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祺唱了《探清水河》,“桃叶儿尖上尖,柳叶儿就遮满了天”的戏腔很有味道,表现非常突出。
命题表演题目是“吃饭”,属于常见题目。
孙祺在培训班反复练习过,他加入了自己的理解:饭前的急切、用餐时的细节动作、饭后的满足感,都演得真实自然。
他对二试也很有信心。
果然,二试成绩出来后,他的名字依然在榜首,这次紧挨在杨密下方。
看来杨密二试发挥更好,按这个排名,三试时两人应该会在同一个考场。
参加三试的考生已经少了很多,只剩三百多人,但竞争依然激烈。
2005年北影表演系本科计划招30人,录取比例是十比一。
面对这场关键考试,孙祺心里难免有些紧张。
为了这次考试,他特意买了一身衣服:雪莲高领修身羊绒衫打底,外搭杰克琼斯英伦风半长风衣,下身穿李维斯牛仔裤,脚踩添柏岚经典马丁靴。
这身花费了他几千元。
好在之前靠唱歌攒了些钱,否则连这身衣服都买不起。
俗话说“人靠衣装”,这身装扮让孙祺成了北影考场最抢眼的人。
在走廊等的时候,孙祺远远就看见了杨密。
她今天也打扮得格外用心:高帮鞋配修身牛仔裤,勾勒出修长的双腿;贴身毛衣衬托出挺拔的身姿,大衣搭在手臂上。
她正踮着脚四处张望,像是在找考场。
杨密从他身边经过时,孙祺忍不住叫住她:“喂,美女,走过了,这里就是第一考场。”
“哦,谢谢。”杨密回头看了眼门上的考场号,转身道谢时突然愣住了。
“你……你是孙祺!”
“哟,这反应我可不喜欢。
怎么,不认识老同学了?”孙祺拖长了“老同学”三个字,语气带着调侃。
“,真是你!之前看榜时看到你的名字,还以为是重名呢。
没想到真的是你,你怎么也来艺考了?”
“成绩跟不上,只能换个方向。
说起来还得谢谢你,要不是认识你,我也不会想到转艺术生。”
“哟,这里面还有我的功劳?那你不得表示一下?光说声谢谢可不够诚意。”杨密同样笑着回应。
杨密本来就是典型的“京城大妞”,性格开朗大方。
在学校里显得有点独来独往,其实是因为和大家不在一个层次,话题不多。
虽然以前跟孙祺有过小摩擦,但在这种“他乡遇故知”的情况下,心态很快就转变了——仇先记着,以后再说。
“行行行,你这顺杆爬的本事,我服了。”
两人没聊几句,考试就开始了。
孙祺是311号,杨密是312号。
三试的考官增加到了七位。
第一轮是形体测试,孙祺跳了一段妈妈给他安排好的民族舞。
动作不算难,但很能体现他的协调性。
杨密选的是现代舞,那身段,真让人移不开眼。
第二轮是群戏小品,他们被分到同一组,两人都表现不错,人物细节拿捏得很准,配合也很默契。
第三轮是语言表演,孙祺自然和杨密一组。
他让杨密抽题,心想她可是未来能火遍全国的大明星,运气肯定不差。
杨密展开题签,上面写着两个字:
“重逢!”
