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的邮政信封被攥得微微发皱,张嘉豪指尖触到信封上烫金的 “成绩单” 字样时,能感觉到掌心的汗意正顺着纹路往下淌。院子里的老槐树下,母亲李桂兰正来回踱步,手里的搪瓷碗被捏得咯吱响,碗沿还沾着早上喝剩的麦乳精残渣。陈雪和李伟站在一旁,两人的书包上还挂着中考时戴的准考证,塑料壳子被晒得有些发软。
“快拆啊,愣着干啥?” 李伟忍不住伸手想抢,被陈雪轻轻拍了下手背。她穿着洗得发白的碎花衬衫,额前的碎发被风吹得贴在脸上,眼神里满是紧张,却还是轻声劝道:“别急,慢慢拆,别撕坏了。”
张嘉豪深吸一口气,指尖顺着信封封口的齿痕撕开。一张印有红色油墨字迹的成绩单滑了出来,顶端印着市教育系统的统一标识,下方是黑色水笔填写的分数,墨迹还带着些许印刷后的晕染。
“语文 142,数学 148,英语 145,物理 98,化学 95……” 他逐科念出分数,声音渐渐抬高,“总分 728!”
李桂兰手里的搪瓷碗 “哐当” 一声掉在地上,麦乳精的甜香混着泥土的气息散开。她扑过来抓住成绩单,手指在数字上反复摩挲,眼泪瞬间涌了出来:“728,真的是 728!俺娃出息了!”
隔壁的王婶听到动静,端着洗衣盆就跑了过来,后面跟着一串邻居。“嘉豪考了多少啊?”“是不是上了市一中的线?” 七嘴八舌的追问中,陈雪也拆开了自己的成绩单,脸颊涨得通红:“我 702 分!”
“702!” 李桂兰一把抱住陈雪,“小雪也厉害!咱们俩家的娃都有出息了!”
李伟手抖着展开自己的成绩单,眼睛瞪得溜圆:“658!刚好过市一中的录取线!我考上了!” 他激动得原地蹦了起来,书包上的奥特曼贴纸晃得厉害。
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半天功夫就传遍了整个镇子。傍晚时分,家里的小院挤满了前来祝贺的亲友,八仙桌上摆满了大家带来的礼物:两罐麦乳精、一网兜水果糖、还有几袋包装精美的饼干。王建军骑着他的二手摩托车赶回来,车后座绑着一个红色的绸缎匾额,上面绣着 “学业有成” 四个金黄的大字。
“我就知道我大外甥行!” 王建军把匾额挂在堂屋正中,声音洪亮,“728 分,全市第三!咱们镇子多少年没出过这么厉害的娃了!”
亲友们纷纷附和,有人递烟,有人倒茶,搪瓷杯碰撞的清脆声响此起彼伏。李桂兰忙着炒菜,厨房里飘出炒猪肉和鸡蛋汤的香味,这是家里平时舍不得吃的硬菜,今天特意拿出来招待客人。
饭桌上,王建军喝了两杯白酒,脸颊通红,拍着张嘉豪的肩膀说:“嘉豪,你现在本事大了,印刷厂每月能赚五万多,网站也能变现,不如别读高中了?”
这话一出,热闹的饭桌瞬间安静下来。亲友们面面相觑,有人露出赞同的神色,小声议论着:“建军说的也有道理,读书不就是为了赚钱吗?”“现在一年能赚几十万,比读大学出来上班强多了。”
张嘉豪放下筷子,认真地看着王建军:“舅舅,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但高中不能不上。”
“为啥不上?” 王建军皱起眉头,“你现在生意做得这么大,印刷厂要扩产,网站要运营,哪有时间读书?再说,读三年高中,不如多赚点钱,到时候不管是扩大厂房还是搞其他项目,都有资本。”
“舅舅,钱可以慢慢赚,但高中是打基础的关键时期。” 张嘉豪语气平和却坚定,“我想考京州大学,学计算机和金融,这些知识能帮我把生意做得更大、更稳。现在的成功只是靠运气和提前知道一些机会,没有系统的知识,走不远的。”
李桂兰也帮腔道:“建军,嘉豪想读书是好事,咱们做长辈的得支持。生意上的事,你多帮衬着点就行。”
“我不是不支持他读书,是觉得没必要全职读啊!” 王建军急道,“他可以一边管生意,一边偶尔去学校听听,反正以他的脑子,考试肯定能过。”
“不行。” 张嘉豪摇摇头,“高中的知识体系很重要,必须全身心投入才能学好。而且,我想和陈雪、李伟一起考上京州大学,这是我们的约定。” 他看向坐在对面的陈雪和李伟,两人眼里满是认同。
陈雪轻声说:“王叔叔,嘉豪说得对,高中三年不仅是学知识,还能认识更多朋友,积累人脉。这些都是用钱买不来的。”
李伟也跟着点头:“豪哥,我跟你一起考,咱们到时候在京州大学继续一起干!”
张嘉豪看着王建军,放缓了语气:“舅舅,印刷厂的日常运营可以交给你,我周末和假期回来参与决策。网站那边有刘峰帮忙,我平时可以用课余时间远程沟通。这样学业和事业都不耽误,不是更好吗?”
他拿出早就写好的 “双轨计划”,上面详细列着高中三年的学业目标和生意扩张规划:高一稳固基础,印刷厂完成设备升级;高二冲刺学科竞赛,网站拓展电商合作;高三全力备战高考,同时布局新的创业项目。
王建军接过计划,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字迹,又看了看张嘉豪坚定的眼神,心里的火气渐渐消了。他叹了口气:“你这孩子,主意比谁都正。行吧,舅舅听你的,印刷厂我帮你盯着,你安心读书,要是有解决不了的事,随时给我打电话。”
“谢谢舅舅!” 张嘉豪露出笑容。
亲友们见两人达成共识,也纷纷称赞:“嘉豪这孩子不仅会赚钱,还这么有远见,将来肯定能干成大事!”“是啊,又能读书又能做生意,真是难得!”
饭桌上的气氛重新热闹起来,大家举杯庆祝,说着祝福的话。夜色渐深,亲友们陆续散去,临走时,不少人看着堂屋的匾额和桌上的成绩单,眼神里带着羡慕。
张嘉豪送陈雪和李伟出门,三人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月光洒在地上,拉出长长的影子。
“豪哥,咱们一定能考上京州大学!” 李伟信心满满地说。
“嗯!” 张嘉豪和陈雪异口同声地回应。
回到家,张嘉豪收到了市一中寄来的录取通知书,红色的信封上印着烫金的校徽,格外醒目。他把通知书小心翼翼地放进抽屉,心里充满了期待。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亲友们离开后,不少人心里打起了算盘。第二天一早,就有亲戚上门,说是家里孩子上学需要钱,想向他借点。接着,又有几个亲戚陆续而来,有的说要盖房子,有的说要做点小生意,甚至有人暗示,想拿借条换他城郊地块的一点股份。
张嘉豪站在院子里,看着陆续上门的亲戚,心里明白,一场关于金钱和人情的考验,即将开始。而他早已想好,该如何守住自己的原则,既不伤害亲情,也不打乱自己的规划。
喜欢重回2000:我的初中重启计划请大家收藏:(m.xunmishuwu.com)重回2000:我的初中重启计划寻觅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