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安丰驿外的训练场上已经人声鼎沸。数百名新兵整齐列队,他们中有稚气未脱的青年学生,有憨厚朴实的农家子弟,甚至还有几个戴着眼镜的知识分子。每个人的胸前都别着一朵大红花,在初升的阳光下格外鲜艳。
“立正——!”值星官洪亮的口令声响彻训练场。
新兵们紧张地挺直腰板,动作虽然不够标准,但眼神中充满了渴望和决心。这是独立第一旅在安丰驿大捷后的第一批新兵,总数达到八百多人,创下了单次征兵的新纪录。
陈征和旅部领导站在观礼台上,望着这支新生力量,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
“同志们!”陈征的声音通过土喇叭在训练场上空回荡,“我代表独立第一旅全体指战员,欢迎你们的到来!”
新兵队伍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许多年轻人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中的不少人是为了给被日军杀害的亲人报仇而来。
陈征继续讲话:“你们来自四面八方,有的是学生,有的是农民,有的是工人。但从今天起,你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八路军战士!”
他环视着这些年轻的面孔:“当八路军很苦,要行军,要打仗,可能要流血牺牲。但是,我们是为谁吃苦?为谁打仗?为的是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老百姓,为的是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新兵队伍中有人带头高呼。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数百个声音汇成一股洪流,在山谷间回荡。
简短的欢迎仪式后,新兵被分配到各团。按照旅部的整编计划,这批新兵将充实到三个步兵团和直属分队,使全旅总兵力突破一万大关。
在一团的新兵连里,孙猛亲自来接兵。这个刚结婚不久的团长,如今更加沉稳干练。
“我叫孙猛,是一团长。”他站在新兵面前,声音洪亮,“从今天起,你们就是一团的人了!我要把你们训练成最好的兵!”
新兵们既紧张又兴奋地看着这位传奇团长。安丰驿战役的故事已经在根据地广为流传,孙猛带头冲锋的事迹更是家喻户晓。
“你,出列!”孙猛指着一个身材瘦小的青年,“叫什么名字?为什么当兵?”
青年紧张得结结巴巴:“报...报告团长,我叫王小栓,俺爹被鬼子打死了,俺要报仇!”
“好!”孙猛拍拍他的肩膀,“是条汉子!但是报仇光有勇气不够,还要有本事。从今天起,好好练!”
他又问另一个戴着眼镜的青年:“你呢?”
“报告团长,我叫李明,是北平来的学生。我要为抗日救国贡献一份力量!”
孙猛点点头:“有文化是好事,以后可以当文书或者通讯兵。”
新兵分配完毕后,紧张的训练立即开始。由于战斗任务繁重,训练周期被压缩到最短。老兵们发扬“传帮带”的优良传统,一对一地指导新兵。
训练场上,杀声震天。新兵们在老兵的示范下,练习射击、投弹、拼刺刀。虽然动作生疏,但每个人都练得十分认真。
王小栓在练习拼刺时总是不得要领,急得满头大汗。班长王德柱——就是那个在安丰驿战役中负伤的老兵——耐心地纠正他的动作:
“腰要沉,腿要稳!突刺的时候要狠,要快!对,就这样!”
另一边,学生兵李明正在学习电台操作。这个在北平读过高中的年轻人展现出了惊人的学习能力,很快就掌握了基本操作。
“李同志学得真快!”教员忍不住称赞。
李明推了推眼镜,腼腆地笑了:“我在学校就喜欢摆弄无线电。”
除了军事训练,政治教育也在同步进行。各连的指导员利用训练间隙,给新兵们讲解八路军的性质、任务和纪律。
“咱们八路军是人民的军队,来自人民,服务人民。”指导员在黑板上写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些纪律,是咱们区别于其他军队的根本!”
新兵们认真地做着笔记。对这些刚刚穿上军装的年轻人来说,一切都是那么新鲜。
晚上是文化课时间。这是很多农家子弟第一次学习识字。教员从最简单的“八路军”、“打日本”教起,新兵们学得津津有味。
“等俺学会写字,第一封信就写给俺娘!”王小栓握着铅笔,一笔一画地练习。
艰苦的训练中也不乏温暖。苏红梅经常带着卫生队的女兵来巡诊,为新兵们处理训练中的小伤小病。
“王班长,你的伤刚好,不要太劳累。”她特意叮嘱王德柱。
王德柱嘿嘿一笑:“嫂子放心,我结实着呢!”
这个称呼让苏红梅脸红了一下,但心里却是甜滋滋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兵们逐渐完成了从老百姓到军人的转变。他们的皮肤晒黑了,肌肉结实了,眼神也变得坚毅起来。
一个月后,新兵训练结业考核在训练场举行。陈征和旅部领导亲自到场观摩。
考核项目包括射击、投弹、战术动作等。令人惊喜的是,这批新兵的成绩普遍不错。
王小栓在射击考核中打出了五发四十五环的好成绩,被评为神枪手苗子。
李明则在通讯专业考核中拔得头筹,被直接分配到旅部通讯营。
考核结束后,陈征亲自为优秀新兵颁奖。
“同志们,你们已经完成了基本的训练。”陈征对新兵们说,“但是要记住,训练场和战场是两回事。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第二天,这批新兵被正式编入作战序列。他们领到了崭新的军装和武器,虽然很多装备是从战场上缴获的旧货,但每个人都像对待宝贝一样爱惜。
“现在,你们是真正的八路军战士了!”孙猛对新兵们说,“下一步,就要在实战中锻炼成长!”
就在新兵完成整编的当天,旅部接到了总部命令:准备参加即将发起的夏季攻势。
战争的号角再次吹响,这些刚刚完成训练的新兵,即将迎来血与火的洗礼。但没有人退缩,因为他们知道,这是成长为合格军人的必经之路。
夜幕降临,新兵们在自己的铺位上辗转难眠。明天,他们就要开赴前线。对有些人来说,这可能是最后一个平静的夜晚。
王小栓悄悄爬起床,借着月光写了一封家书:
“娘,俺当上八路军了。团长说俺枪打得准,是个好苗子。等打跑了鬼子,俺就回家孝顺您...”
信没有写完,泪水已经模糊了字迹。
在这个不眠之夜里,无数这样的家书在悄然书写。每一封信,都承载着一个年轻战士对家的思念,对和平的渴望。
黎明时分,起床号照常响起。新兵们迅速整理装备,集合列队。当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开出营地时,已经是一支真正的战斗部队了。
抗战的烽火中,又一批热血青年完成了蜕变。他们或许稚嫩,但已经准备好,为这片土地献出自己的一切。
喜欢浴血山河:我的抗战征途请大家收藏:(m.xunmishuwu.com)浴血山河:我的抗战征途寻觅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