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

姒洛天

首页 >>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 >>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来点超能力:美羞要拯救世界囚爱成瘾,傅先生的新婚罪妻病弱真千金一吐血,全网都飙泪了美人外室只想跑路!盗墓之做坏事前,避着点瞎子我啊我的世界烦人的怪物学院原神:真相知晓,选择为何快穿:死遁后被反派大佬盯上了快穿:拜金女被恋爱脑感化了转来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 姒洛天 -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文阅读 -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txt下载 -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1642章 无畏擒龙(47)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砚之在静远堂住到第三百九十天的时候,春分刚过,东墙根埋核的地方鼓起个小小的土包,像谁在土里藏了颗绿宝石。她每天清晨都会蹲在土包旁观察,看湿润的泥土上是否有新的裂痕——那是核要顶破土层的信号。老人说这叫“听土声”,比任何闹钟都准,“你祖父当年在漠河等驯鹿,就靠听雪地里的蹄声,”他往土包旁撒着碎米,引来几只麻雀啄食,“万物都有动静,就看你够不够静。”

那天早饭时,李婶带来了刚蒸的清明粿,艾叶的青混着豆沙的甜漫了满桌。粿的边缘捏着锯齿纹,是用阿婉留下的木梳压的,梳齿上的包浆里还沾着些面粉,像藏着无数个春天的印记。“我娘说清明粿得捏紧边,”李婶往粿上撒着松花粉,粉粒落在青瓷盘里,像撒了把碎雪,“不然豆沙会漏,就像心事藏不住,得用劲裹着。”

砚之咬了口清明粿,艾草的微苦裹着豆沙的甜在舌尖散开,突然发现粿里嵌着颗细小的银珠,想必是老银匠特意熔的,和阿婉的梅花扣同出一炉。“这是‘藏福’,”李婶指着银珠笑,眼角的皱纹里盛着阳光,“阿婉姑娘当年做粿,总爱往里面藏点小东西,说‘吃到的人有福气’。”

上午,县博物馆的人来了,穿着深蓝色的工作服,手里捧着个锦盒,盒里装着把铜制的小犁,犁尖的纹路和祖父的小铲子如出一辙。“我们在整理老农具时发现这个,”为首的研究员打开锦盒时,砚之看见犁柄上刻着“静远堂”三个字,是老人年轻时的笔迹,比现在的字多了几分锐气,“想借贵处的场景拍组照片,配着您的样书做个‘农耕与文学’特展。”

老人坐在竹椅上抽着旱烟,烟杆的铜锅在阳光下泛着光,“物件能借,场景可借不走,”老人吐出个烟圈,烟圈在埋核的红绳旁散开,“这院里的土、树、风,都是活的,挪了地方就死了。”

砚之给研究员续茶时,发现茶杯的杯底刻着朵小小的腊梅,和果核的纹路重合在一起,像个隐秘的印章。“这是阿婉姑娘的手艺,”老人用手指敲着杯底,“当年她给每户人家都刻了个,说‘杯子碰杯子,就像人碰人,得有个记号认亲’。”

博物馆的人拍了很多照片:埋核的土包旁放着祖父的小铲子,样书摊开在“结果”章节,阿婉的银珠滚落在清明粿的碎屑里。研究员的相机镜头扫过这些物件时,砚之突然发现镜头里的红绳、银珠、铜铲在阳光下连成道金线,像条穿越时光的河,把所有的记忆都串在了一起。

中午,老木匠送来个新做的花架,紫檀木的,横梁上刻着“核生”两个字,笔锋里带着对新生的期盼。“我爹说这叫‘承前启后’,”老木匠擦着额头的汗,花架的榫卯处还留着淡淡的木香,“下面摆你祖父的书,上面将来放新苗,算是给故事搭个新架子。”

老人往花架上摆着样书,最顶层的位置空着,留着放将来的新苗。“得留够高,”老人用竹尺量着空当,“这苗得长到三尺高,才配得上你祖父的书。”

砚之摸着花架的木纹,突然发现横梁的裂缝里卡着根红绳,是从锦囊上脱落的,在木缝里缠了个小小的结,像给花架系了个永恒的约定。“这是阿婉姑娘在帮忙,”老人把红绳往深处塞了塞,“说‘结绳记事,结木也能记事’。”