“重逢”这个题目,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
简单在于题目直白,重逢的对象有很多种:老朋友、恋人、同学,甚至仇人等等。
选择范围很广,可以先根据两人的表演水平来设定背景。
为什么要看演技呢?举个例子:仇人重逢,你要考虑是什么仇——是国仇还是家恨,是杀父之仇还是夺妻之恨?背景不同,人物的表现、台词和方式都会不一样。
设定好背景后,再塑造人物,最后根据人物性格和背景设计台词。
难就难在,孙祺和杨密目前的水平,很难把这样的命题演得精彩。
国仇家恨的设定虽然吸引人,但他们还驾驭不了。
当然,演得合格没问题,但能进三试的考生,至少有一半都能合格,光合格有什么用?你得让考官记住你。
演技不够,就靠剧情来补,说白了就是“用戏衬人”。
想到这里,孙祺心里已经有了主意——就按后来抖音上房炎那种情景剧来演,前期温情,结尾来个大反转。
“你有什么想法吗?”孙祺问杨密。
杨密一脸无辜地摇摇头。
“那就按我的来吧。”
孙祺没注意到,讲台上有两位考官正看着他。
漼欣琴是京城电影学院表演系的教授,也是校内知名的明星教师。
她曾带过星光熠熠的96班,培养出赵燕子、黄小名、陈琨等多位知名演员。
在娱乐圈人脉广泛,与张果立等许多知名人士相识。
之前,张果立曾打过电话给漼欣琴,提到一位铁路文工团家属子弟有意报考北影,希望给予适当关注——不是要特殊照顾,而是希望公平竞争。
每年艺考期间类似的情况不少,如果都破格录取,即便表演班三十个名额也难以满足。
恰好,漼欣琴的丈夫霍轩将担任本届表演专业老师,同时也是本次艺考的考官。
夫妻俩正在考场观察考生的整体表现,因此注意到了孙祺。
前两轮考试中,孙祺表现不错,展现出不错的潜力。
但最关键的第三轮才是决定性的一关,这场综合考察创造力、配合度、表达力和表演能力的测试,将直接影响最终排名。
不久,轮到孙祺和杨密这组上场。
表演开始。
孙祺戴着道具墨镜,把椅子摆成教室里的驾驶座。
他一边演着开车的状态,杨密则从教室边缘快步走来,不断挥手,做出焦急打车的样子。
孙祺看到杨密时动作明显停顿,神情微怔,仿佛遇到了熟人。
他把车停在杨密面前,停车、换挡、开门、下车一气呵成,动作自然流畅,细节处理到位。
杨密四处张望,不明白这位豪车司机为何突然停下来。
当孙祺摘下墨镜,杨密认出眼前的人竟然是旧日恋人。
多年未见,对方以成功人士的形象出现,让她又惊又喜。
“怎么是你?”
“让你失望了——我成功了。”
孙祺带着挑衅的神情,语气中暗含讥讽,暗示当年杨密离开是目光短浅。
“当初离开,其实是为了激励你。”杨密没有理会他的嘲讽,回忆起过去的温暖与无奈,脸上露出一丝苦涩。
随即,她展露释然的笑容:“现在看你功成名就,我的牺牲也值得了。”
昔日的分别仿佛是一场误会。
孙祺听到这话愣住了,眼神飘忽不定,暗自琢磨她是不是真的有难处,努力压抑着内心的波动。
他回想起过去的甜蜜时光,带着一丝期待问道:“你要去哪?”
“西单。”杨密轻声回答。
接着,她也带着同样的期待问孙祺:“你呢?”
“我也去西单。”
听到孙祺肯定的回答,再看到他眼里久违的温柔,杨密低下了头,有些害羞地笑了。
曾经因误会分开的情侣,重逢后似乎又要回到从前。
可下一秒,孙祺的表情突然变了,带着一种得逞的语气说:
“那,一会儿西单见。”
说完,他立刻转身上车,朝杨密挥了挥手,开车离开了。
杨密站在原地,一脸惊讶。
表演结束了。
“噗哈哈……”评委们忍不住笑了起来。
杨密和孙祺也控制不住表情,跟着笑了。
过了一会儿,漼老师笑着说道:“不错,不错。
你们俩演得很好,很有吸引力,表情和情绪都很到位,细节也很准确。
呵呵,最后这个反转是个亮点,挺新鲜的,是谁想的?”
杨密看向孙祺,孙祺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心里想着:这后世抖音上的桥段果然管用。
“行,我看好你们,以后继续努力。
文化课也别落下。”
走出教室,里面又传来评委们的笑声。
孙祺和杨密像做错事的孩子一样,赶紧溜走,一路快步离开北影校门。
到了外面,两人都松了口气,彼此对视一眼。
“噗鹅鹅鹅……哈哈哈……”
他们像两个傻瓜一样笑个不停。
张晴和老孙在校门口等着,看到孙祺和一个青春靓丽的女孩一起走出来,两人笑得像吃了药似的。
开始还克制,后来干脆捂着肚子蹲在路边笑。
张晴看得一头雾水:我儿子是不是疯了?这女孩是谁?儿媳妇吗?可千万别也是个傻的!
