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的书房内,烛火彻夜未熄
窗纸透出微明时,林夙将最后一份誊写工整的奏疏草稿,轻轻放在萧景琰的案头。他的眼下有着淡淡的青黑,但眼神却亮得惊人,仿佛所有的疲惫都被一种名为“希望”或者说“复仇”的火焰烧尽了。
萧景琰并未入睡,他只是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听到声响,他睁开眼,那双昨夜还盛满冰寒与死寂的眸子,此刻已沉淀为一种深不见底的冷静。他拿起那份草稿,快速浏览起来。
奏疏以御史台一位素以刚直着称、却屡受排挤的低阶御史——刘健的名义起草。内容直指二皇子萧景宏麾下一名得力干将,工部郎中赵德明,列举其三大罪状:一、在去年皇陵修缮工程中,虚报用料,贪墨银两逾万;二、利用职权,强占民田,致百姓流离失所;三、纵容家奴横行市井,致人伤残,却以权势压案。
条条罪状,时间、地点、人证、物证线索,甚至部分往来账目的模糊副本(由柳文渊通过昔日同窗艰难获得,石虎派人核实),都写得清晰明白,逻辑严密,却又恰到好处地留有余地,并非死证,更像是一份需要朝廷下令彻查的强有力的“举报信”。
这正是林夙的高明之处。若证据过于确凿,反而显得像是精心构陷。如今这样,既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又给了皇帝和都察院“查明真相”的空间,将自己置于“风闻奏事、为国除奸”的有利位置。选择的弹劾对象也颇有讲究,赵德明官职不高不低,确是二皇子爪牙,却又并非核心人物,动他,既足以震慑对手,又不至于立刻引发你死我活的全面反扑,符合东宫目前仍需韬光养晦的战略。
萧景琰看完,沉默了片刻。指尖在“纵容家奴致人伤残”那一项上轻轻敲击了一下。他知道,这背后可能是一个甚至几个家庭的悲剧。
“殿下,”林夙敏锐地察觉到他细微的情绪波动,低声道,“柳先生核实过,伤者乃家中独子,现已瘫痪在床,其老母哭诉无门,已近疯癫。石虎派人送了些银钱过去,暂解燃眉之急。”
景琰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再睁开时,眼中最后一丝波澜也已平复。他提起笔,在草稿上修改了几处用词,使其语气更符合那位刘御史的风格,更显义正辞严。
“就这样吧。”他放下笔,声音平稳无波,“让柳文渊再斟酌下细节,务必天衣无缝。通过冯静的渠道,务必确保这份奏疏,能在后日大朝会时,准确无误地递到刘健手中,并且要让他认为,这是他自己‘偶然’获得的线索,是他扳倒权贵、博取知名的机会。”
“奴才明白。”林夙躬身,“冯静贪财却惜命,更想两头下注。此事对他而言不过是递个东西,无甚风险却能得殿下青眼,他必会尽心。刘御史那边,怀才不遇久矣,有此良机,定不会放过。”
“很好。”景琰颔首,目光再次落到那奏疏上,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弧度,“本王闭门思过,无法上朝。正好,且看这第一把火,能烧出怎样的热闹。”
他顿了顿,看向林夙:“你也一夜未睡,下去歇息一个时辰。今日起,东宫‘病势’要加重,谢绝一切探视。你……也要格外小心。”
最后一句嘱咐极轻,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林夙心头微暖,垂首应道:“谢殿下关怀,奴才不累。这就去安排。”
他收起草稿,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景琰独自坐在案后,目光投向窗外渐亮的天空。他知道,这一步踏出,便再无回头路。昨日之前,他或许还会犹豫,还会不忍。但如今,他心中只剩下一片被冰雪覆盖的平原,冷静而坚硬。
他拿起手边另一份无关紧要的请安奏折,提笔批阅,神态平静,仿佛刚才决定的并非一场即将掀起的风波,而是寻常政务。
两日后,大朝会。
金銮殿上,年迈的皇帝萧彻高踞龙椅,听着底下臣工们禀报着各地政务,显得有些心不在焉,时不时瞥向一旁炼丹房的方向。
二皇子萧景宏站在武将班列前列,身姿挺拔,眉眼间带着惯有的倨傲。三皇子萧景哲则文官队列中,低眉顺眼,嘴角含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就在朝会临近尾声,司礼监太监高公公正要宣布散朝之时,一位身着青色御史官服、面容清癯的中年官员,猛地出列,手持玉笏,高声道:“陛下!臣,都察院监察御史刘健,有本奏!”