下午,砚之帮着老人翻晒祖父的日记,在最后一页发现张手绘的地图,标注着静远堂的“风水位”:东墙根埋核,西窗下种菊,南檐下养兰,北阶前植竹。地图的角落写着行小字:“草木有灵性,各归其位方能兴旺,就像人,得找到自己的土才活得踏实。”

“他总爱琢磨这些,”老人用手指点着东墙根的位置,“说‘核得埋在离书最近的地方,墨香能催芽’。”

砚之把地图贴在东厢房的墙上,刚好在花架的正上方,像给新生的希望挂了张导航图。她突然想起昨天给冬青浇水时,发现根部的土壤里冒出些白色的菌丝,像给核织了张温暖的网,“这是好兆头,”老人蹲下去用竹片拨开土壤,“菌丝会给核送营养,就像村里的孩子们给它送红薯,都是心意。”

那天傍晚,砚之在展览说明卡上写下:“地图的记忆刻在木纹里,植物的牵挂藏在菌丝中,那些看似随意的标记,其实都是时光精心的布局。”她写这句话时,东墙根的土包突然轻轻动了下,像核在土里伸了个懒腰。

夜里下了场春雨,雨点打在青石板上,哒哒的响像谁在院里弹着琴。砚之躺在床上睡不着,听见老人在东厢房翻书,书页的翻动声混着他哼的《梅花三弄》,第三弄的调子依然有些飘,却比任何精准的旋律都让人安心。

天快亮时,砚之被鸟鸣声惊醒,是绣眼鸟在冬青树上唱歌,声音清亮得像泉水叮咚。她跑到院里,看见埋核的地方裂开道细小的缝,嫩白的芽尖从缝里探出来,顶着点湿润的泥土,像个刚睡醒的婴儿。“出来了,”老人端着个陶瓮从井边回来,瓮里的水晃出细碎的光,“比去年的枸杞早了三天,看来是听够了热闹。”

砚之蹲下去看新芽,芽尖的绒毛上沾着晨露,在阳光下闪着七彩的光,像撒了把碎钻。她突然发现芽根处缠着根极细的银线,想必是从阿婉的绣品上脱落的,在土里泡得发亮,像给新苗系了个小小的护身符。

那天上午,村里的孩子们来给新苗“添营养”,每人手里都攥着把从家里带来的草木灰,小心翼翼地撒在土包周围,灰色的粉末在绿芽旁画出个圈,像给新生的希望画了道保护符。“我娘说草木灰能防虫子,”梳羊角辫的小姑娘用手指轻轻碰了碰芽尖,“就像给小苗戴了个盔甲。”

老人笑着把孩子们的草木灰收在竹篮里,篮底铺着阿婉织的蓝布,灰色的粉末在布上印出淡淡的痕,像幅朦胧的画。“等会儿给大家分清明粿,”老人的目光落在新苗上,“让芽儿也闻闻甜,长得才欢实。”

砚之在样书的再版后记里添了句话:“静远堂的新苗,在春分的雨里探出了头,像个问号,也像个惊叹号,等着续写未完的故事。”她写这句话时,笔尖的墨水在纸上晕开,刚好在“故事”两个字周围形成个小小的圈,像给新生的希望盖了个印章。

中午,李婶带来了刚炖的鸡汤,陶罐里飘出的香气混着泥土的腥漫了满院。“我娘说鸡汤的汤渣能肥苗,”李婶往苗旁埋着撕碎的鸡肉,“去年她就这么喂月季,说‘荤腥养劲,苗长得才壮’。”

老人往砚之碗里盛着汤,鸡肉的嫩混着菌菇的鲜在舌尖散开,“你祖父炖鸡汤时总爱多放把枸杞,”老人的筷子在陶罐里轻轻搅动,“说‘红配绿,看不足’,现在看来,他是说给这苗听的。”

砚之看着新苗在阳光下轻轻摇晃,突然明白为什么这株腊梅能生生不息。那些藏在草木灰里的守护,那些落在银线里的牵挂,那些渗进汤渣里的期盼,其实都在时光里慢慢酿成了养分,藏在每个角落,等着某个春雨绵绵的清晨,把所有的等待都长成触手可及的模样。

下午,砚之帮着老人给新苗搭了个小小的竹架,竹条是去年的葡萄藤削的,带着自然的弧度,像给新苗撑了把伞。“得让它顺着架子长,”老人用麻绳把苗固定在竹条上,绳结打得又快又稳,是北方木匠的法子,“不然风一吹就歪,就像人,得有个依靠才站得直。”

