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完悦来客栈的失窃案后,包拯、公孙策和展昭回到开封府,还未来得及稍作歇息,又一桩离奇案件摆在了他们面前。
这日清晨,开封城内颇有名望的“育德书院”山长周明礼神色匆匆地赶到开封府报案。周明礼年逾花甲,两鬓斑白,平日里温文尔雅,此时却满脸焦虑,见到包拯便拱手道:“包大人,求您为书院主持公道啊!书院内珍藏的几本极为珍贵的古籍不翼而飞了,这些古籍乃是书院的瑰宝,价值难以估量。”
包拯闻言,微微皱眉,问道:“周山长,你且详细说说,这古籍是何时发现丢失的,丢失的古籍都有哪些,平日里这些古籍又是如何保管的?”
周明礼定了定神,说道:“包大人,这些古籍一直都珍藏在书院的藏书阁内,由专人负责看守。昨日傍晚,负责看守的夫子还检查过藏书阁,一切正常。今日清晨,夫子准备取书时,却发现藏书阁的门被撬开,那几本珍贵的古籍不见了踪影。丢失的古籍中,有一本是前朝大儒的手稿真迹,还有两本是孤本典籍,对学术研究意义重大。”
包拯当即带着公孙策和展昭前往育德书院。到了书院,只见藏书阁的门半掩着,锁被撬开,阁内书架上原本放置古籍的地方空了出来,周围有一些翻动的痕迹。展昭和公孙策立刻开始勘查现场,包拯则向周明礼以及负责看守藏书阁的夫子询问情况。
负责看守的夫子名叫陈清,年约五十,戴着一副老花镜,此时一脸愧疚和慌张。他说道:“包大人,小人昨日傍晚检查完藏书阁后,确定门窗都已锁好,钥匙也一直贴身保管,不知贼人是如何进入的。”
展昭在藏书阁内仔细搜索,他发现藏书阁的窗户虽然关着,但窗台上有一些细微的粉末,像是某种润滑剂的残留。展昭说道:“大人,看来贼人是用了润滑剂,使得窗户能在不破坏窗栓的情况下被打开,从而进入藏书阁。”
公孙策则在地上发现了一些细小的木屑,他小心地将木屑收集起来,说道:“大人,这些木屑看起来有些特别,不像是书院内桌椅的材质,我先收起来,回去检查一下。”
包拯命人将书院的师生们都召集起来,开始询问。一个年轻的学生说道:“大人,我昨日傍晚离开书院时,看到一个陌生的中年男子在书院附近徘徊,鬼鬼祟祟的。”
包拯问道:“你可还记得那男子的模样?”
学生想了想,说道:“大人,那男子大概四十来岁,中等身材,脸上有一道明显的疤痕,穿着一件灰色的粗布衣裳。”
这时,另一个夫子说道:“大人,我记得前些日子,有一个自称是书商的人来过书院,说是想收购一些古籍,当时我没在意,就打发他走了,会不会是他?”
包拯点了点头,说道:“展昭,你去城中打听一下,看是否能找到这个脸上有疤的陌生男子以及那个书商的下落。公孙先生,你回去检查那些木屑,看能否找到线索。”
展昭领命而去,他先是在书院附近的街道上询问路人,却没有什么收获。随后,他来到城中的书商聚集处,向那些书商打听消息。终于,一个书商说道:“客官,你说的那个脸上有疤的男子我好像见过。他叫刘三,平时不务正业,偶尔会倒卖一些古籍,不过最近几天没见着他了。听说他前几日和一个外地来的书商走得很近,那书商好像叫钱富。”
展昭又问了一些关于钱富的特征,便回到育德书院,将这个消息告诉包拯。包拯说道:“不管怎样,我们都要继续查下去。展昭,你再去详细调查一下这个钱富的情况,看能否找到更多线索。公孙先生,你那边木屑的检查有什么新发现吗?”
公孙策说道:“大人,我检查了那些木屑,发现是一种比较名贵的檀木,这种檀木一般用来制作高档的书架或者箱子。而且,我在木屑上还发现了一些胶水的痕迹,说明这些木屑可能是从某个用檀木制作的物品上脱落下来的。”
包拯接过木屑,仔细看了看后说道:“公孙先生,你去查一下城中使用这种檀木制作物品的店铺,看是否能找到线索。也许这起古籍失窃案和这些地方有关。”
展昭再次开始调查钱富的情况,他通过在城中的各个角落打听,得知钱富住在城外的一家客栈里。展昭顺着这条线索,找到了那家客栈。
展昭在客栈附近观察了一会儿,果然看到钱富和刘三在房间里鬼鬼祟祟地交谈着。展昭示意衙役们做好准备,然后走上前去。钱富和刘三见展昭等人靠近,脸色一变,想要带着东西逃跑,但被衙役们迅速拦住。展昭在他们的房间里发现了几本古籍,经过周明礼和陈清辨认,正是书院丢失的那几本。
展昭将钱富和刘三带回育德书院,交给包拯。包拯和公孙策看着这些古籍,开始分析起来。公孙策说道:“大人,从这些线索来看,这个钱富和刘三很可能是勾结在一起,刘三负责踩点和望风,钱富则利用他书商的身份,用润滑剂打开藏书阁的窗户,偷走古籍。那些檀木木屑,可能是他们用来装古籍的箱子上脱落下来的。”
包拯点了点头,说道:“先审问他们,看他们是否承认罪行。”
钱富和刘三被带到包拯面前时,一开始还百般抵赖。钱富说道:“大人,这些古籍是我们在别处收购来的,与书院的失窃案无关。”
刘三也说道:“是啊,大人,我们可没偷书院的东西。”
包拯严肃地说道:“证据确凿,你们还想狡辩?这些古籍上都有育德书院的特殊印记,而且在藏书阁发现的润滑剂痕迹、檀木木屑都与你们有关,还有人看到你们在书院附近鬼鬼祟祟。”
这时,公孙策拿出那些檀木木屑,说道:“你看这些木屑,是名贵的檀木,和你房间里用来装古籍的箱子材质一致,而且上面还有胶水痕迹,分明是从箱子上脱落下来的。你们还有何话说?”
钱富和刘三听了公孙策的话,脸色变得煞白,知道无法抵赖,只好承认了罪行。
原来,钱富得知育德书院藏有珍贵古籍后,便打起了主意。他勾结了刘三,让刘三在书院附近踩点,寻找机会。刘三发现藏书阁的看守情况后,告知了钱富。钱富准备了润滑剂,趁着夜色,从窗户进入藏书阁,偷走了古籍。他们用檀木箱子装古籍,就是为了防止古籍受损,没想到却留下了线索。
包拯怒喝道:“你们为了私利,盗窃书院古籍,破坏学术传承,实在是罪大恶极。此案真相大白,你们必将受到严惩,以儆效尤。”
处理完这起书院古籍的离奇失踪案后,包拯、公孙策和展昭走在回开封府的路上。月色如水,洒在开封城的街道上。包拯看着这宁静却又暗流涌动的城市,说道:“知识和文化是国家的瑰宝,不容侵犯。我们不仅要维护百姓的安危,也要守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唯有如此,方能让开封城真正成为一方乐土。”
公孙策和展昭听了包拯的话,都深以为然,三人步伐坚定地向着开封府走去,心中充满了对维护正义和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准备迎接未来更多的挑战。(本章完)
《新少年包青天》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寻觅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寻觅书屋!
喜欢新少年包青天请大家收藏:(m.xunmishuwu.com)新少年包青天寻觅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