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胜寒快步走进旅指挥部时,雨水正顺着他的帽檐往下淌。指挥部里气氛凝重,炭火盆噼啪作响,墙上那张巨大的军事地图前已经站了好几个人。
“胜寒,你来得正好。”陈征没有回头,手指点在地图上,“常超判断山本特工队已经潜入根据地,目标很可能是这里,或者兵工厂。”
高胜寒走到地图前,目光锐利如鹰。他看到常超用红笔标出的渗透路线,那条曲折的线路如同毒蛇,正悄然逼近根据地的心脏。
“他们选了个好天气。”高胜寒声音冷静,“这场雨会掩盖很多痕迹。”
“你的‘利刃’准备好了吗?”陈征转身,直视着他的眼睛。
高胜寒点头:“全员待命。旅长,我建议立即启动‘铁壁’预案。”
所谓的“铁壁”预案,是高胜寒这半年来的心血结晶——一套专门针对特种渗透的立体防御体系。自从山本特工队多次得手后,他就一直在研究如何防范这种神出鬼没的袭击。
陈征毫不犹豫:“批准。从现在起,指挥部和兵工厂的防卫由你全权负责。”
高胜寒立即进入状态。他首先转向常超:“老常,我要你加强无线电监测,特别是对异常静电信号的监听。山本很可能会使用短距离通讯设备。”
常超会意:“明白,我这就去布置。”
“侦察营!”高胜寒的目光转向营长赵铁柱,“立即派出精干小组,沿黑松林至旅部一线进行逆向侦察。特别注意寻找不寻常的脚印、丢弃的杂物,甚至是尿迹。”
“是!”
高胜寒最后对陈征说:“旅长,我建议指挥部立即转移到备用指挥所。这里太显眼了。”
陈征却摇头:“我不能走。我一走,就等于告诉山本我们发现了他们。这场较量,我要在这里做个了断。”
高胜寒还想劝说,但看到陈征坚定的眼神,知道再劝无用:“那请您务必待在加固过的掩体内。”
离开指挥部,高胜寒立即召集“利刃”特战分队。这支队伍已经从他伤愈归队时的三十多人发展到近百人,都是各部队选拔出来的精英。
在特战分队驻地,高胜寒站在雨中,看着面前这支精锐之师。
“同志们,老对手山本又来了。”他的开场白简单直接,“这次,我们要让他有来无回!”
队员们眼神炽热,他们中不少人都与山本特工队有过交手,心中憋着一股火。
高胜寒开始布置任务:
“一排,负责指挥部外围警戒。在半径五百米内设立三道警戒线,明哨、暗哨结合,每两小时更换口令。”
“二排,在兵工厂周边布设诡雷和陷阱。我要让那里变成死亡迷宫。”
“三排,作为机动分队,随时准备支援。”
他特别叫来狙击组长王神枪:“带你的人占据制高点。不要轻易开枪,一旦开枪,务必一击毙命。”
王神枪默默点头,这个沉默的猎人最懂得等待的艺术。
布置完大体任务,高胜寒又带着各组长实地勘察。雨中的根据地显得格外宁静,但在这宁静之下,杀机四伏。
在指挥部西侧的小树林里,高胜寒停下脚步:“这里,布置连环弩。”
在北面的断崖下,他指示:“崖顶布置滚石,崖下埋设地雷。”
就连通往指挥部的小路上,他也让人巧妙布下几乎看不见的绊索。
“记住,”高胜寒对队员们说,“山本不是普通的敌人。他熟悉我们的战术,了解我们的思维。所以,我们要比他多想一步。”
傍晚时分,侦察营带回重要情报:在黑松林深处发现一个临时营地,有近期活动痕迹,还找到了一枚日式手雷的保险销。
“他们确实来了。”高胜寒看着这些物证,眼神冰冷,“而且已经距离我们很近了。”
夜幕降临,雨势渐小。整个防御体系已经部署完毕,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静静等待着猎物上门。
高胜寒登上指挥部旁边的了望塔,透过夜视望远镜观察着四周。雨水模糊了视线,但每一个可疑的阴影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队长,你去休息会儿吧。”队员劝道,“有我们盯着。”
高胜寒摇头:“这一仗,我要亲自会会山本。”
他想起牺牲的老队长,想起那些倒在特工队枪下的战友,拳头不自觉地握紧。
深夜十一点,雨完全停了。月光偶尔从云缝中洒下,在湿漉漉的山林间投下斑驳的光影。
突然,东南方向传来一声轻微的树枝断裂声。
高胜寒立即举起望远镜,但什么也没看到。
“可能是野兽。”哨兵低声道。
高胜寒却摇头:“太规律了。传令下去,一级戒备。”
整个防御网瞬间绷紧。暗处的枪口微微调整角度,狙击手的手指轻轻搭上扳机,埋伏在陷阱旁的战士屏住了呼吸。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山林重归寂静。但每个人都感觉到,危险正在逼近。
凌晨两点,最外围的暗哨发回信号:发现可疑人影!
高胜寒嘴角泛起一丝冷笑:山本,你终于来了。
这张天罗地网已经撒开,就看你往哪里钻!
喜欢浴血山河:我的抗战征途请大家收藏:(m.xunmishuwu.com)浴血山河:我的抗战征途寻觅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