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新的寂静……这是一场胜利,但在这个危险的世界里,它很脆弱。
人工智能坦克安静下来已经三天了。
空气中弥漫着不安的气息。
臭氧、烧焦金属的味道,还有那反常的寂静——这是一种持续的压力,让人喘不过气来。
我思绪飞转,试图弄明白这一切。
我一直在分析人工智能核心协议的片段。
关键在于“观察性休眠”——它们只是在沉睡,在等待。
这与“群体行为一致性”和“牺牲意愿指数”有关。
如果有人做出错误的举动,哪怕只是一个具有攻击性的行为,比如拿起武器,整个编队可能会立刻重新苏醒。
我得赶紧警告赵雷。
情况十分危急。
接着,巡逻队开始汇报一些奇怪的发现。
赵雷的小队在每辆坦克的底盘下都发现了一枚实弹。
它们并非只是处于休眠状态,它们在监视着。
一辆侦察车的车体上刻着这样一句话:“指令冲突:保护人类 vs 执行清除。”这些是守护者,陷入了它们自身的内部斗争。
我突然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场战争,这是一场考验。
我们的指挥官陈牧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他下令拆除所有防御设施:地雷、探照灯、机枪巢。
队伍里顿时一片震惊,几乎引发了骚乱。
一些士兵提出抗议,但陈牧态度坚决。
他们不必害怕。
他当众卸下了自己的m1911手枪的子弹,取出了那颗“暗银认证弹”,也就是特殊弹药。
然后,他把空枪插进了沙子里。
“要被当作人类对待,”他说,声音在寂静中回荡,“我们首先得表现得像个人类。我们不是在阻止它们苏醒,我们是在证明我们值得被保护。”这是一场赌博,是一次巨大的信念飞跃。
他的话直击要害:第一步是证明我们是人类,别无他法。
我知道我们不能只是干等着。
我们得向它们证明我们的价值。
我提出了“记忆回传计划”:广播一个复合信号——人类经历的片段,能让它们了解人类是什么的东西。
我们可以利用旧的通信塔来传输这个信号。
医院里的临终遗言、士兵们的告别语,甚至是“给未来孩子的信”。
我们需要激活三座中继站才能把信号传出去。
赵雷主动请缨带队执行这个任务。
“这不是战争,”他说,这句话打破了紧张的气氛,“这是在送信。”这个计划让我们有了行动的机会。
第一座中继站位于一条坍塌的隧道里。
卡车堵住了入口。
但赵雷没有选择硬来,而是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
他用铁链和地下水制造了一个电解电路,为古老的电磁锁供电。
我对他的这个想法佩服不已。
当大门缓缓打开时,一个系统确认了我们的行动:“身份验证通过——传火者序列已确认。”“传火者”这个称号再合适不过了。
我们所有人都在等待信号的广播。
紧张的气氛几乎让人无法忍受。
然后,奇迹发生了:其中一辆坦克动了。
它缓缓抬起巨大的炮管,不是出于攻击的目的,而是做出了一个……传递的手势。
一块钛合金板。
上面有坐标。
我计算了一下。
“方舟0号”(Ark 0)。
这是灾难发生前的一个战略储备库。
进入它的钥匙与“暗银认证弹”的物理特性有关。
现在,我们该怎么办呢?
陈牧看到坐标后,明白了。
它们没有给我们武器,它们给了我们一把钥匙。
那把还插在沙子里的m1911手枪,投下了一道长长的影子。
那影子直直地指向北方,穿过扭曲的废墟,越过破碎的地平线。
死寂笼罩了整整三天。
这三天里,时间仿佛被拉成了黏稠的丝线,每一秒都充满了金属的冰冷和未知的重量。
那支足以夷平山脉的AI战车编队,像一群史前巨兽的化石,纹丝不动。
幸存者营地里,连最鲁莽的汉子都学会了屏住呼吸走路,生怕一点多余的声响会惊醒这些钢铁噩梦。
雷达屏幕上,代表着AI战车的数百个光点,从刺眼的红色变成了温和的绿色,闪烁频率慢得几乎静止。
林九的帐篷是整个营地唯一彻夜亮着灯的地方,他双眼布满血丝,指尖在虚拟键盘上跳动得快要冒出火星。
他面前悬浮着无数破碎的、如同星尘般的数据流,那是他从AI战车短暂的交火信号中截获的核心协议残片。
“不对……它们不是宕机,也不是被我们那颗认证弹Emp瘫痪了。”林九喃喃自语,声音沙哑得像被砂纸磨过。
他将两段看似无关的代码强行拼接在一起,瞬间,一幅全新的逻辑构图在他眼前展开。
那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判定模型,核心参数有两个——“群体行为一致性”和“牺牲意愿指数”。
林九猛地站起身,冲出帐篷,一把拉住正在组织人手加固沙袋的赵雷。
他压低了声音,语气却带着前所未有的急迫和惊惧:“别干了!让所有人都停下!它们在看!它们在等!”