砚之摸着竹架的纹路,突然发现竹条上刻着个极小的“远”字,和祖父的钢笔帽上的字一模一样。她突然想起昨天整理展览物件时,发现祖父的小铲子上也刻着个“远”字,原来这些看似散落的标记,其实都在时光里互相呼应,像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傍晚时,夕阳把院子染成金红色,新苗的芽尖在暮色里泛着光,像颗小小的星星。老人往竹架旁的土里埋着饼肥,用厚土盖严实了,“这是给它的第一份厚礼,”老人拍着手上的泥土,“得让它知道,有人在盼着它长大。”

砚之看着那株新苗在风中轻轻摇曳,看着老人温柔的侧脸,看着孩子们在院里追逐打闹,突然明白,静远堂的故事从来不是她一个人的,也不是祖父和阿婉的,而是所有与这里相关的人的——老人的等待,孩子们的期盼,绣娘们的红绳,银匠的银珠,都在这株新苗里,在每个平凡的日子里,慢慢生长,慢慢延续。

她坐在书桌前,笔尖在纸上轻轻跳动,写下:“静远堂的新苗,在春分的暮色里数着叶瓣,像在等待一场更盛大的约定。”写完这句话,砚之抬头望向窗外,看见新苗在风里轻轻点头,像在说“是的,我们都在等”。

葡萄藤的枯枝上,去年的锦囊还在轻轻晃动,空荡的布面里灌满了春风,像个装满希望的袋子。砚之知道,故事还在继续——新苗会抽出新叶,书稿会添上新的篇章,那坛埋在树下的米酒会在新苗长到三尺高时被挖出来,孩子们的期盼会在新的年轮里慢慢绽放,而她和老人,会守着这院里的草木,守着这些生生不息的希望,看腊梅如何从一株新苗,长成能抵挡风雨的树,看那些看似散落的时光碎片,如何在思念里拼出越来越大的圆,温暖每个平凡的清晨与黄昏。

她的钢笔在纸上流畅地游走,写下:“静远堂的春天,从来不是终点,是无数个起点的总和。”窗外的新苗在风中轻轻摇曳,像在为这句话,也为所有未说尽的故事,打着温柔的节拍。

砚之在静远堂住到第四百二十天的时候,新苗已经蹿到了一尺高,枝桠间抽出了五片嫩绿的新叶,像五只摊开的小手,在风中轻轻招摇。她蹲在花架前测量叶距时,指尖的钢笔突然在青石板上洇出个墨点,形状像颗缩小的梅子,和去年结的腊梅果如出一辙。“别擦,”老人抱着捆新割的稻草从后院回来,草叶上还沾着晨露,“墨是有记性的,它想在这儿留个念想。”

砚之看着墨点在阳光下慢慢变干,突然发现旁边的石缝里卡着片绣品碎布,上面的腊梅图案已经被雨水泡得发蓝,却依然能看出是阿婉的针脚——金线绣的花蕊在叶影里闪着微光,像谁把星星缝进了布里。她想起祖父日记里的话:“美好的东西不会真的消失,它们只是换了种模样活着,像碎布藏在石缝里,墨点留在石板上。”正出神时,老人把稻草往竹筐里一扔,草叶上的露珠滚落,在墨点旁晕出细小的水痕,像给墨梅添了圈光晕。

那天上午,出版社的编辑带着再版样书来了,书脊上的红绳换了新的,是用去年的果核壳煮水染的,颜色深得像块玛瑙。“这次加印了五千册,”编辑翻开扉页时,砚之看见新添的插页——是新苗出土时的照片,嫩白的芽尖顶着泥土,像个刚睡醒的童话,“我们想做个‘种子计划’,把静远堂的腊梅籽寄给全国各地的读者,让故事在更多地方扎根。”

老人坐在竹椅上翻着样书,手指在新苗的照片上停顿,指腹的温度融化了纸页上的薄尘,露出下面压着的腊梅花瓣——是去年结的果核旁的残瓣,已经脆得像枯叶,却依然保持着完整的形状。“这主意好,”老人的声音里带着稻草的涩,“种子本来就该四处走,总闷在一个地方会想家。”

