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灵犀科技”团队“看相”的经历,像一块沉重的砺石,磨砺着朱革的心智。他第一次将观察的尺度从一个独立的个体,扩展到一个由多人能量场交织、碰撞形成的复杂系统。那种感受到的“气场紊乱”与“内耗”,让他深刻体会到,所谓的“运势”,无论对于个人还是组织,往往并非虚无缥缈的天命,而是内部状态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下的必然显现。
韩先生在收到朱革那番基于“气场”分析的“诊断”后,又专门发来一条长长的感谢信息,说他们核心团队进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深入沟通,虽然过程激烈,但确实理清了不少问题,感觉“气”顺了很多,并对朱革敏锐的洞察力再次表示钦佩,甚至预存了一笔费用,表示后续可能还会请教。
这笔预存费用和真诚的感谢,让朱革在沉重之余,也感到了价值实现的欣慰。孙勇更是借此大做文章,在“离谱相师日记”公众号上,隐去公司名号,洋洋洒洒地写了一篇《惊!朱老师竟为企业号脉,一语道破初创团队生死劫!》,将朱革描述得如同商界诸葛亮,又吸引了一波关注和讨论。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随着公众号影响力的缓慢扩大,以及朱革在特定圈子里的名声渐起,一些不那么和谐的声音,乃至潜在的麻烦,也开始悄然滋生。
这天下午,朱革正在“道观”里,对着玄微子新搞来的一套据说能模拟不同“煞气”环境对生物体影响的(看起来极其不靠谱的)装置进行感知训练,孙勇的工作微信突然接到一个语气焦急的语音电话。
打电话的是之前通过公众号咨询过情感问题、后来在朱革建议下与丈夫关系有所缓和的那位苏女士。她的声音带着哭腔,充满了愤怒和不知所措:
“孙哥!朱老师在吗?出事了!我老公……我老公他不知道从哪里听说了我之前找朱老师咨询的事情,现在勃然大怒,说我在外面找神棍败坏他名声,说他根本没出轨,是我疑神疑鬼,还说要找朱老师算账!我……我该怎么办啊?”
孙勇一听,眉头就皱了起来,开了免提让朱革也能听到。他安抚了苏女士几句,挂断电话后,胖脸上露出了凝重的神色:“妈的,麻烦来了。这种家务事最难搞,清官都断不了,咱们这外人掺和进去,一不小心就里外不是人。”
朱革的心也沉了下去。他最担心的情况之一出现了——咨询过程中的隐私和引发的后续家庭矛盾。这不仅仅是“算账”的威胁,更关乎职业道德和潜在的法律风险。
“而且,”孙勇压低了声音,小眼睛里闪过一丝精明,“我总觉得这事有点蹊跷。苏女士之前不是说,她按你教的,稳住自己,改变沟通方式后,她丈夫态度已经有所缓和,两人都能说上话了吗?怎么突然就爆发了?还精准地知道了咨询的事?会不会……是有人在背后煽风点火?”
朱革闻言,心中一凛。孙勇的怀疑不无道理。他回想起与苏女士的两次接触,以及她描述中丈夫的行为模式。一个原本因为可能理亏而选择回避和冷战的人,为何会突然如此强硬、甚至主动挑起事端?
“小人。”一个清晰的词跃入朱革脑海。玄微子曾不止一次提过,相术之中,亦有“小人”相,但“小人”未必都写在脸上,更多藏于行为与动机之中。有些人,自身气场不正,见不得他人和睦,或为利益,或为私怨,惯于挑拨离间,背后捅刀。
“得搞清楚怎么回事。”朱革站起身,眼神变得锐利,“不能被动等他找上门来。”
他让孙勇通过微信,委婉地向苏女士询问,她丈夫最近是否接触了什么特别的人,或者有没有什么其他异常的行为。同时,他也让孙勇动用他开网约车积累的庞大人脉和信息渠道,悄悄打听一下苏女士丈夫的社会关系,尤其是近期往来密切、可能对其产生影响的人。
苏女士那边很快有了反馈。她回忆说,丈夫最近确实和一个多年前就认识的、游手好闲的老同学走得比较近,那人据说现在在做些不太靠谱的“投资中介”,嘴皮子很溜。丈夫最近几次喝酒,都是和这个人一起。
孙勇那边的“民间调查”也初现端倪。他几个朋友反馈,苏女士的丈夫那个老同学,口碑确实不怎么样,好吃懒做,眼高手低,最近好像特别热衷于撺掇别人搞什么“虚拟货币”投资,疑似传销模式。
线索似乎指向了这个“老同学”。
就在这时,一个陌生的本地号码打到了孙勇的工作手机上。孙勇看了朱革一眼,按下了接听和免提。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故作沉稳、却难掩一丝虚张声势的男声:“是‘玄革咨询’的孙先生吗?我姓张,是苏xx的丈夫。”
来了!朱革和孙勇对视一眼。
“张先生你好,有什么事吗?”孙勇语气平静。
“什么事?”对方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怒气,“你们那个什么朱老师,在我老婆面前胡说八道什么?挑拨我们夫妻关系!我告诉你们,这是诽谤!我要去告你们!让你们在这行混不下去!”
