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太行山,骄阳似火。独立第一旅旅部里,气氛比窗外的烈日还要炽热。一份标着“特急”字样的电文刚刚送到陈征手中,这是八路军总部直接发来的绝密命令。
陈征仔细阅读着电文,手指因激动而微微颤抖。他反复看了三遍,这才抬起头,对等候在旁的赵铁鹰说:“通知团级以上干部,立即到指挥部开会。一级戒备。”
半小时后,旅部会议室里将星云集。各团主官、直属分队负责人全部到齐,每个人都预感到有重大事件发生。
陈征站在巨大的华北地图前,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指挥员。他深吸一口气,用尽可能平静的语气说:
“同志们,刚接到总部命令。”
会议室里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陈征身上。
“总部判断,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已经进入战略反攻阶段。苏联红军在欧洲战场节节胜利,盟军在太平洋战场转入反攻。在国内,日军深陷战争泥潭,兵力捉襟见肘。”
陈征的声音逐渐高昂:“为此,总部决定,八路军、新四军各部,立即做好全面反攻准备!”
这句话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会议室里激起层层涟漪。干部们激动地交头接耳,不少人已经热泪盈眶。等待这一天等的太久了!
“安静!”赵铁鹰维持秩序,“请旅长继续传达总部指示。”
陈征拿起电文,继续宣读:“总部要求各部队:一、加强军事训练,提高攻坚能力;二、扩大根据地,夺取中小城市;三、积极歼灭日军有生力量,为最后胜利创造条件。”
他放下电文,目光炯炯地看着大家:“同志们,这意味着,我们即将从战略相持转入战略反攻!抗战最艰苦的阶段即将过去,胜利的曙光已经出现在地平线上!”
会议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孙猛激动地一拍桌子:“太好了!早就等着这一天了!”
老杨抹着眼角:“多少同志牺牲在黎明前的黑暗里...他们要是能看到这一天该多好...”
高胜寒虽然保持着特战军官的冷静,但紧握的拳头暴露了他内心的激动。
陈征示意大家安静:“总部特别指出,我们独立第一旅作为太岳地区的主力部队,要承担重要方向的作战任务。”
他走到地图前,指着上面标注的几个重点目标:“总部的总体部署是:以收复县城、打通根据地联系为主要目标。我们的具体任务是——”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在一个月内,做好攻打清河县城的全部准备!”
虽然早有预料,但当这个目标正式确定时,指挥员们还是感到一阵热血沸腾。清河县是日军在太岳地区的重要据点,攻克它意味着根据地将连成一片。
“有没有信心?”陈征大声问道。
“有!”震耳欲聋的回答几乎要掀翻屋顶。
会议结束后,整个旅部像一台开足马力的机器,高速运转起来。作战部门开始制定详细的攻城计划,后勤部门清点物资储备,政治部门进行动员准备。
消息很快传遍全军。战士们听说要开始大反攻,个个摩拳擦掌,训练热情空前高涨。
在新兵训练场上,王小栓和战友们正在练习攻城战术。这个农家子弟如今已经成长为合格的战士,在最近的射击考核中获得了全连第一的好成绩。
“栓子,听说要打清河县了?”一个同乡凑过来小声问。
王小栓一边检查枪支一边点头:“嗯。指导员说,这是大反攻的第一仗。”
“你怕不怕?”
王小栓抬起头,目光坚定:“怕啥?当兵就是为了打鬼子!俺爹的仇,该报了!”
在旅部通讯营,李明正在调试设备。这个学生兵凭借出色的学习能力,已经成为通讯骨干。
“李参谋,”一个老报务员笑着说,“反攻开始了,咱们可有的忙了。”
李明推了推眼镜:“忙点好。早点打跑鬼子,早点回家。”
“回家?回北平?”
“嗯。”李明望向北方,“等我回去,要在北平城头插上红旗。”
类似的对话在部队的每个角落进行着。从老兵到新兵,每个人都明白战略反攻意味着什么——这是通往最终胜利的关键一步。
第二天,陈征召集各团主官,详细部署备战工作。
“孙猛,你们一团要重点演练巷战和攻坚。清河县城墙坚固,不能光靠蛮干。”
“老杨,炮兵团要制定详细的火力准备计划。这次攻城,炮兵要发挥关键作用。”
“高胜寒,侦察营要尽快摸清清河县的防御部署。特别是周海涛提供的城防图,要逐一核实。”
“常超,通讯保障要万无一失。这是旅级规模的攻城战,指挥畅通至关重要。”
每个负责人都认真记录着任务要求。他们知道,这将是独立第一旅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作战行动。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根据地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备战热潮。民兵配合主力部队训练,群众组织运输队、担架队,妇女们日夜赶制军鞋、干粮。
就连刚刚完婚的苏红梅,也主动要求带领医疗队上前线。
“我是医生,战士们在流血牺牲,我怎么能躲在后面?”她对担心的孙猛说。
孙猛看着妻子坚定的眼神,最终点了点头:“好!但要答应我,一定要注意安全。”
与此同时,敌工部门也加紧了在清河县的活动。周海涛多次冒着生命危险送出情报,为攻城计划提供了重要依据。
“告诉陈旅长,”他在密信中写道,“日军守备队长龟田生性多疑,但用兵保守。可采取声东击西之策。”
七月十五日,陈征向总部发去回电:“独立第一旅已完成反攻准备,随时待命。”
当晚,陈征独自登上旅部旁的山顶。望着繁星点点的夜空,他的心中百感交集。从三年前带着几十个骨干来到太行山,到今天指挥上万人的主力旅,这一路走来,牺牲了太多好同志。
“同志们,”他轻声自语,“你们未竟的事业,就由我们来完成。”
山风吹过,松涛阵阵,仿佛烈士们的回应。
战略反攻的号角已经吹响,独立第一旅这把抗日的利剑,即将再次出鞘。而这一次,他们的目标更加远大——不仅要收复失地,更要为最终的胜利开辟道路。
黎明即将到来。
喜欢浴血山河:我的抗战征途请大家收藏:(m.xunmishuwu.com)浴血山河:我的抗战征途寻觅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