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内外三百年

阳光远

首页 >> 大唐内外三百年 >> 大唐内外三百年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战神之王中式豪门,我的千亿婆婆快穿:偏执主神又被心尖宝宠爆了陈风柳婉重生后,踹了渣男嫁竹马完美世界之开局便是准仙帝柳无邪徐凌雪仙界第一赘婿最新章节在线阅读囚爱成瘾,傅先生的新婚罪妻转来五零:带着真千金养女改嫁军官
大唐内外三百年 阳光远 - 大唐内外三百年全文阅读 - 大唐内外三百年txt下载 - 大唐内外三百年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4章 烽火照长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一卷:风起青萍

第四章 烽火照长安(上)

黄河的咆哮声被远远抛在了身后,取而代之的是关中平原初春的风。这风不再裹挟着塞外的凛冽与河水的腥臻,而是带着泥土解冻后万物萌发的、微醺的暖意,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血与火的气息。

踏上西岸的土地,李渊大军如同决堤的洪流,再无阻滞。蒲津渡一役,屈突通败退潼关,不仅打破了隋军在河东的屏障,更彻底击碎了关中隋室残存的那点抵抗意志。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比唐军的马蹄更快地传遍了关中各县。一时间,郡县惶骇,豪强观望,民心浮动。

李渊深谙“仁义”与“兵威”并重之道。他一面令李世民率领精锐骑兵,以刘弘基、长孙顺德为副,如同出鞘的利剑,沿渭水北岸向西迅猛扫荡,清除沿途可能的抵抗,切断长安与外部的一切联系;另一面,则自统大军主力,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同时广发安民告示,宣扬“废昏立明,匡扶社稷”之主旨,招抚流亡,任用当地士人,竭力稳定秩序。

李善业所在的辎重文书营,随着主力大军行动。渡过黄河后,他们不再需要管理渡船,工作重心转向了沿途接收城池、清点府库、登记降官名册以及管理日益庞大的粮草转运。工作量倍增,但李善业却仿佛找到了某种节奏。他不再是最初那个连笔都握不稳的落魄流民,长时间的案牍劳形,让他苍白的面容有了一丝沉静,手腕也稳了许多。他甚至开始学着辨认一些军中常用的潦草字迹和特殊符号,效率渐增。

这一日,大军行至朝邑(今陕西大荔朝邑镇)附近暂歇。此地已属冯翊郡腹地,距离长安不过二百余里。唐俭将他召至临时征用的一处乡绅宅院中,这里已充作临时的文书处理中心。

“善业,你来看看这个。” 唐俭递过一卷略显陈旧的羊皮纸,上面用朱笔勾勒着一些简略的山川地形和路线,旁边标注着一些难以辨识的符号,似是某种暗语。“这是从俘获的隋军一名斥候队正身上搜出的,似是与关中一股民间势力联络的图记。我等皆不辨其意,你心思细,或能看出些端倪。”

李善业接过,仔细端详。图中核心标注并非州县大城,而是渭北一带的几处山峪,如中南山(即终南山北麓支脉)、甘峪、骆谷等。那些符号,扭曲如虫蛇,他从未见过。他蹙眉沉思,指尖无意识地在那些符号上描画,忽然,他想起幼时在扶风乡下,曾见过一些流窜的巫师为人祈福驱邪,所用的符箓,与这有几分形似。

“唐参军,”他迟疑道,“这些符号,不似军中常用暗记,倒像是……民间巫祝之流所用的符咒。图中所示,皆是渭北险僻山峪,莫非有一股势力,借鬼神之名,聚众盘踞于此?”

唐俭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你所言,与二公子麾下侦骑回报不谋而合。近日确有一股自称‘太白神兵’的势力,在渭北山区活动频繁,其首领号称得‘太白金星’授法,能呼风唤雨,刀枪不入,煽动了不少愚民百姓,甚至袭击了我军几支小的粮队。其行踪诡秘,官军屡剿不灭。二公子对此颇为关注,担心其会成为我军侧翼隐患,或为长安所用。”

正说话间,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和喧哗。一名传令兵满身尘土,疾奔而入,单膝跪地,声音带着兴奋与急促:“报!唐参军!二公子有军情传回!”

“讲!”

“二公子率轻骑一日夜疾行二百里,已连破冯翊、下邽(今陕西渭南下吉镇)!守军或降或逃,几无抵抗!现兵锋已直指京兆府界!沿途豪强、土堡,纷纷遣使请降,献上粮秣犒军!”

