手机又响了,是生产部说新系统的打卡功能出了 bug。他一边听电话一边在笔记本上记录,笔尖在纸页上划出急促的沙沙声,像在跟时间赛跑。

阿榆路过主管办公室时,看到皮特哥正对着镜子扯领带。他两鬓的头发比上个月稀疏了些,额头上新增了几道竖纹,可眼神里的专注丝毫未减。窗外的阳光斜斜照进来,在他身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光影,像一幅描绘着生存压力的油画。

那一刻,阿榆忽然懂了阿卿没说出口的话。人力资源这行当,最可怕的不是体力上的累,而是思维维度的天堑—— 有人能看到招工需求,有人能预判用工风险,有人能整合跨区域资源,而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停留在填写入职表的层面。就像皮特哥手机屏保上的那句话:“能把简单做到极致,已经是绝大多数人的天花板。”

他回到自己的工位,翻开笔记本,在昨天写的 “创业计划” 旁边画了个问号。抽屉里的那份计划书还静静躺着,但此刻在他眼里,那些盈利模式突然变得像儿童涂鸦 —— 他连皮特哥处理的十分之一的复杂变量都没考虑过,又凭什么觉得换个老板的头衔就能破局?

走廊里传来皮特哥打电话的声音,依旧是那种语速飞快却条理清晰的语调:“…… 对,把安徽籍工人的保险方案单独列出来,他们那边的新农合报销比例跟江苏不一样……” 阿榆望着窗外穿梭的人流,忽然觉得自己之前追求的 “顶峰”,或许根本就不是某个职位,而是像皮特哥这样,在知道每块拼图的形状后,还能有把它们拼成完整图景的耐心与韧性。

这认知像杯刚沏好的浓茶,带着苦涩,却也透着清醒。

周五下午的项目复盘会,气氛像被暴雨浇过的柴火堆,闷得发不出火星。

皮特哥把芯片厂的用工报告摔在桌上,打印纸边缘被气流掀得簌簌作响。“系统上线延迟三天,导致五名电工未能按时到岗,按合同要扣掉 15% 的服务费。” 他的指关节叩在 “供应商响应速度” 那一栏,“但你们看这个。”

投影仪突然切换画面,显示着另一组数据:虽然到岗时间滞后,但这五名电工的技能评级均达到高级认证,比合同要求的中级标准高出两个等级。“王厂长今早打来电话,说这批人调试设备的效率比预期快 40%,申请把下季度的订单提前。” 皮特哥往后靠在椅背上,衬衫领口的扣子崩开一颗,“这就是 100 分的未完成 —— 看起来没达标,实则超额填补了缺口。”

阿榆攥着自己那份普工招聘报告,指腹把 “到岗率 82%” 那行字蹭得发毛。上周他负责的电子厂招工,明明比计划少招了 18 个人,却被生产主管投诉招来的人里有三个是色盲,根本做不了精密焊接。同样是没完成项目,皮特哥的 “未完成” 像块被包裹的金子,而他的则是块硌脚的石头。

散会后,阿丰凑过来:“榆哥,你说皮特哥是不是有啥秘诀?我看他每天喝酒应酬,项目照样能盘活。”

阿榆望着皮特哥办公室紧闭的门,想起昨天深夜看到的场景 —— 主管趴在桌上睡着了,笔记本电脑还亮着,屏幕上是用不同颜色标注的供应商评估表,每个名字后面都附着长达三页的合作风险分析,其中关于那家芯片厂的备注里,甚至列着厂长女儿在德国读机械工程的信息。

“你觉得他那身西装是换件衣服就能撑起来的?” 阿榆把报告塞进碎纸机,齿轮绞碎纸张的声音像在咀嚼某种真相,“有些人摔进火坑能踩着灰烬爬出来,有些人刚碰到火星就成了灰烬,这不是换个姿势能解决的事。”

阿丰显然没听进去,掏出手机刷着短视频,屏幕里穿西装的男主正对着老板拍桌子,下一秒就被提拔成总监。“你看这剧多带劲,咱们也不差啥啊。” 他戳着屏幕笑,“等我攒够客户资源,也开家中介公司,到时候……”

阿榆没接话。他想起上周去仓库盘点资料,在废弃档案柜里翻到皮特哥五年前的述职报告。泛黄的 A4 纸上,用蓝黑钢笔写着 “某汽车配件厂用工项目失败总结”,洋洋洒洒十二页,从区域用工习惯差异分析到应急方案漏洞修补,最后附着张手绘的改进流程图,边角处有圈晕开的咖啡渍,像滴凝固的血泪。

那天晚上,电子厂的王主管突然打来电话,语气比上次缓和了些:“小榆啊,你推荐的那批工人里,有个叫李建国的,虽然是初中文化,但看图纸特别准,能不能再找几个类似的?”

