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师兄是个实在人,觉得有人愿意帮忙做饭是好事,能省不少事。但华子和大迷糊却提起了十二分的警惕,他们可牢牢记着赵大宝临走前的叮嘱,对这院里的某些人要多留个心眼。
果然,到了该做午饭的时候,傻柱撸起袖子来到了灶台旁,目光像探照灯一样,直接锁定了剩下的野猪肉。他上手就要去拿那条肥厚的后腿,嘴里还一本正经地念叨着:“这野猪肉啊,膻味重,纤维粗,得用我们谭家的秘法处理,加上独门调料,才能去腥增香,不糟践东西……”
“等等!”
华子一个箭步上前,拦住了傻柱的手,“您是大师傅,动嘴指挥就行!这切肉剁骨的粗活,我来给您打下手!您说怎么切,切成多大块,我来动手。哪能劳您这金贵的大厨亲自干这活儿?”
华子脑子转得快,想用帮忙的名义近距离监视。
傻柱脸一沉,很不耐烦:“你?一个二把刀还想当二厨?你知道切肉讲究什么吗?你知道什么是十字花刀吗?你知道怎么顺着纹理切才不柴吗?你知道……”
他摆出一副专业架势,想用术语把华子唬住。
大迷糊在一旁瓮声瓮气地帮腔,话糙理不糙:“做个红烧肉要什么花刀?不就是切成一块一块的方块吗?这能要多大技术?俺在家也帮俺娘切过!”
这话可戳了傻柱的肺管子,他顿时就炸毛了,感觉自己的专业受到了侮辱:“嘿!你个小兔崽子什么意思?你是厨子还是我是厨子?你懂还是我懂?”
一直在门口不远处默不作声观察的易中海,觉得机会来了。他走上前,摆出一大爷的派头,打着圆场,话里话外却带着明显的偏向:“你们两个年轻人少说两句。柱子也是一片好心给你们做顿饭,他可是是家传的厨艺,懂的肯定比你们多,你们要懂得尊重有能力的人......”
他这是想借着傻柱的手,既能让傻柱落点实惠,又能打压一下赵大宝留下这几个年轻人的“气焰”,最好能制造点矛盾,削弱赵大宝的影响力。
华子和大迷糊这次明显说不过对方联手的道理,毕竟自己不是厨子,在专业问题上辩不过傻柱,又有易中海在一旁帮忙,只能憋着一肚子气,悻悻地退到一旁。
灶台和那块珍贵的后腿肉,暂时“移交”到了傻柱手里。
傻柱得意地瞥了他们一眼,开始动手。
只见他刀光闪烁,动作花哨,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各种听不太懂的“秘诀”。
然而,没过多久,一直在旁边默默看着的闫解旷,突然小声嘀咕了一句:“咦?我怎么觉得……这肉好像比昨天那条后腿,瘦了一圈似的?看着没昨天那么厚实了……”
他这一说,仿佛一道闪电划过!华子和大迷糊立刻凑上前,仔细看去。
没错!昨天卸下来的那条后腿,饱满厚实,肉色鲜亮。今天案板上被剁碎的这条,虽然部位一样,但明显感觉瘦削了一些,整体的肉量肉眼可见地少了!至少得少了一斤多!
“怎么回事?!”
华子脸色瞬间沉了下来,目光锐利如刀,猛地射向正在装模作样切姜片的傻柱,“这肉怎么少了?!”
傻柱心里有鬼,眼神有些闪烁,不敢直视华子,嘴上却强硬无比,声音都提高了八度:“你看我干什么?!我还能生吃了它不成?!它本来就这么大!肯定是你们自己昨天没看清楚,或者切的时候就没弄明白!”
易中海立刻站出来,一副主持公道、息事宁人的样子:“是不是啊?是不是昨天切的时候就没注意,分割得不均匀?或者就是记错了?年轻人,做事要仔细,不能凭空冤枉人。”
他巧妙地把责任引向了记错和不小心。
这下,到嘴的肉还没下锅,就先莫名其妙地“缩了水”?
华子他们气得够呛,他们倒是想搜身,但有易中海撑腰,这想法肯定实现不了。既然傻柱有恃无恐的来做饭,肯定早想好计策了,没准搜也搜不到,一时陷入了僵局。
就在这紧张对峙的时刻,一个慢悠悠的声音从院子里传了过来:“嚷嚷什么呢?是饭好了吗?我这肚子可都咕咕叫了。”
众人回头,只见聋老太太拄着拐棍,不知何时已经站在了东厢房门口,正眯着眼看着屋里这出戏。
华子这两天和老太太相处还行,赶紧上前一步:“老太太,您来得正好!您给评评理,我们这肉,和昨天是同一个部位,今天傻柱一来要做饭,就明显少了一圈!这怎么说?”
傻柱立刻辩解,表情夸张:“老太太!天地良心!您可别听他们胡说八道!这肉本来就这么大!我傻柱是馋了点,但也不至于干这偷鸡摸狗、掉价的事儿!他们这是污蔑!”
易中海也赶紧帮腔,语气温和却带着导向:“老太太,可能就是年轻人记错了,或者昨天切的时候没留意,分割得有出入。柱子是热心来帮忙的,别误会了孩子的一片好意。”
聋老太太没急着表态,她慢慢走到案板前,伸出干瘦的手指,戳了戳那块肉,又看了看旁边放着的昨天切肉留下的骨头碴子。
她人老成精,心里跟明镜似的。这肉,肯定被动过了。傻柱那点小心思,她还能不知道?易中海想和稀泥,她也清楚。
但她没有立刻点破。
老太太抬起眼皮,浑浊却依旧锐利的目光在那条肉和傻柱心虚的脸上扫过,最后又落到一脸“公正”的易中海身上,意味不明地哼了一声:“少了?我这老太婆年纪大了,眼睛也花了,还真没大看出来?要是真少了的话……唉,那老太太我中午就少吃两口,给你们年轻人多留点。”
这话一出,华子和大迷糊都愣住了,这还是昨天一起吃饭的老太太吗?
怎么感觉换了一个人似的,此刻心里拔凉。
闫解旷张了张嘴,想具体说说少了多少,却被他爹闫阜贵在后面偷偷拽了一下衣角,把话硬生生憋了回去。闫阜贵心里跟明镜似的,这老太太明摆着是要拉偏架,和稀泥了!他可不想在这个时候跳出去得罪人。
《1952,我带全家搬入南锣鼓巷》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寻觅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寻觅书屋!
喜欢1952,我带全家搬入南锣鼓巷请大家收藏:(m.xunmishuwu.com)1952,我带全家搬入南锣鼓巷寻觅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