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复旦公学的教员宿舍一片寂静。顾清翰的房间还亮着灯。
他坐在书桌前,桌上摊开一本厚厚的《诗经集注》。旁边放着批改好的学生作业,一壶茶已经冷了。
窗外偶尔传来几声狗叫,远处黄浦江上的汽笛声隐约可闻。顾清翰看了眼墙上的挂钟,指针指向十一点半。
他站起身,走到门口确认门已经锁好。然后又检查了窗户,窗帘拉得严严实实。
回到书桌前,他从抽屉深处取出一个小铁盒。打开铁盒,里面有几个小瓶子,瓶身上没有标签。还有一个放大镜,几根细毛笔。
顾清翰小心地拿起一个棕色小瓶,拔掉塞子。他用细毛笔蘸了点瓶里的液体,开始轻轻涂抹在《诗经集注》的空白处。
书页上慢慢显现出淡蓝色的字迹。字很小,但很清晰。
“调查码头异常物资流动,重点关注日商货船。注意安全,勿暴露身份。”
字迹很快开始变淡。顾清翰迅速拿出纸笔,抄下内容。刚抄完,书页上的字就完全消失了,好像从没出现过。
他拿起抄好的纸条,又看了一遍。然后划亮一根火柴,把纸条点燃,看着它烧成灰烬。他把灰烬收集起来,倒进桌上的茶杯,用水搅匀。
做完这些,他开始收拾东西。小瓶子放回铁盒,铁盒放回抽屉深处。毛笔洗干净挂起来。一切恢复原样,看不出任何异常。
顾清翰走到窗边,轻轻拉开一条窗帘缝,向外看去。宿舍楼大部分窗户都黑着,只有门房还亮着灯。守夜的老赵大概在打盹,没什么动静。
他回到书桌前,拿出上海港的码头分布图铺开。图上标着各个码头的位置和主要负责的公司。他用铅笔在几个日商常用的码头上画了圈。
“日本货船......”他轻声自语,手指无意识地在桌上敲着。
最近码头货物积压的新闻他也看到了。但如果只是普通货物,没必要用这种方式通知他调查。这里面一定有问题。
他从书架上拿出几本旧笔记本,翻看起来。这些看起来像是备课笔记,实际上记录着他在各种场合听到的零碎信息。
翻到最近的一本,他看到一条记录:“三号码头,新增日本警卫,不让中国人靠近。”这是上周在茶馆听两个商人闲聊时记下的。
还有一条:“日清公司货船,报关写‘纺织机械’,但装卸工说箱子很重,不像机器。”这是从一个学生家长那里听来的,那家长在海关工作。
顾清翰把这些信息抄在一张小纸片上,然后同样烧掉处理。
他思考了一会儿,从衣柜里拿出一套普通的蓝色工装服。衣服半新不旧,看起来像码头工人的工作服。他把衣服叠好,用布包起来,塞进床下的木箱里。
又拿出一顶旧帽子和一双布鞋,一起放进去。这些东西说不定很快就能派上用场。
准备完这些,他感觉有些口渴,才想起茶已经冷了。他端起茶杯,想起里面还有纸灰,只好放下。
正在这时,窗外传来一声轻响。像是小石子落地的声音,又像是有人轻轻踩断了树枝。
顾清翰立刻吹灭了煤油灯。
房间瞬间陷入黑暗。他迅速移动到窗帘后的阴影里,屏住呼吸,仔细听着外面的动静。
夜又恢复了寂静。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
他静静站着,一动不动。眼睛慢慢适应了黑暗,能依稀分辨出房间里的轮廓。
几分钟过去了,再也没有任何声响。
顾清翰轻轻拉开窗帘一角,向外窥视。月光下的校园空无一人,树影在地上轻轻摇晃。
也许只是野猫,或者是风吹落什么东西。但他不敢大意。
他又等了一会儿,确认没有异常,才慢慢从窗帘后走出来。
重新点亮灯,房间恢复了光明。他看了眼挂钟,已经凌晨一点多了。
明天还要上课,该休息了。但他知道,调查码头的事不能拖。
他简单洗漱后,躺在床上,却睡不着。脑子里想着码头的布局,日商货船通常停靠的位置,以及如何才能混进去查看情况。
窗外,月亮被云层遮住,校园里更暗了。远处传来打更人的梆子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顾清翰闭上眼睛,强迫自己休息。明天开始,有很多事要做。
喜欢沪上密云不降雨请大家收藏:(m.xunmishuwu.com)沪上密云不降雨寻觅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