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辽国公

空樱

首页 >> 大明辽国公 >> 大明辽国公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亮剑之保家卫国神武太医俏女帝在下潘凤,字无双覆汉极品太子爷唐人的餐桌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三国:再现汉之辉煌明末造反专业户穿越之嫡女太嚣张
大明辽国公 空樱 - 大明辽国公全文阅读 - 大明辽国公txt下载 - 大明辽国公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651章 查漏补缺,杜绝后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陈园将田册收好,端起茶盏抿了一口,话锋一转:“对了国公爷,还有件事想请教——辽东新学办得有声有色,听说那边的先生既教算学格物,又懂农桑技艺,山东这边也想推新学,只是缺些得力的教师。不知辽东那边何时能分拨些人手过来?”

常孤雏指尖在案上轻轻点着,沉吟道:“新学教师确实紧俏,辽东本地的学堂刚铺开,先生们个个都带着三四个班,实在抽不开身。”

他抬眼看向陈园,语气诚恳,“不是不给山东支援,实在是师资池子里的水就这么深,一下子舀太多,两边都会见底。”

陈园脸上掠过一丝急色:“可山东这边士子们都盼着新学呢,要是迟迟开不了课,怕是要寒了人心。”

“急不得。”常孤雏摆了摆手,“教育这事儿,最忌求快。你想想,辽东新学推了三年,才慢慢理顺——先从县城试点,先生带着学生在田埂上教农科,在工坊里讲机械,百姓看在眼里,才慢慢信了这新学有用。”

他端起茶盏,雾气模糊了眉眼:“山东若要推,不如也先找两个县试试水,从辽东先调三五个有经验的先生带带本地的后生,等本地先生跟着学出模样了,再往其他县铺。一步一步来,看似慢,实则稳。”

陈园摩挲着茶盏边缘,若有所思:“国公爷是说,先扎稳根,再抽枝?”

“正是。”常孤雏颔首,“新学改的不只是课本,是百姓的老观念。你要是一下子在全省铺开,先生没备好,教材没理顺,百姓看着新鲜凑个热闹,过阵子觉得不实用,反倒会说新学是花架子。倒不如慢慢来,让第一批学新学的孩子先靠着算学算清了田亩账,靠着格物造出了省力的农具,旁人看了眼热,自然就信了,那时再推,事半功倍。”

陈园听完,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听国公爷这么一说,倒是我太心急了。那就按您说的,先找两个试点县,麻烦辽东先派几位先生过来打个样?”

“这好办。”常孤雏笑了笑,“我回去就挑三个擅长农科和算学的先生,月底让他们动身。你这边先把试点学堂的屋子拾掇好,别让先生们来了没地方落脚。”

陈园连忙应下:“放心,这就去安排!”

常孤雏在山东的这半个月,几乎脚不沾地。

白天跟着陈园跑遍了试点的几个县镇,钻进田间看新学农科的实操课怎么安排,蹲在工坊里琢磨格物课的器械该怎么配才实用;晚上就在府衙的油灯下,对着山东的户籍册和土地账册,一笔一笔帮陈园理清楚——哪些农户适合优先参与新学试点,哪些村落的土地丈量该重新核校,连算学课怎么结合当地赋税让百姓听得懂,都掰开揉碎了讲。

陈园跟着他跑了几趟,原本心里一团乱麻的新政章程,渐渐有了清晰的脉络。

比如农科课不该只讲书本,得让先生带着农户在自家田里实操,播下的种子怎么算发芽率、结出的粮食怎么估产量,用算学算明白这些,农户才肯信新学有用;格物课也不用急着弄复杂的器械,先从修农具开始,教大家怎么用简单的杠杆原理改锄头、修水车,实实在在省力了,百姓自然愿意学。

临走前,常孤雏把整理好的厚厚一叠笔记交给陈园,里面记着每个试点村的特点、该侧重的课程、可能遇到的麻烦和应对法子,连哪个村的老工匠能请来当格物课助教都标得清清楚楚。

陈园翻着笔记,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批注,心里透亮了不少,总算明白新政不是喊口号,是要贴着地面一步一步走的。

“这半个月真是没白麻烦你,”陈园握着常孤雏的手,语气里满是感激,“以前总觉得新政推着难,现在照你说的法子走,心里踏实多了。”

常孤雏笑了笑:“法子都是试出来的,你照着走,遇到坎儿再传信给我,咱们再慢慢调。”

他拍了拍陈园的肩膀,转身踏上回程的路,身后的山东地界,新政的种子已悄悄扎下了根。

府衙里,陈园翻着最新报上来的农户反馈册,见上面密密麻麻记着“新改的水车省了三成力气”“算学课帮俺算清了田租账”,嘴角忍不住扬起。

他想起常孤雏临走时说的话:“新政就像种庄稼,得顺着节气来,太急了会蔫,太松了会荒。”

如今看来,确实如此。

先前推行时,只想着一股脑铺开,结果农具改良没考虑山地和平原的区别,算学课用的例题全是江南的水稻账,山东农户看得一头雾水,怨声渐起。

亏得常孤雏带着人逐村走访,把水车改得能适应坡地,算学题换成了小麦、高粱的收成账,还拉着老农户一起琢磨步骤,这才慢慢顺了过来。

“大人,您看这份补漏清单。”属官递上文书,上面列着补好的漏洞:漏报的荒地重新登记、错配的农具连夜调换、含糊的赋税算法细化到每亩地……陈园越看越点头,叹道:“还好补得及时,不然真等民怨积起来,再想挽回就难了。”

