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循彻底愣住了。
他看看刘景,又看看桌上那套价值连城的琉璃器,心中最后一丝防线也崩溃了。
这刘景不仅会送礼,还这么“懂事”,主动提出承担费用。
自己要是再不松口,传出去岂不是显得吃相太难看,太不近人情了?
“也罢!”
冯循长叹一声,做出一副“我都是为了你”的沉痛表情。
“既然你如此为国分忧,本官也不能太小气了。”
“就依你所言,从郡库中调拨四百套环首刀、长矛和弓箭的混合装备给你!”
“多谢太守大人!大人高义!”
刘景大喜过望,连忙拉着贾诩拜谢。
但他并没有就此满足,而是趁热打铁,搓着手,脸上带着一丝期盼和不好意思。
继续说道:“大人,兵器是有了,只是……这甲胄……”
听到“甲胄”二字,冯循的眉头立刻拧成了一个川字。
“甲胄?你还想要甲胄?!”
他声音陡然拔高,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
“刘景!你可知甲胄乃国之重器,管控何其严苛!郡库之中也所剩无几,那都是要留给郡兵的精锐!”
刘景瞬间换上了一副快要哭出来的表情,就差抱着冯循的大腿了。
“大人!下官知道这是强人所难!可那些贼匪凶悍无比。”
“我那些新兵蛋子若是没有甲胄护身,上了战场,岂不是白白去送死?”
“哪怕……哪怕只有几副也行啊!给几个带头的什长、队长穿,也能涨涨士气不是?”
他一边“苦苦哀求”,一边眼神不停地往那套琉璃器皿上瞟。
冯循的目光也落在了那套流光溢彩的宝贝上,心中的天平再次剧烈摇摆。
原则?
在能换来更多好处的琉璃面前,原则算个屁!
他咬了咬牙,像是从自己身上割下一块肉,心疼地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
“十副!”
“最多给你十副皮甲!再多一副都没有了!拿了赶紧滚蛋!”
“谢太守大人!谢太守大人隆恩!”
刘景大喜,仿佛得了天大的恩赐,拉着贾诩对着冯循又是一通山呼海啸般的拜谢。
拿着冯循亲笔签发的批文,刘景和贾诩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常山郡府。
走在返回元氏的路上,刘景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
“文和,今日真是多亏了你!若不是你,恐怕连一根矛都讨不来!”
贾诩微微欠身,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样子。
“主公运筹帷幄,以重利诱之,属下不过是顺水推舟,锦上添花罢了。”
虽然只拿到了计划中一半的兵器和少得可怜的十副甲胄。
但这份盖着太守大印的批文,却意义非凡。
这代表着他这八百县兵,从此便有了名正言顺的官方身份!
毕竟这一个县的编制最多只有五百编制,就算张让许可,但是郡里以各种名义卡自己一番,那自己这八百编制也是越制。
到时候郡里有心之人再参自己一本,那可吃不消。
所以这官场之中就是把敌人搞得越少越好。
把朋友搞得多多的,这样虽然不敢保证升迁,起码不会被诋毁!
当刘景和贾诩满载而归,刚刚踏入元氏县衙的大门。
一名衙役便神色古怪地快步迎了上来,手中还捧着一封制作精美的烫金请帖。
“大人,您可算回来了。”
“这是……黄府的管家亲自送来的请帖。”
刘景接过请帖,随手打开。
只见上面龙飞凤舞地写着几行字,言辞客气,邀请他三日后前往黄府赴宴。
而在落款处,赫然是黄四、张牧之、李铁三人的联名!
刘景的眉头微微一挑,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鸿门宴?”
“有点意思。”
他话音刚落,一个身影就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正是县衙主簿宋青书。
宋青书一张老脸惨白如纸,额头上全是细密的汗珠。
他跑到刘景面前,因为跑得太急,说话都带着颤音。
“大……大人!使不得啊!万万使不得啊!”
他指着那封请帖,像是指着什么索命的阎王令。
“这黄家就是个龙潭虎穴,那黄四更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笑面虎!”
“您要是去了,那……那还能回得来吗!”
宋青书急得都快哭出来了,就差跪下来抱着刘景的腿了。
他在这元氏县待了这么多年,太清楚这些地方豪强的手段了。
暗地里弄死个人,就跟碾死一只蚂蚁一样简单。
“大哥。”
一直沉默不语的高顺也在此刻上前一步,声音低沉而有力。
“不能去。”
两个字,斩钉截铁,代表了他全部的态度。
只要刘景敢说一个去字,他今晚就敢带着刀,先把那黄府给屠了。
一时间,县衙大堂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呵呵。”
贾诩却在此时轻笑出声,打破了这片凝滞。
他慢悠悠地走上前来,对着刘景拱了拱手。
“主公,属下以为,此宴,非去不可。”
“什么?!”
宋青书当场就炸了毛,不敢置信地看着贾诩。
“贾县丞!你这是什么话!你这不是让大人去送死吗?你安的什么心!”
贾诩瞥了他一眼,眼神平静无波,却让宋青书瞬间闭上了嘴。
“宋主簿,你太多虑了。”
贾诩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
“借那黄四、张牧之、李铁一百个胆子,他们也不敢在自己的府邸里,对一个朝廷亲命的县令动手。”
“为什么?”
“因为杀了县令,等同于谋反!这个罪名,他们担得起吗?”
“这三家在元氏家大业大,根深蒂固,他们会为了试探主公,就把全族老小的身家性命都搭进去?他们不傻!”
贾诩顿了顿,目光转向刘景,继续说道。
“他们设下这场宴席,真正的目的,不过是想给主公一个下马威,探一探主公的虚实罢了。”
“看看主公究竟是条过江猛龙,还是一条任人揉捏的软脚虾!”
“我们若是怕了,不敢去,岂不是正好遂了他们的愿?”
“从此以后,主公的政令,还如何出得了这县衙大门?”
一番话,说得宋青书哑口无言,冷汗涔涔。
刘景的眼神却越来越亮,他重重地点了点头。
“文和所言,正合我意!”
他转头看向高顺和宋青书,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二弟,宋主簿,你们放心。区区几条地头蛇,在我面前还翻不起什么大浪!”
“既然他们下了战书,我若是不接,岂不让人小瞧了?”
见刘景心意已决。
高顺依然很是担心说道:“大哥,我安排数十精壮府外候你!”
“好!就依二弟!”
刘景看向贾诩,嘴角重新勾起那抹自信的笑容。
“文和,既然决定要去,我们总不能空着手去唱戏。你可有什么对付这三大豪强的妙计?”
贾诩微微躬身,神情笃定。
“主公,属下确有一计,可助主公一劳永逸,彻底解决这三家之患。”
“不过……”
他话锋一转。
“我这计策,需要先对这三家,尤其是这三家的当家人,有更细致的了解。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所以,三日后的宴席,属下必须陪同主公一同前往,亲眼去瞧一瞧,这三位元氏的土皇帝,究竟是什么成色。”
刘景的好奇心被彻底勾了起来。
“哦?”
“究竟是何妙计,让你如此有把握?”
贾诩抬起头,迎着刘景探寻的目光,眼中闪动着智慧的寒芒,他压低了声音,一字一句地说道。
“主公可知,二桃杀三士否?”
喜欢三国:耕耘一次,就能获取一百币请大家收藏:(m.xunmishuwu.com)三国:耕耘一次,就能获取一百币寻觅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