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宝想了想,答道:
“卖工具的地方倒是有,不过得先跟‘铁算盘’打声招呼,让他专门去进些货才行,不然店里也没多少现成的存货。
咱们这儿就‘铁算盘’开了家供销社,日常用的东西基本都能在他那儿买到。
不过说实在的,咱们庄稼人平时也用不上太多稀罕物件!”
赵卫国接着追问,语气里带着几分不确定:
“那咱们这儿买东西,也跟帝都一样,大部分都得要票据吗?”
李大宝摇了摇头,解释道:
“也不全是,有些东西不用票。
像咱们这儿买自行车就不用票,直接掏钱就能买;还有耕地用的各种农具,也不用票。
至于其他的,像布匹、粮食这些,那就都得用票了。
之前听光字片那边来的人说过一个说法,特别实在——大概意思就是,凡是用来享受的东西都要票,用来干活、谋生的东西就不用票!”
赵卫国听到“光字片”这三个字,先是愣了一下,随即眼睛一亮,连忙问道:
“光字片?您说的这个光字片,是不是有个叫周志刚的人住在那儿?”
听到赵卫国突然提起这个名字,李大宝脸上露出几分好奇,反问他:
“你认识老周啊?”
赵卫国连忙摆手,笑着解释:
“不算认识,是我爸当年的事。
我爸也是八级工,当年他在帝都参加八级工晋升考核的时候,我听人提起过周志刚这个人,就记在了心里。
我只记得当时说他住在光字片,那时候我年纪还小,没记住具体地址,不过‘光字片’这个名字倒是印象挺深的,所以刚才您一提到,我就一下子想起来了!”
李大宝恍然大悟,拍了下手说:
“你这么一说,我也想起来了!
当年老周晋升八级工的时候,确实去帝都出过差。
怎么,你真的跟他有交情?”
赵卫国再次摇了摇头,语气诚恳地说:
“真不认识,就是当年上面介绍八级工代表的时候,我偶然听了一句。
那时候我爸也是八级工,要知道,每年全国能评上八级工的也没几个人,所以我就多留意了一下,把这个名字和光字片记下来了。
刚才您一提光字片,我就顺口问问,看看是不是同一个人。”
听赵卫国这么解释,李大宝轻轻点了点头,接着又叹了口气,语气带着几分惋惜:
“唉,老周家也是个苦命的人家啊。
就像咱们这儿现在一样,政策要求一家只能留一个人在本地,剩下的都得去外地支援国家建设。
他们家现在正为了留谁在光字片这件事犯愁呢,好几口人都拿不定主意!”
赵卫国听到这话,脸上露出惊讶的神情,连忙追问道:
“村长,没听说国家有这样的明文规定啊?”
李大宝点了点头,脸上带着几分无奈:
“你说的没错,国家确实没下过这样的条文。
但架不住有人会揣测上面的意思,这规定是下面人私自定的,咱们也没办法。”
听到李大宝的话,赵卫国心里暗暗吃惊——他没料到这么偏远的村子里,竟然有人能精准猜到上面的政策走向,而且这个猜测后来还真应验了,因为再过两年,全国很多地方都会实行类似的政策。
压下心里的想法,赵卫国热情地对李大宝说:
“村长,您吃晚饭了吗?
要是没吃,就跟我们一起吃点吧。
我们刚到这儿,还没来得及准备酒,不过肉倒是还有不少!”
李大宝听到“肉”字,先是愣了一下,疑惑地问:
“肉?我没给你们准备肉啊?”
要知道,现在村里家家户户的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虽说偶尔能去山上打些野味,但大多也只是些野鸡、兔子之类的小猎物,根本不够这么多人吃。
赵卫国笑着解释道:
“村长,这些肉不是您准备的,是我下午去村外的林子里打猎打来的,有几只兔子、几只野鸡,还有一只狍子,够咱们好几个人吃了。”
李大宝这下更惊讶了,眼睛瞪得圆圆的问道:
“你们还带枪了?”
站在一旁的吴广才急忙抢着搭话,语气里带着几分炫耀:
“没带枪,我们可不敢随便碰那玩意儿!这些猎物都是团长打的,他会射箭,
用弓箭就把这些野味都弄回来了!”
听到吴广才的话,李大宝脸上露出赞叹的神情,连连说道:
“还是城里人有能耐啊!懂的东西就是多,连射箭打猎都会!”