“好!”唐俭抚掌,脸上也露出振奋之色,“二公子用兵,果真神速!如此一来,长安已是我囊中之物!”

营中其他文吏闻讯,也纷纷面露喜色,交头接耳。李世民这把尖刀的威力,远超众人想象,关中隋军的不堪一击,也可见一斑。

然而,那传令兵顿了顿,又道:“二公子还有口信:渭北‘太白神兵’活动日频,似有与长安勾结迹象。请唐公与参军留意后方,勿使疥癣之疾,酿成心腹之患。二公子已分派刘弘基将军率一部兵马,清剿左近宵小,然此‘神兵’根植乡野,恐非单纯军事打击可尽除。”

气氛稍稍凝重了一些。唐俭点了点头:“知道了。回复二公子,我等谨记,定会妥善处置。”

传令兵退下后,唐俭的目光再次落在那张羊皮纸上,沉吟道:“看来,这‘太白神兵’比预想的更要麻烦。其能屡抗官军,又能在如此短时间内知晓我军动向,甚至意图勾结长安,绝非寻常装神弄鬼的匪类。其背后,必有熟知地理、民情,甚至通晓军政之人主导。”

他看向李善业:“善业,你既看出此物与巫祝有关,又乃扶风人氏,对关中民俗应有所了解。眼下有一事,或需你走一遭。”

李善业心中一跳,连忙躬身:“请参军吩咐。”

“大军前行,需确保粮道通畅,后方安定。我欲派一精明干练之人,持我手令,前往即将归附的下邽县,一来协助新任县令清点库府,安抚民众;二来,”他指了指那羊皮纸,“暗中查访这‘太白神兵’的底细,尤其是其与地方豪强、乃至长安方面的可能联系。你为人谨慎,又通文墨,可扮作随军书吏,前往下邽公干,便宜行事。切记,此事隐秘,勿要打草惊蛇。”

这任务出乎李善业的意料。他本以为会一直待在相对安全的后方文书营,没想到竟要被派往前方,甚至卷入这等隐秘之事。风险无疑增大了,但内心深处,却也有一种被委以重任的微澜泛起。他不再是那个只能被动等待命运安排的流民了。

“卑职……遵命!”他压下心中的忐忑,沉声应道。

唐俭当即修书一封,盖上行军参军的印信,又细细嘱咐了一番沿途注意事项以及需要重点留意的情报。次日清晨,李善业便带着两名担任护卫的老成兵士,骑上快马,离开主力大军,向着西南方向的下邽县而去。

越靠近前线,战争的气息愈发浓烈。道路上时可见被遗弃的辎重车、倒毙的牲口,以及小股垂头丧气被押送往后的隋军俘虏。一些村庄明显经历过洗劫,残破不堪,百姓目光惊惧。但也有些村镇,已然挂上了唐军的旗帜,乡绅耆老战战兢兢地守在村口,奉上仅存的酒食犒军。

李善业无心流连,一路疾行。他按照唐俭的指点,刻意避开官道,选择一些乡间小路,一方面是为了安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地观察民情,看能否发现与“太白神兵”相关的蛛丝马迹。

在一处名为“杏林坡”的村庄外,他们停下来饮马歇脚。村口有一间简陋的茶棚,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丈正在烧水。李善业下马,要了几碗粗茶,状似随意地与老丈攀谈。

“老丈,如今唐公义军过来了,日子可还安稳?”

老丈看了看他们身上的唐军号衣,叹了口气:“兵慌马乱的,哪有什么安稳不安稳。前些日子官……哦,是隋军过去,征粮拉夫,闹得鸡飞狗跳。这几日唐军过来,倒是规矩些,不扰民,还贴了安民告示。只盼着这仗早点打完吧。”

李善业点头附和,又压低声音问道:“听说……这渭北一带,近来不太平,有什么‘太白神兵’出没?老丈可曾听闻?”

老丈闻言,脸色微微一变,警惕地看了看四周,才低声道:“客官莫要打听这些……那些人,神出鬼没的,信的是西边太白山里的神仙,说是有法力,能挡刀兵。村里有些后生,受了蛊惑,也跟着跑了……唉,造孽啊!”

“他们常在何处聚集?首领是何人?”

“这……小老儿哪敢知道这些!”老丈连连摆手,面露惧色,“只听说他们常在甘峪、骆谷那些大山里活动,首领是个能呼风唤雨的‘神君’,姓张还是姓李,却是不知。客官,你们是唐军的人,也莫要轻易去招惹,那些人……邪性得很!”