阿榆愣了愣,这个名字在简历库里毫不起眼,当初筛进去全凭直觉。他翻出原始档案,发现对方工作经历栏写着 “在家乡农机站修过五年拖拉机”,这行字被自己用红笔圈过,却没往深处想 —— 拖拉机电路原理和精密仪器确实有共通之处。

“这就是差距。” 皮特哥不知何时站在身后,手里捏着杯冷掉的茶,“你看到的是‘初中文化’,我看到的是‘五年机械维修经验’。不是你不行,是你还没练出把沙子里的金子挑出来的本事。” 他顿了顿,突然笑了,“就像看爽文,人人都觉得自己是逆袭的男主,可真让你去写那逆袭的细节,你连第一章都撑不下去。”

凌晨两点的办公室,阿榆抱着皮特哥那本《人力资源风险控制手册》啃得头疼。书里夹着张泛黄的便签,是用铅笔写的:“火坑十二种:政策变动坑、地域差异坑、技能造假坑、薪资纠纷坑…… 每种坑都得亲自摔进去,才能知道哪个角度落地最疼。” 便签边角画着个歪歪扭扭的笑脸,旁边标着日期 —— 正是五年前那个失败项目的结束日。

手机在桌角震动,是阿丰发来的消息,说自己找到个 “轻松月入过万” 的中介加盟项目。阿榆点开对方发来的宣传页,上面印着穿西装的年轻人和 “零门槛创业” 的大字,像极了超市货架上的速食面 —— 看起来热气腾腾,咬下去全是脱水蔬菜的渣子。

他忽然想起上周和皮特哥去见一个包工头。那人在饭桌上拍着胸脯说要挖走天岂的核心客户,皮特哥只是笑着倒酒,等对方醉醺醺地说出 “我只要把佣金压到五个点就能抢过来” 时,主管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后来阿榆才知道,那个包工头不知道的是,天岂给核心客户提供的增值服务里,光《工伤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就更新过十七个版本。

清晨六点,阿榆在茶水间碰到了刚晨跑回来的皮特哥。主管穿着运动服,额头上还挂着汗珠,和平时西装革履的样子判若两人。“看你灯亮了一夜。” 他拧开矿泉水瓶,“想明白了?”

“有点。” 阿榆望着窗外渐渐苏醒的城市,“就像有些人觉得演员台上那分钟的精彩,换件戏服自己也能演,却忘了人家台下摔断过多少根骨头。”

皮特哥笑出声:“我刚入行时,跟着老领导跑业务,看到他跟客户喝三杯酒就能谈成生意,觉得这活儿太简单。直到自己单干,才知道他每次喝酒前,都把客户的底细摸得比自家存折还清楚 —— 那三杯酒不是应酬,是给彼此台阶的暗号。”

上午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地板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条纹。阿榆翻开新的项目计划表,在 “风险预判” 那一栏多画了三个星号。他想起那些风靡网络的爽文剧情,突然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爱读 —— 毕竟承认 “别人行我未必行”,比幻想 “我上我也行” 要痛苦得多。

走廊里传来阿丰打电话的声音,兴奋地跟加盟总部确认签约细节。阿榆低头看着自己写的用工方案,在 “工人技能验证” 那项后面,添上了 “需同步核查过往工作单位设备型号” 的备注。这或许离皮特哥的 100 分还差着十万八千里,但至少,他开始明白那 100 分里藏着多少个摔进火坑又爬出来的深夜。

窗外的天空渐渐放晴,阿榆望着楼下穿梭的人群,突然觉得那些幻想一步登天的念头,就像孩童看到魔术师从帽子里变出鸽子,只羡慕那瞬间的惊艳,却看不到藏在袖子里的机关。而真正的行业高手,从来都不是在舞台上炫技的人,而是能在每个不起眼的细节里,埋下化险为夷的伏笔。

他把那份被批注得密密麻麻的方案放进文件夹,标签上写着 “第一版”。或许要经过无数次修改,才能接近皮特哥口中的 100 分,但此刻阿榆忽然觉得,这种脚踏实地的追赶,比幻想中的逆袭要踏实得多。毕竟,火坑从来不是用来跳的,是用来填平的。

喜欢黑中介的那些人请大家收藏:(m.xunmishuwu.com)黑中介的那些人寻觅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穿越后,我和夫君一起重生了红楼公子琏农女医妃富甲天下精灵之这届训练家不正常植灵女王升级记婚后独占爱妻超脑医王圣武星辰萌娃进村,山里野兽瑟瑟发抖史上最强炼气期(方羽唐小柔)三国:吾乃西凉统帅第一宠婚:老公,坏坏坏!开局一枚建城令绝世妖帝逍遥四公子离婚你提的,夫人走了哭什么领主太邪恶我在仙界富甲一方嫁恶夫天域苍穹
经典收藏穿越七零,末世大佬被宠成小娇妻穿到逃荒前,全村挨饿我嘎嘎长膘咒术回战:与灰暗天空划过彩虹综漫之专业挽回意难平晨昏集魔君的传说奥特同人之啥都写不出来我以邪棺镇百鬼尸骨琢脸红!宿主他又又又在作腰了!神启长生离婚后她带着俩娃狂撕前夫白月光穿成被炮灰的小可怜,我摆烂了精灵宝可梦与波导勇者的奇妙冒险为了活命我只好跟四目混了快穿之桃妖修行记我在全职法师捡属性盗墓之我专挖仙人墓清穿:贵妃又怀了不舔了!小师妹她跟七个大佬跑了
最近更新总裁请你善良你迎娶平妻,我改嫁太子你哭什么重生换娘亲,炮灰成了名门贵女渣雌从良,五位美惨强兽夫爱惨了惹火白莲女主抢气运,师姐不惯直接斩国民影帝暗恋我搬空家产,资本家小姐下乡嫁军官甜蜜隐婚:影后恃宠而娇乔总别傲了,易小姐改嫁生三胎了男寝炸了!入住的小魔王竟是女生小师妹成修真界团宠,全宗悔哭了春潮溺吻听懂毛绒绒心声,保姆成豪门团宠一日不见兮我养的蛙崽,旅行末世捡装备全是妖孽主角,你让我怎么当老大我在妖怪调查局上班摸鱼云间长生叹全家穿越,我在末世靠爸妈躺赢
黑中介的那些人 偏爱晚风的玄鸟 - 黑中介的那些人txt下载 - 黑中介的那些人最新章节 - 黑中介的那些人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