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机驶进七星河农场时,夕阳正将天际染成一片金红。杨浩宇跳下车,一眼就看到了站在路口的苏婉清。她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碎花棉袄,两条麻花辫垂在胸前,手里拎着个布包,看到他下车,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像落满了星光。
“你回来了。”苏婉清快步迎上来,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喜悦,把布包递给他,“这是我给你做的糖包,路上吃。”
布包还带着余温,杨浩宇接过来,入手沉甸甸的。“培训结束了?”她仰着头问,阳光洒在她脸上,细小的绒毛都看得清晰。
“嗯,还拿了个优秀学员奖状。”杨浩宇笑着从包里掏出奖状,苏婉清凑过来看,嘴角弯成了好看的弧度:“我就知道你肯定行。”
两人并肩往宿舍走,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偶尔有风吹过,带来田野里的气息。杨浩宇把培训期间的趣事讲给她听,说到李卫国被赶走时,苏婉清捂着嘴笑:“这种人就该受点教训。”
回到宿舍,林文轩和赵小兵早就等在门口,看到杨浩宇回来,拉着他问东问西。“杨哥,技术员证拿到了?以后是不是就不用下地干活了?”林文轩好奇地问。
“证得等场部统一发,活还是得干,不过主要是指导大家搞试验田。”杨浩宇把带回来的《农业技术大全》递给林文轩,“这本书你先看着,多学点总没坏处。”
林文轩接过书,宝贝似的抱在怀里,连连道谢。
第二天一早,王队长就找杨浩宇谈话,把农场最靠东头的二十亩地划给了他,让他搞试验田。“浩宇,这二十亩地就交给你了,场部给批了些种子和化肥,你尽管放手干,需要啥人啥物,尽管开口。”王队长拍着他的肩膀,眼里满是期待。
“谢谢王队长信任,我一定尽力。”杨浩宇心里热乎乎的,这二十亩地虽然不算多,但足够他施展手脚了。
他立刻召集了林文轩、赵小兵等几个信得过的知青,还有几个经验丰富的老职工,组成了试验小组。“咱们先把地翻一遍,施足底肥,我改良了一下施肥的方子,用草木灰混合农家肥,效果比单纯用化肥好。”杨浩宇指着图纸,有条不紊地安排着。
众人都很信任他,立刻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杨浩宇一边指导大家干活,一边悄悄用灵泉水稀释后浇灌土地——灵泉的效果太强,不能直接用,稀释后既能改良土壤,又不会引起怀疑。
苏婉清和几个女知青也来帮忙,她们负责筛选种子,把饱满的种子挑出来,用温水浸泡。苏婉清的手指纤细灵巧,干活又快又好,杨浩宇看在眼里,心里暖暖的。休息时,他从包里拿出块水果糖递给她:“尝尝,县城买的。”
苏婉清接过来,剥开糖纸放进嘴里,甜丝丝的味道在舌尖蔓延开来,心里也像揣了块糖。
试验田的活虽然累,但大家都干劲十足。杨浩宇教大家的方法确实管用,翻好的土地黑黝黝的,透着油光,连老职工都啧啧称奇:“浩宇这法子真神,我种了一辈子地,从没见过这么好的土。”
杨浩宇只是笑了笑,没解释灵泉的事。他知道,有些秘密必须永远藏在心里。
半个月后,试验田的种子顺利发芽,绿油油的麦苗钻出地面,长势喜人。杨浩宇每天都去田埂上观察,用玄气探查麦苗的生长情况,发现有病虫害的苗头,就赶紧用灵泉水混合草药汁喷洒,效果立竿见影。
这天下午,他正在试验田记录数据,苏婉清提着个篮子走了过来:“杨浩宇,歇会儿吧,我给你带了点吃的。”
篮子里是两个白面馒头和一小碟咸菜,还有一个剥好的煮鸡蛋。“我妈身体好多了,让我谢谢你,这鸡蛋是她让我给你带来的。”苏婉清红着脸说。
“替我谢谢阿姨。”杨浩宇接过篮子,在田埂上坐下,苏婉清挨着他坐下,两人并肩看着绿油油的麦苗,一时无话,却有种温馨的气氛在蔓延。
“杨浩宇,”苏婉清突然开口,声音很轻,“等试验田成功了,你是不是就要调去场部了?”
“不知道。”杨浩宇转头看她,“怎么了?”