窗外,几个农户正围着新改良的播种机议论,脸上带着笑意。

陈园望着这一幕,心里踏实了——新政的好,终究得让百姓真真切切尝到,才算没辜负那份初心。

应天府的宫墙在暮色里泛着青灰色的光,太子朱标的书房还亮着灯。

案上堆叠着各地送来的奏报,最上面那本牛皮纸封皮的册子,来自山东,封皮上写着“新政推行补正与成效奏报”,落款是陈园。

朱标拿起奏报时,指尖触到纸页上凹凸的墨迹,能感觉到书写者的认真。

他翻开第一页,陈园的字迹工整有力,开篇就直入正题:“自常孤雏大人赴鲁指导新政三月有余,山东各州县推行之农科改良、算学普及二事,已显实效……”

奏报里没说太多虚话,全是实打实的记录。

农科改良那块,附了张对比表:未改良的旧式水车,十户人家抽一天水,才能浇完两亩地;按常孤雏指导的法子改了齿轮比例后,三户人家用一台改良水车,半天就能浇完五亩地。

下面还盖着七个县的官印,证明数据属实。

算学课的成效更具体。

陈园在奏报里写,以前农户交租时总被地主的糊涂账糊弄,十户里有八户说不清自己该得多少粮。

如今学了常孤雏编的“农家算学”,村里的老秀才带着村民算账,连七岁的孩童都能算出“一亩地收三石麦,交一石租,还剩多少”。

附页上贴着几张照片,一群穿着补丁衣裳的农户围着黑板,在常孤雏写的算术题下面画对勾,脸上是藏不住的笑。

最让朱标在意的,是陈园专门写的“补漏篇”。

里面细数了常孤雏发现的漏洞:有个县把给山地农户配的犁,全发成了平原用的轻便犁,根本用不了;还有学堂的算学课本,印的全是南方的水稻账,北方农户看不懂,常孤雏让人重印时,换成了高粱、谷子的算法,还加了插图。

“……常大人每日带幕僚走村串户,遇着错漏便记在册子上,当晚就召集县吏连夜改。

有次为了调换一批不合适的农具,他亲自跟着马车跑了三个县,回来时鞋上全是泥,却笑着说‘漏补得快,百姓的怨声就少得快’。”

朱标读到这里,指尖在纸页上顿了顿。

他太了解常孤雏这股劲儿了——看着温和,实则认死理,见不得百姓受委屈。

当年在南京,两人一起处理过灾荒赈济,常孤雏抱着账本核对发放名单,连一个名字写错的都要追根究底,说“多一分错,就可能少一户人家的救命粮”。

奏报最后,陈园附了张万民伞的情况。

说是山东百姓自发做的,伞面上绣着“政通人和”四个大字,送伞那天,常孤雏推着不肯收,百姓们就举着伞跟在他身后走了三里地,说“这伞不是送官的,是送心里装着咱的人”。

朱标合上奏报时,窗外正好传来打更人敲梆子的声音,两下,是二更天了。

他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宫墙外沉沉的夜色,想起父亲朱元璋常说的话:“治天下就像给百姓盖房子,梁要正,瓦要实,漏了一块就得赶紧补,不然下雨时,屋里的人可要遭殃。”

常孤雏在山东做的,就是补瓦的活计。

没喊什么响亮的口号,就一门心思把新政里硌脚的石头挪开,把漏雨的缝隙堵上。

这样的人,办的这样的事,才是朝廷最该倚重的根基。

他拿起朱笔,在奏报的空白处写下批语:“所奏详实,成效显着。常孤雏于细微处补漏,于实处见功,当为百官之范。着令各州县传阅此奏,凡推行新政者,皆以‘细’字为先,勿使利民之策,成扰民之由。”

批完,他让人把奏报送到吏部,叮嘱道:“把这份奏报抄录百份,下发到各省巡抚手里。告诉他们,新政好不好,不是看写了多少条文,是看百姓是不是真的得了便益,地里的粮是不是真的多了,手里的账是不是真的清了。”

夜风从窗缝钻进来,带着些微凉意。

朱标拢了拢衣襟,心里却很暖。

有常孤雏这样的人在地方上扎扎实实干着事,有陈园这样的人认真记录着每一分成效,这天下的根基,才能像山东那改良的水车一样,稳稳当当,转得越来越顺。

而那份来自山东的奏报,就像一粒饱满的种子,很快会在更多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让更多为官者明白,百姓要的从来不是虚空的承诺,而是弯腰能捡起的麦穗,是算得清的账单,是踏踏实实的日子。

喜欢大明辽国公请大家收藏:(m.xunmishuwu.com)大明辽国公寻觅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我有无数神剑震世狂龙善终又逢君超绝萌爸徒儿已成年,师娘别乱动!九天剑主重生之长姐有毒权力巅峰:从借调市纪委开始最美不过小时光魔眼小神医太平客栈逍遥四公子武破九天玄武战神洪荒:这个通天苟出天际超脑医王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圣武星辰莫愁的逆袭人生
经典收藏大秦:始皇嫡子,诸天升级成神邪妃来袭,帝君的蛮妻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星辰恋三千愁先婚厚爱浮世烟云影视:开局奖励二十万重骑兵明末榆林小衙内从我是特种兵开始阅读变强人在大明当喷子,气坏朝臣离经叛道小穿女汉末毒士红楼襄王满门忠烈,不如我咸鱼败家野蛮娇妻:残王的特工宠妃秦世风云录红楼锦绣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农女大当家
最近更新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北宋第一狠人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水浒之往事随风岂独无故万浪孤舟,沧海一粟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笔架叉将军穿越之原始之路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史上最强县令衣冠谋冢
大明辽国公 空樱 - 大明辽国公txt下载 - 大明辽国公最新章节 - 大明辽国公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