张晴和老孙赶紧上前,对面也走来一对中年夫妇,看起来是女孩的父母。
四个人看着笑成一团的两人。
孙祺看到妈妈来了,强忍着笑意,把杨密介绍给父母。
听说他们是高中同学,双方家长都很高兴,感叹孩子们真有缘分。
又听说考试表现不错,就更开心了。
六个人在北影门口聊了好一会儿,才互相告别,各自回家。
那天晚上,杨密躺在床上,脑海中还浮现白天考试的画面,又“鹅鹅鹅”地笑出声。
感觉到胸前的动静,她有点嫌弃地撇了撇嘴,拉上被子,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孙祺起床洗漱,整理好,拎了几份礼物,和妈妈一起出门。
张果立住在京城紫玉山庄,位于亚运村以北不到一公里的地方,去年刚搬进去。
张晴和儿子孙祺正坐在出租车上,他们约好今天去拜访张果立。
孙祺望着京城的街道,重生一个多月来,虽然忙碌,但生活格外充实,每一个目标都在逐步实现。
前世的他生活平淡,从未实现过理想。
这一世定下目标后,每一步向着目标前进的感觉,让他无法停下。
其实每个人都有理想,但大多数人难以坚持。
因为前方迷茫,努力许久却看不到回报,久而久之便自我否定,放弃前行。
但如果能坚信理想终将实现,每天的努力都能看到进步,任何人都会爆发出无限动力。
孙祺现在正是这种状态,他不断学习,不断前进,每天都在靠近自己的目标。
紫玉山庄是京城少有的森林公园式别墅区,绿化广阔,园中有湖泊,景色优美。
母子两人走了二十多分钟,才来到张果立家门口。
看到张果立夫妇站在门口迎接,张晴有些意外,赶紧带着孙祺快步上前。
“张团,邓姐,这怎么好意思!小祺,快叫人。”
“张伯伯好,邓阿姨好。”孙祺一边鞠躬一边问候。
“小琴,别这么客气。
好孩子,快进屋吧。”
第一次见到前世的大明星,孙祺心里有些激动,但没有失态。
坐在张果立家的沙发上,孙祺简单打量了一下。
客厅是豪华欧式风格,明亮的水晶灯、花式背景墙,显得非常奢华。
家具统一为白色实木,看起来是高级定制,价格不非。
白色实木茶几上已经泡好了茶,邓洁热情地招呼他们喝茶。
孙祺起身双手接过茶杯,说:“谢谢邓阿姨。”
“这孩子,真懂事。”
张晴也捧起茶杯说:“张团,邓姐,这次小祺的事真的太感谢你们了,让你们费心了。”
“不用客气,我们也没帮太多,主要是小祺自己优秀。
昨晚漼老师还打电话来,说小祺三试表现很好,不仅表演出色,创作能力也让人惊喜。
她还谢我给北影送了个好苗子呢。”
“不敢当,不敢当,还是要谢谢您和漼教授!”张晴心里满是高兴。
“小琴,再客气就见外了。
小祺,张伯挺好奇,你三试的剧本是什么内容,能让老漼都连连称赞?”张果立抿了口茶,放下杯子问道。
孙祺有点意外,没想到张大佬会问这个,便把自己设计的场景,包括最后的反转情节,都讲给了张大佬听。
“不错,年轻人想法很新,剧情也独特。
小祺,这次艺考应该没问题了,之后有什么打算?跟张伯说说看。”
孙祺犹豫了一下,最终决定坦诚相告。
“张伯伯,我现在打算多去剧组,锻炼演技,积累经验。
从长远来看,我更想成为导演。
之所以艺考报了表演,是因为导演专业需要准备的内容太多,我只剩一个多月时间,怕考不上。
所以先学表演,以后有机会再转方向。
毕竟当导演也要懂怎么演戏。”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最忌讳的是关系不深却谈得过深。
喜欢娱乐:截胡少女杨蜜,她要到底请大家收藏:(m.xunmishuwu.com)娱乐:截胡少女杨蜜,她要到底寻觅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