众人的目光瞬间被吸引过去。刘健此人,在朝中是出了名的倔强认死理,但因官阶不高且缺乏靠山,常常碰得头破血流,近年来已沉寂不少。此刻他突然发声,且神色如此肃然,引得众人好奇。
皇帝微微皱眉,略显不耐:“讲。”
“臣要弹劾工部郎中赵德明!”刘健声音洪亮,掷地有声,“其罪有三!一曰贪墨皇陵修缮款,中饱私囊;二曰强占民田,祸害百姓;三曰纵奴行凶,藐视王法!此等蠹虫,食君之禄,行同寇盗,恳请陛下明察严惩,以正朝纲,以安民心!”
说着,他将一份写满罪状的奏书高高举起。
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赵德明本人就站在工部官员队列中,闻言脸色瞬间煞白,双腿一软,差点瘫倒在地。他惊恐地看向前方的二皇子萧景宏。
萧景宏也是脸色一沉,猛地扭头看向刘健,眼中厉色一闪。赵德明是他的人,虽然地位不算核心,但负责的工程油水丰厚,是他银钱来源之一。打狗还要看主人,这刘健是吃了熊心豹子胆?!
立刻有依附二皇子的官员出列反驳:“刘御史!朝堂之上,岂容你信口开河,污蔑朝廷命官!可有证据?!”
“证据自然有!”刘健毫无惧色,将奏疏中的关键线索一一说出,虽然未出示实物证据,但时间、地点、涉及人姓名都说得清清楚楚,听起来不像空穴来风。
“这……这分明是诬陷!”那官员有些底气不足。
“是否是诬陷,一查便知!”刘健梗着脖子,“陛下!臣愿以项上人头担保,所奏之事,绝非虚言!请陛下下令有司,严查此案!”
龙椅上的皇帝萧彻,昏聩的目光在底下扫视了一圈。他自然知道赵德明是老二的人。他对儿子们的争斗乐见其成,但前提是不能闹得太过火,不能动摇国本,不能让他脸上无光。贪墨修皇陵的钱?强占民田致人流离?这若是真的,传出去可是打皇家的脸。
他的目光又瞥向站在文官首列,一直眼观鼻鼻观心,仿佛睡着了的首辅方敬之。
“方首辅,你看此事……”皇帝将问题抛了出去。
方敬之缓缓出列,老成持重地躬身:“陛下,刘御史所言,虽尚需核实,但听其条陈,似非空穴来风。皇陵工程关乎国体,民田之事关乎民心,确应谨慎处理。老臣以为,可交由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司会审,查明真相,若确系诬告,则还赵郎中清白,严惩诬告之人;若属实……则按律惩处,以儆效尤。”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谁也不得罪,完全符合他中庸保身的立场。
皇帝沉吟片刻。他不在乎赵德明死活,但在乎自己的脸面和朝局平衡。老二的势力最近确实有些张扬,借此敲打一下也好。
“准奏。”皇帝懒洋洋地开口,“就依首辅所言,三司会审。赵德明,即刻停职,配合调查。”
“陛下!陛下明鉴啊!臣是冤枉的!二殿下……”赵德明吓得魂飞魄散,跪地哭喊,下意识想向萧景宏求救。
“住口!”萧景宏猛地低喝一声,打断了他。赵德明若是当众攀咬他,那才是大麻烦。他狠狠瞪了赵德明一眼,示意他闭嘴,然后出列,拱手道:“父皇英明!儿臣也认为,若赵德明果真如此胆大妄为,必定严惩不贷!但若有人借此机会,诬陷忠良,搅乱朝纲,也请父皇务必揪出幕后之人,重重治罪!”