见老丈讳莫如深,李善业知道问不出更多,便付了茶钱,告辞离去。一路上,他心中思绪翻涌。这“太白神兵”能在民间造成如此影响,让百姓既畏且惧,其组织显然不容小觑。他们盘踞的甘峪、骆谷,正是通往长安西南方向的重要隘口,若真与长安城内勾结,关键时刻扼守要道,确实会对唐军造成不小的麻烦。

经过一日奔波,在夕阳西下时分,李善业终于抵达了下邽县城。城墙不高,此时城门洞开,城头上已然换上了唐军的旗帜。一些唐军兵士正在城门处值守,查验往来行人。城内街道上行人不多,店铺大多关门,显得颇为萧条。

李善业亮出唐俭的手令,很快被引至县衙。新任的下邽县令姓周,原是唐军中的一名文职幕僚,此时正忙得焦头烂额,清点府库、审阅旧档、安抚城中大族。见到李善业,如同见了救星。

“李书吏来得正好!这县里积压的文书簿册堆积如山,前任县令跑得匆忙,留下一堆烂摊子!快帮我整理一番,尤其是户籍、田亩、库藏,务必尽快厘清,大军不日将至,粮草供给乃是头等大事!”

李善业立刻投入到繁琐的工作中。他埋首于故纸堆里,凭借着耐心和逐渐娴熟的技巧,开始梳理这个关中下县的肌体与脉络。也正是在翻阅旧日刑狱案卷时,他发现了不寻常之处。

近半年来的卷宗中,有多起关于“妖言惑众”、“聚众淫祀”的案子,最终大多不了了之,要么是证据不足,要么是涉案人员离奇死亡或失踪。而被指为“妖人”的地点,多次提到了城西二十里外的“青泥驿”附近。青泥驿,正是通往甘峪、骆谷方向的必经之路!

他不动声色,将这些卷宗单独抽出。夜里,他向周县令禀明了唐俭交代的暗中查访任务,并提出了自己的发现。

周县令闻言,面色也凝重起来:“‘太白神兵’……本官也听闻其名。若其巢穴果真在甘峪、骆谷,则下邽便是其前出活动的重要据点。青泥驿……看来确有蹊跷。”

两人商议后,决定由李善业明日以核查驿道文书、清点驿存物资为由,前往青泥驿一探虚实。周县令则加派了十名可靠的兵士,随行护卫。

次日,天色阴沉,似有春雨将至。李善业带着十二名兵士,骑马出了下邽西门,沿着略显荒凉的驿道,向青泥驿方向行去。驿道两旁,田野萧疏,偶尔可见废弃的村落,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

青泥驿是一处不大的驿站,位于两山夹峙的一片谷地中,房舍有些破败。驿丞是一个干瘦的中年人,见到李善业一行,尤其是他出示的唐军文书,显得十分紧张,点头哈腰,言语闪烁。

李善业佯装不知,按流程清点了驿站的马匹、粮秣存量,又查阅了近期的公文传递记录。记录看似正常,但他敏锐地发现,有几份标明送往长安兵部的普通文书,传递时间异常地长,而且经手人签名潦草难辨。

就在他准备进一步询问驿丞关于附近“妖人”流言时,驿站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和喧哗!

一名派在外围警戒的兵士连滚爬跑冲进来,脸色煞白:“李书吏!不好了!外面……外面来了好多怪人!拿着刀枪棍棒,头上裹着黄巾,口里念念有词,把我们围住了!”

李善业心中剧震,“太白神兵”!他们竟然敢主动袭击官驿?!

他快步走到驿舍窗边,向外望去,只见驿站周围的树林和山坡上,影影绰绰出现了上百名头裹黄巾、衣衫杂乱的人影!他们手中武器五花八门,有锄头、柴刀,也有少数制式刀枪,脸上涂着诡异的油彩,眼神狂热,口中齐声呼喊着含糊不清的咒语,一步步逼近过来!

“紧闭门户!据守待援!” 护卫的队长反应迅速,立刻下令。

兵士们迅速关上驿舍大门,用桌椅顶住,弓箭手则占据窗口,张弓搭箭。

李善业背靠着冰冷的墙壁,能清晰地听到自己心脏狂跳的声音。他没想到,查方竟然直接撞上了正主!这些“神兵”如此猖獗,光天化日之下围攻官方驿站,其背后定然有所依仗!