“没什么。”苏婉清低下头,手指绞着衣角,“我就是觉得……你这么有本事,肯定不会一直待在农场的。”
杨浩宇看着她眼底的失落,心里一动,伸手轻轻握住她的手。苏婉清的手一颤,想抽回去,却被他握得更紧了。她的手很凉,杨浩宇用掌心的温度焐着她。
“婉清,”杨浩宇的声音很认真,“不管我以后去哪儿,都不会忘了你,也不会忘了农场的。”
苏婉清猛地抬头,撞进他深邃的眼眸里,那里有她看不懂的光芒,却让她心跳加速。她的脸颊瞬间红透了,像熟透的苹果,轻轻“嗯”了一声,任由他握着自己的手。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麦田上,也洒在并肩而坐的两人身上,画面美好得像一幅画。
试验田的事很快传到了场部,场长亲自来看了一趟,看到绿油油的麦苗,高兴得合不拢嘴:“杨浩宇,你真是好样的!这试验要是成功了,咱们农场的产量能翻一番!我一定给你庆功!”
消息传开,农场的知青和职工们都对杨浩宇更加敬佩,连之前有些不服气的人,也心服口服了。
就在试验田一切顺利的时候,意外发生了。一天夜里,突然下了一场冰雹,虽然不大,但对刚长起来的麦苗来说,还是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第二天一早,杨浩宇赶到试验田,看到有些麦苗被砸得弯了腰,心疼得不行。林文轩和赵小兵也来了,急得直跺脚:“杨哥,这可咋办啊?好不容易长这么好……”
杨浩宇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别慌,还有救。”他仔细检查了受损的麦苗,发现大部分只是叶子受损,根还没事。
“大家听我说,把受损严重的麦苗拔掉,留下还有救的,然后咱们追肥浇水,用我之前配的药汁喷洒,应该能缓过来。”杨浩宇迅速做出决定。
众人立刻行动起来,苏婉清也带着女知青们赶来帮忙,她们小心翼翼地拔掉受损的麦苗,动作轻柔得像在呵护婴儿。
杨浩宇则忙着调配药汁,这次他加大了灵泉水的比例,希望能快点让麦苗恢复过来。玄气运转间,他能感觉到灵泉水里的生机源源不断地注入药汁中。
喷洒完药汁的第三天,奇迹发生了。那些被冰雹砸过的麦苗不仅没枯萎,反而长得更旺盛了,叶片绿油油的,透着勃勃生机。
“太神了!杨哥,你这药汁是啥做的?比仙丹还灵!”林文轩惊喜地喊道。
杨浩宇笑了笑:“就是些普通草药,可能是咱们照顾得好。”他心里清楚,这都是灵泉的功劳。
王队长和场长再次来看试验田,看到恢复如初的麦苗,都惊叹不已。场长拍着杨浩宇的肩膀:“浩宇,你真是咱们农场的福星!我已经向县里汇报了,等秋收的时候,肯定能给你争取个劳动模范!”
杨浩宇的名字,在整个县里都传开了。不少农场都派人来参观学习,杨浩宇也毫不藏私,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苏婉清看着越来越优秀的杨浩宇,心里既骄傲又有些不安。她总觉得,杨浩宇就像一只雄鹰,迟早要飞出北大荒这片土地,而她,只是一只不起眼的小鸟,跟不上他的脚步。
这天晚上,苏婉清找杨浩宇,把一个绣着鸳鸯的荷包递给她:“这是我……我给你绣的,你带着。”
荷包上的鸳鸯绣得栩栩如生,针脚细密,一看就费了不少心思。杨浩宇接过来,入手柔软,还带着淡淡的香味。
“婉清,”杨浩宇看着她,认真地说,“等试验田秋收了,我就向王队长提亲,娶你。”
苏婉清猛地抬起头,眼睛里满是惊讶和不敢置信,眼泪瞬间涌了上来:“你……你说的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杨浩宇帮她擦掉眼泪,“我杨浩宇说话算数。”
苏婉清扑进他怀里,放声大哭起来,这一次,是喜悦的泪水。杨浩宇轻轻抱着她,感受着怀里的温暖,心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踏实。
他知道,不管未来有多少风雨,他都会守护好这个单纯善良的姑娘,守护好这片他已经深深扎根的土地。
试验田的麦苗还在茁壮成长,像无数个充满希望的明天。杨浩宇的心里,也种下了一个温暖的梦,梦里有金黄的麦田,有清澈的小河,还有身边这个笑靥如花的姑娘。
北大荒的风依旧吹拂,但他的心里,早已是春暖花开。
喜欢七零北大荒:天师知青请大家收藏:(m.xunmishuwu.com)七零北大荒:天师知青寻觅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