他说这话时,目光意有所指地扫过刘健,以及他身后那些清流官员,甚至隐隐扫过三皇子萧景哲的方向。他下意识地认为,这是老三或者那些看他不顺眼的清流搞的鬼。
萧景哲感受到他的目光,只是微微垂眸,嘴角那丝笑意更深了些,仿佛事不关己。
“嗯。”皇帝敷衍地应了一声,显然不想再多管,“此事就此议定。退朝吧。”
高公公立刻高喊:“退朝——”
百官躬身行礼。
萧景宏铁青着脸,看也没看瘫软在地的赵德明,拂袖而去。他需要立刻回去查清楚,这刘健到底是发了什么疯,背后到底是谁在指使!
刘健则被几位同样品阶不高、素有正义感的御史围住,低声议论着,神情既有兴奋也有担忧。
三皇子萧景哲慢悠悠地走在最后,看着二皇子怒气冲冲的背影,又瞥了一眼被同僚扶起的、面如死灰的赵德明,轻轻摇了下头,用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低语:“蠢货……不过,这倒不像三哥的手笔……会是谁呢?”
他目光若有所思地望向皇宫东面的方向。东宫,如今正闭门思过呢。
东宫内。
萧景琰和林夙自然无法亲临朝会现场。但冯静的渠道足够迅速,朝会上发生的一切,几乎在散朝后一个时辰内,就详细地传到了东宫书房。
听到皇帝最终决定三司会审,赵德明停职,萧景宏吃瘪却无从发作时,萧景琰的脸上没有任何喜悦的表情,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
“第一步,成了。”他说道,语气平静得像是在评论天气。
“是。”林夙应道,“刘御史此次算是彻底站到了二皇子的对立面,日后或可为我所用。经此一事,二皇子一党必会内部清查,暂时应无暇再全力针对东宫。我们也算争得一丝喘息之机。”
“喘息之机?”景琰冷笑一声,“不,这只是开始。他们乱了,我们才能动。告诉柳文渊,让他想办法,将赵德明案中涉及民田、伤人的部分, subtly (巧妙地)散播出去,不必夸大,只需让人知道,是二皇子门下的人惹出的民怨。”
“殿下的意思是……引导舆论?”林夙立刻领会。
“不错。”景琰目光幽深,“光在朝堂上打击还不够,要让民间也听到声音。要让人们知道,嚣张跋扈、欺压百姓的,是他二皇子的人。而我们……”
他顿了顿,没有说下去。但我们如何?我们目前只能隐在暗处。
林夙却明白了他的未尽之语,低声道:“殿下放心,奴才知晓分寸。会做得干净,绝不会引火烧身。”
“嗯。”景琰颔首,“另外,芸娘和石虎那边,这次做得不错。该赏的赏,但务必告诫他们,谨慎为上,近期非必要,减少联系。”
“是。”
交代完这些,景琰重新拿起一本书,仿佛刚才谈论的只是寻常小事。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内心深处,有一种陌生的、带着一丝嗜血快意的力量正在悄然滋生。
原来,反击的感觉,是这样的。
原来,权力博弈,第一步踏出之后,并非全然沉重,还有着掌控局面的冰冷快感。
他看了一眼垂手侍立在侧的林夙。这个小太监,是他的剑,是他的盾,也是将他推入这权力漩涡,却又陪伴他共同沉沦的唯一一人。
就在这时,书房外传来轻轻的叩门声。
小卓子紧张的声音传来:“殿下,林公公……贵妃娘娘宫里的钱禄公公来了,说是奉贵妃娘娘之命,前来‘探病’,还带了不少赏赐。人已经到前殿了,忠伯正陪着。”
景琰和林夙对视一眼。
来得真快。
看来,他们这“病中”的东宫,依然被无数双眼睛紧紧盯着。这第一次反击带来的细微波澜,已经引起了对手的警觉。
喜欢凤栖梧宦海龙吟请大家收藏:(m.xunmishuwu.com)凤栖梧宦海龙吟寻觅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