窗外的咒语声越来越响,如同鬼哭狼嚎。一场突如其来的遭遇战,眼看无法避免。他这条刚刚驶入稍显平静水域的小舟,再次被抛入了惊涛骇浪之中。

第一卷:风起青萍

第四章 烽火照长安(下)

咒语声如同潮水,一浪高过一浪,拍打着青泥驿破败的围墙。那声音嘶哑、狂热,混杂着某种诡异的韵律,不似人言,更像群鸦的鼓噪或是野兽的低嗥,听得人头皮发麻,心旌摇曳。

“太白降世,神力护体!刀枪不入,水火难侵!”

“顺我者生,逆我者亡!神君法旨,荡平邪魔!”

透过窗棂的缝隙,李善业看到那些头裹黄巾的“神兵”们,脸上涂抹着红白相间的油彩,眼神空洞而灼热,挥舞着五花八门的武器,一步步逼近。他们似乎真的相信自己拥有神力,面对驿站窗口探出的冰冷箭簇,竟无多少惧色。

“放箭!” 护卫队正嘶吼着下令。

“咻!咻咻!” 几支羽箭离弦而去,精准地射中了冲在最前面的几名“神兵”。箭矢入肉的声音闷响,中箭者惨叫着倒地,鲜血瞬间染红了他们破旧的衣衫。

所谓的“刀枪不入”,在真实的杀戮面前,脆弱得如同纸糊。

然而,这并未能阻止后面的人群。同伴的死亡反而激起了他们更疯狂的凶性,咒语声变得更加高亢尖利,更多的人踩着倒地者的身体,嚎叫着冲了上来!他们用身体撞击着驿舍的木门,用简陋的斧头劈砍窗棂!

“顶住门!瞄准了射!” 队正额头青筋暴起,指挥着兵士们奋力抵抗。驿站内的空间狭小,十二名兵士已是捉襟见肘,形势岌岌可危。

李善业背靠着墙壁,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腔。他手中紧紧攥着那卷从下邽县衙带出的、关于“妖言惑众”的旧案卷宗,冰冷的羊皮纸触感让他混乱的思绪勉强凝聚。他不能死在这里!他还没有回到扶风,还没有看到这乱世终结的曙光!

目光急速扫过混乱的驿舍内部。角落里堆放着一些驿卒用来生火的干柴和引火的火绒、火镰。一个念头如同电光石火般闪过他的脑海——火!

这些“神兵”再疯狂,终究是血肉之躯,对火焰有着本能的恐惧!而且,驿站遇袭,需要向外界求救,烽火是最快的方式!虽然青泥驿并非边防烽燧,但点燃大火,浓烟升空,或许能被附近巡弋的唐军侦骑看到!

“队正!” 李善业嘶声喊道,“火!用火!点燃驿舍西侧的柴堆和马料!制造浓烟求援!也能阻敌!”

那队正闻言,先是一愣,随即眼中爆出精光:“好主意!” 他立刻分派两名兵士:“快去!点火!把能烧的都堆到西边窗口下烧起来!”

兵士们动作迅捷,很快,驿舍西侧浓烟滚滚,火苗借着干燥的柴草和马料窜起,舔舐着木质窗框,发出噼啪的爆响。浓黑的烟柱冲天而起,在阴沉的天幕下格外显眼。

果然,外面的“神兵”们见到火光和浓烟,攻势为之一滞,咒语声中也透出了一丝慌乱。对火焰的本能畏惧,稍稍压倒了他们狂热的信仰。

“稳住!他们怕火!” 队长趁机鼓舞士气。

趁着敌人攻势稍缓,李善业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再次展开那卷羊皮纸。他的目光死死盯住那些虫蛇般的符咒和标注的山峪地点。甘峪、骆谷……青泥驿……下邽县……还有那些不了了之的旧案……一条模糊的线索似乎正在串联。

这些“神兵”组织严密,消息灵通,绝非普通愚民。他们能如此准确地知道唐军文书到达青泥驿的时间并发动袭击,其背后定然有熟悉官府运作、甚至可能身居县衙内部的人在通风报信!那些传递缓慢、签名潦草的公文,可能就是传递消息的掩护!他们的目的,不仅仅是劫掠,更是要破坏唐军后方,配合长安守军!

必须把消息送出去!不仅要解眼前之围,更要揭穿这背后的阴谋!

就在驿舍大门被撞得摇摇欲坠,火势也开始向屋内蔓延,浓烟呛得人睁不开眼时——

“呜——呜——呜——”

低沉而雄浑的号角声,如同天籁,从驿道东面的方向传来!紧接着,是如同闷雷般滚动的马蹄声!