白晓峰连忙接过话头,笑着纠正:
“村长,您可别把城里人都想得这么厉害,我们这些人里,也就团长会射箭,
我们其他人可都不会,连弓都拉不开呢!”
李大宝的目光落到赵卫国身上,带着几分期待问道:
“赵卫国同志,既然你这么有本事,那对于咱们村子的情况,你有没有什么想法或者建议啊?”
赵卫国思索了一下,认真地说:
“村长,我清楚我们这次来这儿的目的,不过我们刚到这里,对村里的情况还不了解,好多事都得慢慢摸索。
所以我们目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先做到自给自足,尽量不给村里添麻烦。
您觉得我说的对吗,村长?”
李大宝一听这话,心里顿时松了口气——他之前还担心这些城里来的年轻人娇生惯养,会给村子添不少麻烦,
但现在看来,是自己想多了,这些年轻人不仅懂事,还挺有能力,刚来第一天就能吃上肉了。
李大宝连忙点头,赞同地说:
“没错没错,你说得太对了!”
赵卫国见状,再次热情地邀请:
“来吧村长,快坐下吃点。看您这风尘仆仆的样子,肯定是刚从外面回来,还没来得及吃饭吧?
要是您不嫌弃我们这儿吃得简单,也不嫌弃我们已经吃了一会儿,就一起坐下来吃点吧!”
李大宝看向桌上那满满一大盆肉,心里直打鼓——村里人家平时过年都吃不上这么好的肉,
就算是村里条件好的几户人家,也舍不得这么放开了吃啊!
李大宝连忙摆手,笑着说:
“怎么会嫌弃呢!这么好的东西,能吃上一口就不错了,怎么可能嫌弃!”
说完,他也不再客气,拉过一把椅子坐了下来,拿起筷子就吃了起来。
原本赵卫国打算吃完就先回住处整理东西,但现在李大宝在这儿,他也不好意思先走,
于是就陪着李大宝聊起天来,顺便多了解些村里的情况:
“村长,您给我们说说咱们村的情况呗?比如村里有多少人,周边有啥厂子之类的。”
李大宝一边嚼着肉,一边不紧不慢地开口:
咱们这个村子,说大不算大,说小也不算小,全村一共九百多户人家,算起来有五千三百六十二口人。
村里有个木材厂,镇上的厂子就多些了,有一家酿酒厂、一家自行车厂、一家拖拉机机械厂,还有一家机修厂,
另外还有个食品厂,不过这些厂子都在镇子里,离咱们村还有段距离呢。
虽说听着厂子不少,但镇子周边的村子也多,需要工作的人就更多了,
所以还是有很多人找不到正经的工作。当然了,镇上还有些其他的国营单位,不过就不跟你们细说了,
因为你们肯定进不去那些单位工作,这是上面早就定好的政策,没办法改的。
至于你们来了之后能做些什么,我也说不好,毕竟咱们这儿还是头一次接收开荒团的人,
上面也没给明确的工作安排,就说村里的那些荒地,你们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不过丑话说在前面,村里和镇里都不会给你们拨任何资金,
好在像铁锹、犁这些简单的生产工具,村里可以先借给你们用,至于其他需要的东西,那就得靠你们自己想办法了。
毕竟咱们村里也不富裕,实在没有太多多余的东西能支援你们,
希望你们能多担待、多理解一下!
赵卫国听完,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语气诚恳地说:
这个我们能理解,村长您放心,我们知道该怎么做,以后肯定会努力做到自给自足,不给村里添麻烦。
不过我还有个事儿想跟您确认一下:我们自己想办法弄来的材料和东西,比如我们自己做的工具之类的,不用上交村里吧?
当然,像吃的这些东西,我们肯定不会浪费,
要是有多的,也会给村里乡亲们分一些。但您也说了,村里有五千多口人,
我们就算想分,也不可能每家都分到。所以我想了个办法,以后我再去打猎,打回来的猎物要是有多的,一部分就麻烦村长您来分配,
送给村里生活困难的人家;另一部分看看能不能跟镇上或者村里换点咱们需要的物料,
比如种子、锅碗瓢盆这些,毕竟我们刚到这儿,好多生活和生产用品都缺着呢!
听到赵卫国这番话,李大宝心里又惊又喜——他没料到赵卫国看着年纪不大,办起事来却这么老练周全,连他都挑不出半点毛病来。
喜欢四合院:从下乡开始的逍遥生活请大家收藏:(m.xunmishuwu.com)四合院:从下乡开始的逍遥生活寻觅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