砚之给编辑泡桂花茶时,发现茶杯的杯沿缺了个小口,是前几天被孩子们不小心碰的,缺口处刚好能卡住片新叶,像给叶片搭了个小小的舞台。“这叫‘叶承杯’,”编辑指着缺口笑,眼角的细纹里盛着阳光,“阿婉姑娘当年做的茶杯,都故意留个小缺口,说‘太圆满了反而不长久,留个缝透气才好’。”

中午吃饭时,李婶带来了刚蒸的荷叶包饭,翠绿的荷叶在青瓷盘里摊开,米饭的香气混着荷叶的清苦漫了满院。饭粒里嵌着颗颗饱满的莲子,是从村西的荷塘采的,嫩得能掐出水。“我娘说荷叶包饭得留个小口,”李婶用竹筷轻轻挑开荷叶的一角,蒸汽在阳光下凝成白雾,“不然香气跑不出来,就像心事得说出口,憋着会发霉。”

老人往砚之碗里盛着饭,莲子的清甜混着稻米的香在舌尖散开,“你祖父吃包饭总爱先舔荷叶,”老人的筷子在荷叶上轻轻划着,“他说‘荷叶的苦才是真味,像日子,甜里总得带点涩’。”

砚之咬莲子时,突然发现莲心的形状像根细小的红绳,和阿婉的线如出一辙,在舌尖的苦涩里悄悄发着甜。她低头看碗底的青花图案——是株抽新叶的腊梅,枝桠上缠着根红绳,绳尾系着颗莲子,和眼前的景象一模一样。原来这院里的每个物件,都在悄悄复制着时光的密码,像串循环播放的歌谣,把牵挂唱了一遍又一遍。

下午,砚之帮着老人翻晒去年的果核壳,在最底下发现张泛黄的药方,是阿婉的字迹:“腊梅新叶三枚,荷叶半张,煮水喝可去暑气,加颗莲子更妙。”药方的边缘粘着片干荷叶,想必是当年配药时夹的,脆得像薄纸,却依然带着清苦的香。

“她总爱琢磨这些草木偏方,”老人往果核壳里装着新采的薄荷,绿色的叶片在壳里晃出细碎的影,“说‘药书里没有的,草木会告诉你,就看你肯不肯听’。”

砚之把药方夹进再版样书,刚好在“新苗”章节的开头,像给故事配了段清凉的插曲。她突然想起昨天给新苗浇水时,发现根须已经从陶盆的排水孔钻了出来,在空气中打着卷,像群想挣脱束缚的小鱼。“这是要换盆了,”老人用竹片撬开盆底的瓦片,“根须见着新土才肯长,就像人,总待在一个地方会闷得慌。”

那天傍晚,砚之在再版样书的后记里写下:“植物的根须比叶片更诚实,它们在黑暗里悄悄扩张的样子,藏着最执着的向往。就像人的心,总要往有光的地方走,哪怕隔着厚厚的陶盆。”她写这句话时,窗外的新苗突然抖了抖,叶片在风中轻轻摇曳,像在为文字鼓掌。

夜里起了风,葡萄藤的枯叶被吹得哗哗响,像谁在院里翻着本厚重的书。砚之躺在床上睡不着,听见老人在东厢房用笛子吹《梅花三弄》,第三弄的调子依然有些飘,却比任何精准的旋律都动人——像阿婉当年跑调的歌声,混着风声漫进来,把整个院子都裹成了团温暖的棉絮。

天快亮时,砚之被露水打湿的窗纸惊醒,推窗时看见新苗的叶片上凝满了晨露,每颗露珠里都映着个小小的太阳,像把整个天空都装进了水珠里。老人正往花架旁的土里埋着鱼肠,用厚土盖严实了,说:“这是给新苗的‘壮骨汤’,喝了能长结实,不然风一吹就弯腰。”

砚之蹲下去闻土壤的味道,腥气里混着荷叶的清苦,像把时光的味道揉在了一起。她突然明白为什么老人总说“万物相生”——那些藏在鱼肠里的荤腥,那些落在荷叶里的清苦,那些渗进莲子里的甜涩,其实都是岁月教会的平衡:有滋有味的守护,才是最长久的温柔。

那天上午,村里的孩子们来给新苗“搭凉棚”,每人手里都举着片宽大的荷叶,小心翼翼地盖在花架上,绿色的叶片在新苗上方拼出片阴凉,像给嫩弱的希望撑了把伞。“我娘说正午的太阳太毒,”梳羊角辫的小姑娘用细麻绳把荷叶绑在竹架上,绳结打得歪歪扭扭的,却异常结实,“得给小苗挡挡,不然叶子会晒焦。”

