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帝抠,和他的祖上一样,都是守财奴,怎可能让骆养性花百两银子进皇城?虽说百两银子在崇祯帝眼里不算啥,但也得分什么事。
这社会上的人,有时候对于钱的心态和崇祯帝是一样的。有些人花好几百喝顿酒,吃顿烧烤火锅,一点也不心疼,可是你要说,让他拿同样的钱来买书去读一读,他就觉得不值了。
还有的人,去一个很远的地方宁可坐公交好几个小时,也不愿意打车,反倒是把钱花在女人身上,可以一掷千金。
不是有一句话嘛,给女人做事,做了后悔,不做也后悔。
严格意义上讲,崇祯帝的这种抠,是不会理财的一种表现。钱,应该把它花在刀刃上,尤其是这么几年来,经济不景气,我们更应该合理分配。虽说是消费降级,但是在提升自己上,该花的钱还是要花的。
崇祯帝听了骆养性这么一问,答道:“砍了这歪脖子树也不是什么太着急的事,就等着清明吧。但是,你还是要准备好百两银子,以免不是在东安门外等候的第一人。好好准备吧!”
听上去崇祯帝既节约又不差钱,但是细品起来,这是假大度,有要求,但没下命令。
什么叫有要求却没下命令?
崇祯帝叫骆养性准备百两银子,有备无患,但是却没说这百两银子由谁来出。崇祯帝没说,那这百两银子就只能由骆养性自己准备。如果骆养性问崇祯帝,该去哪领这百两银子,倒显得他有点太小气。
假使骆养性问崇祯帝,去哪里领百两银子?崇祯帝肯定回,找曹化淳,然后还得加上一句,办事怎么这么抠小节而不顾大局!当骆养性真找曹化淳要银子时,曹化淳肯定不给,还得说,崇祯帝没下书面文书,这百两银子不好记账。
这就是官僚主义,骆养性为官这么多年,怎么会不知道这个道理?此刻的他,只得把苦往肚子里面咽。
现在很多企业,尤其是没有人性的企业,在对待报销制度上也是这么干的。
我之前有一个同事,就坐在我的边上,他负责工厂的软件流程,每天都要先到公司打上班卡,再驱车四五十公里前往工厂调研,晚上再驱车四五十公里回到公司打下班卡,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却从来没有报销过油费也没有任何补助。我问他,你怎么不要报销?他回,公司市内没有报销。我想都没想就说,那你就坐公交车。他回,工厂太偏,没有公交车能到,而且又远,起得早。我心想,好吧,谁让你有车呢,谁让是牛马呢?
后来,我不干了,而他继续待在那家企业。我真不知道是我错了,还是他错了。反正,大家各得其所。
但是,这样的企业还能混得风生水起,挺值得深思的。
骆养性一听崇祯帝这么说,心中了然,都是老官僚了,上司怎么说就怎么做吧,反正之前克扣下属的钱还有很多,够用了。
多么美好的心态啊!
我在网上看到过一个考公的面试题,题目是这样的:
单位年会,领导让你采购礼品和水果,并暗示你去他朋友的店里去购买,但那家水果并不新鲜,你怎么办?
正确答案是:
首先,我会去到领导朋友的店里,和领导朋友说明,我的身份及来意,并依据采购清单向其告知,我们年会所需的礼品,及水果的种类及数量,优先采买礼品及新鲜的水果。同时,我也会查看一下,具体有哪些水果不太新鲜不能进行采购,并询问领导的朋友,这些水果是否能够及时补齐。
其次,我会分出具体情况,加以解决。如果领导的朋友告知我,水果能够及时补齐,那么我会结算好,在其店里购买的礼品及水果的费用,开好票据,同时再去其他水果店货比三家,争取以最优惠的价格,将剩余水果采买完毕。
最后,我会及时将采购好的礼品和水果运送到年会现场,交到后勤组手中,并找到领导向其汇报具体情况和上交收据和发票。
一道题,折射出多少官僚体制的复杂!考公面对的问题,是如何解决官僚体系的人情世故,而不是如何,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古今,殊途同归。
喜欢山水行记请大家收藏:(m.xunmishuwu.com)山水行记寻觅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