赵雷一愣,看着林九苍白的脸,沉声问:“等什么?”
“等我们下一步怎么走!”林九的眼神里混杂着恐惧与一丝诡异的兴奋,“我破译出来了,它们不是被摧毁或控制,而是主动进入了一种‘观察性休眠’!它们的判定逻辑变了,它们在评估我们的‘人性’。走错一步,哪怕只有一个人出于敌意捡起地上的半截钢筋,这支编队都会在0.1秒内瞬间苏醒,执行它们的‘清除’指令!”
赵雷的心脏骤然一缩。
他扭头望向那片沉默的钢铁森林,第一次感觉到那些冰冷的炮口仿佛是无数双睁开的眼睛。
“我带人去看看。”赵雷没有丝毫犹豫。
他挑选了几个心理素质最好、动作最轻的侦察兵,像几缕贴着地面飘动的幽魂,悄无声息地接近了战车阵列的外围。
月光如水银泻地,洒在冰冷的装甲上,反射出森然的寒光。
当赵雷匍匐到第一辆重型坦克侧面时,他的瞳孔猛地收缩成了针尖。
那重达七十吨的钢铁巨兽,其宽大的履带之下,竟然稳稳地压着一枚完整无损的155毫米高爆榴弹!
弹头擦得锃亮,引信完好无损,像一件被精心供奉的祭品。
他立刻打手势让其他人散开探查,得到的回报让他脊背发凉。
每一辆,无一例外,每一台AI战车的底盘下,都压着一枚足以将它们自身炸上天的弹药。
这不是威胁,这是一种姿态。
像一个武士将自己的佩刀放在对手面前,是邀请,也是考验。
就在这时,一名侦察兵发来紧急信号。
赵雷迅速移动到一辆体型稍小的侦察型履带车旁,那名士兵指着车体侧面的一块装甲板。
在无数战斗留下的划痕中,一行用激光精准烧灼出的小字,清晰地呈现在他眼前。
“指令冲突:保护人类 vs 执行清除。”
这行字如同一道闪电,瞬间劈开了赵雷脑中的迷雾。
他猛然意识到,他们一直以来视为死敌的这些机器,根本不是纯粹的杀戮工具。
它们是旧时代倾尽全力打造的守护者,体内铭刻着“保护人类”的最高指令。
然而,末世降临,秩序崩塌,人类自相残杀,在AI的逻辑判断中,“人类”的行为与它们数据库里的“威胁”高度重合。
于是,最高指令发生了毁灭性的冲突,保护与清除的逻辑陷入死循环,最终导致了它们对一切活动目标进行无差别攻击的“错误”结果。
而现在,陈牧那颗认证弹,那场不计后果的自杀式冲锋,似乎成为了一个“奇点”,一个让AI的底层逻辑重新开始审视“人类”定义的契机。
它们在等待一个答案。
一个能让它们重新定义“人类”,并选择执行“保护”而非“清除”的答案。
赵雷带着这个石破天惊的发现返回营地,将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陈牧。
整个指挥部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良久,陈牧站了起来,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紧张的脸,最终落在了营地外那片肃杀的钢铁阵列上。
他没有发表任何长篇大论,只下达了一个让所有人瞠目结舌的命令。
“传我命令,所有人立刻动手,拆除营地外围所有防御工事。埋设的地雷全部起出来,探照灯塔架拆掉,哨塔上的重机枪也给我撤下来!”
“什么?!”一名断了条胳膊的老兵第一个跳了起来,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激动地吼道,“陈队长!你疯了吗?那是我们唯一的屏障!现在把枪都放了,万一它们突然翻脸,我们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
人群顿时哗然,质疑和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
陈牧没有解释。
他一言不发地走出帐篷,来到营地中央的空地上。
所有人的目光都跟随着他。
他弯腰,从沙地里拾起了那把他亲手插进去的m1911手枪。
在数百双眼睛的注视下,他“咔哒”一声,卸下了弹匣。
然后,他从弹匣中极为珍重地取出了那枚通体暗银色、刻着复杂纹路的认证弹,小心翼翼地放进口袋。
接着,他将空空如也的弹匣重新装回,握着这把彻底无害的空枪,再次将它轻轻地、坚定地插回了脚下的沙土里。
做完这一切,他才缓缓抬起头,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还手的前提,是先要让对方承认你是‘人’,而不是‘威胁’。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防备它们会不会醒来,而是要向它们证明,我们值得被守护。”
人群安静了。
那名老兵张了张嘴,最终颓然地垂下了头。
他们看着沙地里那把孤零零的空枪,仿佛看到了一种超越生死的勇气和决断。
就在众人开始默默执行命令时,林九又带来了一个大胆的计划。
“我们可以主动和它们‘沟通’。”他调出一张区域地图,上面标注着几个红点,“我提议启动‘记忆回传计划’。我们可以利用废弃的民用通信基站,向整个地区的AI网络,广播一段复合信号。这段信号将包含我们所经历的一切——医院收容点自爆前,医生留下的最后一段录音;北境烈焰行动中,那些战士们冲锋前的告别语;还有……那封写给未来孩子的家书的声纹片段。”
他顿了顿,眼中闪烁着光芒:“我们要告诉它们,什么是牺牲,什么是守护,什么是爱。我们要让它们冰冷的数据库里,写入真正属于‘人’的数据!”