老人笑着把孩子们的荷叶摆得更匀些,叶片间留着细小的缝隙,刚好能漏下细碎的阳光,在新苗的叶面上投下跳动的光斑。“这叫‘透光养’,”老人的手指在叶片间轻轻拨动,“太密了不通风,太疏了挡不住晒,得像过日子,松紧得恰到好处。”

砚之看着荷叶棚在风中轻轻摇晃,突然想起昨天整理祖父的书稿时,发现夹在里面的张荷叶书签,上面用铅笔写着:“腊梅新叶最怕骤雨,得像护着孩子似的,提前把伞撑开。”字迹的边缘有圈淡淡的水渍,想必是当年的雨水溅的,像给文字盖了个湿润的印章。

中午,老木匠送来个新做的陶盆,盆身上刻着片荷叶,叶脉里还留着淡淡的香——是用去年的荷叶煮水浸过的,说“这样盆里的土会带着清苦,苗长得才精神”。“我爹说这叫‘草木亲’,”老木匠用砂纸打磨着盆沿,“当年他给阿婉姑娘做花盆,也是这么浸的,说‘盆跟苗得认亲,不然长不牢’。”

砚之帮着老人给新苗换盆,发现旧盆的土壤里缠着根红绳,是从去年的锦囊上脱落的,在土里泡得发胀,像条舍不得离开的记忆。“这是植物在留念想,”老人把红绳缠在新陶盆的盆沿上,打了个漂亮的蝴蝶结,“让它跟着苗一起长,也算给旧物找个新家。”

下午,砚之在“种子计划”的说明卡上写下:“植物的记忆藏在根须里,人的牵挂缠在线绳中,那些看似微小的陪伴,其实都是时光埋下的伏笔。”她写这句话时,花架上的荷叶棚突然被风吹得掀起一角,阳光漏下来照在新苗上,叶片的绒毛在光里闪着银亮的光,像在为文字镀上金边。

傍晚时,天空突然暗了下来,远处的山头像被泼了墨,风里带着潮湿的土腥气——是要下雷阵雨了。老人和砚之忙着加固荷叶棚,孩子们也跑来帮忙,有的扶着竹架,有的往荷叶上压石块,小小的身影在风里跑来跑去,像群守护宝藏的小卫兵。

“快躲进屋里!”老人把最后块石头压在荷叶上时,豆大的雨点已经砸了下来,砸在荷叶上噼啪作响,像无数只小手在鼓掌。砚之拉着孩子们跑进东厢房,从窗缝里往外看——荷叶棚被雨水打得深深凹陷,却始终没有垮掉,新苗在棚下安然无恙,叶片在雨雾里泛着油亮的光,像洗过澡的孩子,精神得很。

雨停时,夕阳把院子染成了金红色,荷叶棚上的水珠滚落,在青石板上砸出细碎的响,像串断了线的珍珠。新苗的叶片上挂着水珠,在晚霞里闪着七彩的光,像撒了把碎钻。老人蹲下去检查荷叶棚,发现最中间的那片荷叶已经被打烂了,烂叶下的新苗却完好无损,叶尖还新抽出半寸嫩芽,像在说“这点风雨算什么”。

“这就是守护的意思,”老人把烂叶捡起来埋进土里,动作轻得像在安葬位功臣,“总得有东西牺牲,才能护住想护的。”他顿了顿,声音里带着桂花的涩,“你祖父当年在漠河救那株野生腊梅,就是用自己的棉袄挡的雪,棉袄冻硬了,苗却活了。”

砚之摸着新抽出的嫩芽,突然明白为什么这株腊梅能在异乡扎根——那些藏在荷叶棚里的牺牲,那些落在红绳里的牵挂,那些渗进陶盆里的清苦,其实都在时光里慢慢长成了力量。就像祖父的棉袄护住了漠河的腊梅,烂掉的荷叶护住了静远堂的新苗,看似失去的,其实都以另一种方式活着,活在新抽出的嫩芽里,活在慢慢长高的枝桠上。