孙勇按照事先和朱革商量好的策略,没有硬碰硬,而是语气诚恳中带着一丝无奈:“张先生,您先别激动。朱老师当时只是基于苏女士的描述,提供了一些情绪疏导和沟通建议,从未断定任何事实,更不存在挑拨。这一点,咨询记录和苏女士本人都可以证明。我们非常理解您的心情,如果因此造成了误会,我们很抱歉。”
对方似乎没料到孙勇会是这个反应,顿了一下,但语气依旧强硬:“少来这套!我不管你们说了什么!我老婆就是因为找了你们,才变得疑神疑鬼!这件事你们必须负责!除非……”
“除非什么?”孙勇顺着他的话问。
“除非你们公开道歉,承认是胡说八道,并且赔偿我的名誉损失!”对方图穷匕见。
朱革在一旁静静地听着,运用“听声辨气”的技巧。这张先生的声音,虽然故作愤怒强硬,但气息略显浮夸,中气不足,尤其在提出赔偿要求时,尾音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和……心虚?这不像是真正蒙受不白之冤的丈夫应有的理直气壮,反倒更像是一种……讹诈?
结合苏女士和孙勇调查来的信息,朱革心中那个“小人作祟”的猜测越来越清晰。很可能是那个“老同学”,得知苏女士曾咨询过“相师”,便趁机煽风点火,甚至可能怂恿张先生借此机会讹一笔钱,既能中饱私囊,又能进一步搅乱苏女士的家庭,满足其某种阴暗心理。
朱革拿起笔,在一张纸上快速写了几个字,递给孙勇。
孙勇会意,对着电话说道:“张先生,您的要求我们收到了。不过,这件事毕竟涉及您和苏女士的隐私,闹大了对谁都不好。您看这样行不行,我们约个时间,见面聊一聊,把误会当面说清楚。就您、我,还有朱老师,三个人,如何?”
对方显然没料到会提出见面,犹豫了一下,但在孙勇强调“面对面才能更好解决问题,避免误会加深”后,最终还是同意了,时间定在第二天下午,地点是一家普通的茶馆包间。
挂断电话,孙勇看向朱革:“革子,有把握吗?见面聊,万一他带人来硬的怎么办?”
朱革眼神冷静:“他目的是求财,不是打架。而且,我大概知道该怎么应对了。”
第二天下午,茶馆包间。张先生准时到来,果然是一个人。他个子不高,微微发福,面相上看,山根偏低,眼神略显浑浊,带着一种长期不得志的郁气和人到中年的疲惫。与他通话时的虚张声势不同,真人反而显得有些局促和底气不足。
朱革没有急于开口,而是仔细观察着他。他的气场是“浊”的,“摇摆”的,显然内心充满矛盾,并非坚定的主导者。
寒暄几句后,张先生再次重申了他的“指控”和赔偿要求,但语气远没有电话里那么强硬。
朱革静静地听完,然后缓缓开口,没有直接回应指控,而是话锋一转,语气平和却带着一种洞察的力量:
“张先生,最近是不是有老朋友劝你投资什么……新兴项目,说是回报率很高?”
张先生猛地一愣,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你……你怎么知道?”
“我还知道,”朱革继续道,目光平静地看着他,“这位老朋友,是不是还跟你说,男人不能太窝囊,被老婆怀疑就要强硬起来,正好可以借机……弄点钱?”
张先生的脸色瞬间变了,嘴唇哆嗦着,想反驳,却一时说不出话来。朱革的话,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剥开了他看似强硬的外壳,露出了里面被怂恿和贪念填充的虚弱内核。
“张先生,”朱革身体微微前倾,声音低沉而清晰,“我们做咨询的,见过太多人和事。有些人,自己路走不顺,就喜欢把别人也拖下水,看别人家宅不宁,他心里才舒服。这种人,面相上或许不显,但行事自有其‘浊气’。您是个明白人,应该能分辨,谁是真正为您好,谁是在把您往火坑里推。”
他没有提苏女士,也没有提是否出轨,而是直接将矛头指向了那个背后怂恿的“老同学”,点破了其“小人”行径和可能带来的危害(投资陷阱、家庭破裂)。
这番话,如同当头棒喝,击中了张先生内心最隐秘的担忧和摇摆。他脸色变幻不定,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之所以被说动,一方面是因为确实对妻子咨询的事感到恼火,另一方面,也未尝没有抱着侥幸心理,想趁机捞一笔,以及被老同学描绘的“投资蓝图”所诱惑。此刻被朱革毫不留情地戳穿,他顿时方寸大乱。
“我……我……”他张了张嘴,最终颓然地低下头,长长地叹了口气,“朱老师……我……我也是昏了头了……”
接下来的谈话,变得顺畅起来。张先生承认了自己是被老同学怂恿,也坦言最近夫妻关系紧张让他心烦意乱,才会被人趁虚而入。他不再提赔偿的事,反而对朱革表示感谢,说会回去好好处理家庭关系,并远离那个“不靠谱”的老同学。
离开茶馆时,张先生的态度已经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甚至还带着几分羞愧。
孙勇看着张先生远去的背影,忍不住对朱革竖起了大拇指:“高!实在是高!革子!你这招釜底抽薪太绝了!直接把他背后那个小人给揪了出来!这下他哪还有脸找咱们麻烦!”
朱革却没有多少得意之情,只是淡淡地说:“小人难防,但往往自身气场有缺,易于被欲望操控。看清了根源,才能化解麻烦。”
这次“识破小人局”的经历,有惊无险,却给朱革敲响了警钟。相师这条路,窥探人心,介入他人因果,必然伴随着风险与非议。不仅要能看透表象,更要能洞察背后的动机与局网,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化解危机。
潜龙勿用,亦需惕厉。
于风波诡谲处,识破小人伎俩,方能在这条“离谱”的路上,走得更加稳健。
喜欢失业后,我靠刷朋友圈成神棍请大家收藏:(m.xunmishuwu.com)失业后,我靠刷朋友圈成神棍寻觅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