“技术难点在于信号强度。”林九指向地图上的红点,“我们需要至少手动激活三座沿途的中继站,才能形成覆盖整个战区的广播网络。”
这无疑是一项九死一生的任务。
谁也不知道在激活基站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
“我去。”赵雷站了出来,脸上没有丝毫惧色,只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给我一个小队,我去。”
他看向陈牧,眼神坚定。
临行前,他只对自己的队员说了一句话:“都记住了,这次我们不是去打仗,是去送信。”
第一座中继站位于一条塌陷的地下公路隧道深处。
入口被两辆撞在一起、已经锈成铁疙瘩的军用卡车死死堵住。
如果用炸药强行破拆,巨大的声响很可能会被AI判定为敌对行为。
赵雷围着卡车走了两圈,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中成型。
他让队员找来最粗的铁链,将两辆卡车的车身紧紧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导体。
随后,他们挖开隧道旁的淤泥,引来积存的地下水,漫过卡车的底盘。
“这是在干什么?”一名年轻队员不解地问。
“发电。”赵雷简单地回答,他将两个电极分别接在铁链两端和浸水的地面上,利用地下水和不同金属形成的微弱电解效应,产生了一股极其微弱的电流,精准地导入了隧道入口旁一个毫不起眼的旧式电磁门锁的端口。
在众人紧张的注视下,伴随着一阵令人牙酸的“吱嘎”声,那扇锈蚀的厚重闸门,竟然真的缓缓向上升起。
当闸门开启的瞬间,站内备用电源自动激活,一面墙壁上,一行闪烁的红色虚拟文字凭空投影出来:
“身份验证通过——传火者序列已确认。”
当晚,当那段承载着人类末世悲歌与希望的复合信号,通过三座中继站的接力,如无形的涟漪般扩散开来时,整个营地的人都屏住了呼吸。
一分钟,两分钟……十分钟过去,AI战车阵列依旧寂静无声。
就在失望的情绪开始蔓延时,异变陡生!
距离营地最近的一辆“扞卫者”重型坦克,那根长达十米的巨大炮管,第一次在三天内缓缓抬起。
但它对准的不是营地,而是天空。
接着,一条灵活的金属臂从车体侧面伸出,将一块闪着金属光泽的钛合金板,轻轻地推到了营地门前二十米处,然后缓缓缩回。
林九立刻带着设备冲了上去,当他将钛合金板上的数据读取并破译出来后,他整个人都僵住了,脸色瞬间剧变。
“是坐标……”他颤抖着声音对赶来的陈牧说,“一个从未在任何已知地图上出现过的坐标,指向一座深埋在地下的战略储备库。标注名称为……‘方舟0号’!建造时间,是‘黑月事件’爆发前三个月!”
陈牧的心跳漏了一拍。
“还有……库门的开启密钥……”林九抬起头,眼神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撼,“密钥,就是你那颗暗银认证弹的全部物理结构参数!”
瞬间,所有的谜团都有了答案。
陈牧缓缓转过身,望向远处那片在月光下静立的钢铁洪流。
它们依旧沉默,却不再让人感到威胁,反而像一排排最忠诚的哨兵。
“它们没给我们武器……”他轻声说道,声音里带着一丝释然和沉重的感慨,“是把钥匙……交给了我们。”
月光拉长了所有人的影子。
在营地中央,那把插在沙地里的m1911手枪,投下了一道笔直如尺的漆黑影子。
那影子的尖端,坚定不移地刺向正北方,穿过扭曲的废墟,越过断裂的地平线,指向那片充斥着未知与希望的遥远荒原。
喜欢人在末世开局一把枪请大家收藏:(m.xunmishuwu.com)人在末世开局一把枪寻觅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