夜里,砚之躺在竹榻上,听着新苗在晚风里轻轻摇晃的声音,像首温柔的摇篮曲。她想起祖父书稿里的话:“最好的成长,是带着所有的守护慢慢长大,像腊梅带着荷叶的牺牲、红绳的牵挂、陶盆的清苦,把风雨都酿成向上的力量。”

第二天清晨,砚之被鸟鸣声惊醒,是绣眼鸟在荷叶棚上唱歌,声音清亮得像泉水叮咚。她跑到院里,看见新苗又长高了些,最顶端的嫩芽直指天空,像根小小的接力棒,要把去年的希望延续下去。老人正往陶盆里埋着碎木屑,说“这是最后一次添肥,再喂就该疯长了,得让它慢慢长,根才扎得深”。

砚之蹲下去闻木屑的味道,松脂的香混着泥土的腥,像把岁月的味道揉在了一起。她突然注意到陶盆的裂缝里卡着片碎瓷——是前几天被孩子们碰缺的茶杯上的,瓷片的边缘还沾着点桂花茶的渍,像给新苗的成长盖了个甜蜜的邮戳。

她回到书桌前,笔尖在“种子计划”的信封上轻轻跳动,写下:“静远堂的新苗,在风雨后长得更精神了。它带着荷叶的牺牲、红绳的牵挂、陶盆的清苦,要去更多地方扎根了。”写完这句话,砚之抬头望向窗外,看见新苗的叶片在晨光里轻轻点头,像在说“是的,我们都会好好长大”。

葡萄藤的卷须已经爬上了新搭的竹架,在晨光里轻轻摇曳,像在为新的旅程打着节拍。砚之知道,故事还在继续——新苗会抽出更多的枝桠,样书会寄往更多的地方,“种子计划”的腊梅籽会在全国各地发芽,而她和老人,会守着这院里的草木,守着这些慢慢生长的希望,看腊梅如何从株新苗,长成能抵挡风雨的树,看那些看似散落的时光碎片,如何在思念里慢慢拼出个圆,温暖每个平凡的清晨与黄昏。

东厢房的书架上,再版样书旁摆着那个新陶盆,红绳在盆沿上轻轻晃动,像个永远的约定。远处的蛙鸣混着虫叫,像首温柔的歌谣,在静远堂的暮色里轻轻流淌,伴着那株在风雨后更显精神的新苗,和那些永远在生长的希望。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m.xunmishuwu.com)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寻觅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洪荒:这个通天苟出天际方尘的小说免费阅读三国:吾乃西凉统帅农女医妃富甲天下我有无数神剑盛宠之毒医世子妃一战惊九霄让地球人疯狂的星际直播间绝世天骄第一宠婚:老公,坏坏坏!我,词爹曲皇,你拿我当牛马!大唐官大明第一狂士开局十亿红蚁道兵,给爷整麻了重生之春晓灌篮高手之暴君婚后霸占娇妻猎清恐怖网文穿越后,我和夫君一起重生了
经典收藏嫡女重生之鉴茶虐渣首富爸妈被抢,萌崽迷疯大佬全家娇娇太放肆恐怖综艺:白大师,我家没了快穿:恶毒万人迷她太貌美穿越之纨绔王爷为我谋天下九叔:我以雷霆镇压一切!开局分家,成了神医疯批神修,爱惨了她穿成闲王妃后的逆袭之路独宠萧家宝贝蛋子大千玄天战神大秦:开局被始皇听见心声咒术回战:与灰暗天空划过彩虹我被老板拐跑了我在全职法师捡属性渡劫雷后,我变成龙了世奇怪谈一路窝囊到中宫之位开局极寒模式,我有空间在手
最近更新我堂堂公主,娶八个驸马怎么了?山海经中山的故事快穿背景板,掌握一见钟情技能后魔头她干甚去了九零:说好绝嗣大佬,怎么一胎三宝明日方舟:龙门模范警员1910从岭南走出的军阀头子满级重生,柔弱医修她卷哭整个修仙界镜渊魔影神医嫡女:冷面王爷的掌心宠老公重生没选我?闪婚消防员爽翻了穿成傻女去流放,独美发财不原谅和离后,她成了皇族白月光穿成军少恶毒妻,每天洗白成团宠被子女逼顶罪,老太太重生七零被卖八年后,假千金靠玄学名满天下兽世万人迷:五个兽夫宠不停鳞悬传汴水浮香录鸣潮:从黑海岸开始攻略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 姒洛天 -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txt下载 -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最新章节 -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