“援军!是我们的援军!” 了望的兵士发出了狂喜的呼喊!

只见驿道尽头,烟尘大作,一面“唐”字军旗迎风招展,数十名顶盔贯甲的唐军骑兵,如同旋风般席卷而来!为首一将,身材魁梧,手提马槊,正是奉命清剿左近宵小的刘弘基!

围攻驿站的“神兵”们顿时大乱!他们可以靠着狂热对抗小股官兵,但在正规骑兵的冲击面前,那点可怜的勇气瞬间冰消瓦解。咒语声变成了惊恐的尖叫,人群如同炸窝的蚂蚁,四散奔逃,遁入山林。

刘弘基率骑兵一个冲锋,便将残余的“神兵”砍瓜切菜般击溃,留下了几十具尸体。

驿舍的门被从外面撞开,刘弘基大步走入,看到满屋狼藉和惊魂未定的众人,皱了皱眉:“怎么回事?区区毛贼,竟敢围攻驿站?”

队正连忙上前禀报经过,尤其提到了李善业临机决断,点火求援、阻敌的功劳。

刘弘基的目光落在被烟熏得满脸黑灰、仍紧握着那卷羊皮纸的李善业身上,带着一丝审视:“你便是唐参军派来的书吏?倒有几分机智。”

李善业强自镇定,上前一步,将羊皮纸双手呈上:“刘将军,此物乃是从俘获隋军斥候身上所得,与渭北‘太白神兵’有关。卑职奉命查访,发现下邽县衙旧卷与此关联甚密,恐其背后有官府中人勾结,意图扰乱我军后方,呼应长安!”

刘弘基接过羊皮纸,他虽然不谙文墨,但听李善业条理清晰的分析,神色也凝重起来。他仔细询问了李善业在下邽的发现和对青泥驿的怀疑。

“若真如此,此事非同小可!” 刘弘基沉声道,“我即刻加派人手,封锁通往甘峪、骆谷的要道,并严查下邽县衙!李书吏,你此番立下功劳,某会如实禀报二公子与唐公!”

危机解除,李善业仿佛虚脱般,几乎站立不稳。但他心中却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绪,不仅仅是劫后余生的庆幸,更有一种参与其中、并有所贡献的微弱自豪。

就在李善业于青泥驿经历生死考验的同时,数百里外的长安城,已陷入了最后的恐慌与绝望。

李世民率领的唐军前锋精锐,如同神兵天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扫清外围,兵临长安城下。数万大军连绵营寨,将这座千年古都围得水泄不通。城头之上,隋室旗帜依旧飘摇,但守军士卒面带菜色,眼神惶恐,士气低落到了极点。

皇宫之内,代王杨侑年仅十三,面对如此巨变,早已吓得六神无主,只会躲在乳母怀中哭泣。辅政的京兆内史卫文升年老体衰,面对李渊送来的、语气强硬要求“废昏立明、奉代王以安天下”的文书,唉声叹气,束手无策。真正掌握部分兵权的左翊卫将军阴世师、京兆郡丞骨仪等人,虽有效死之心,但深知大势已去,内部又矛盾重重,难以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李世民并未急于攻城。他深知长安城高池深,强攻必然损失惨重。他采取了围而不攻、攻心为上的策略。每日派骑兵在城下耀武扬威,将李渊的安民告示射入城中,又让俘获的隋军降卒在城下喊话,诉说唐军仁德与关中家乡的期盼。

更重要的是,他利用了关陇集团盘根错节的关系网络。刘文静、裴寂等人早已暗中与城内的姻亲、故旧、门生故吏联络许久。此刻,这些关陇贵胄、世家大族,见隋室倾颓已成定局,李渊势大难制,为了家族利益,纷纷暗中倒戈,或传递消息,或劝说守将,长安城的防御,从内部开始土崩瓦解。

这一天,夜色深沉。长安城内,阴世师与骨仪还在为是战是降激烈争吵。而城外,唐军大营中军帐内,李世民正与刘文静、长孙顺德等人进行着最后的部署。

“城内已有回应,金光门守将崔献,愿为内应!” 刘文静压低声音,难掩兴奋。

“确定无误?”李世民目光锐利。

“万无一失!其家小已由我们的人暗中保护起来。他约定明夜三更,举火为号,打开金光门!”

“好!”李世民猛地一拍案几,“传令各军,做好准备!明夜,便是长安易主之时!”

下邽县,青泥驿的烽烟已然散去。

李善业协助刘弘基派来的军官初步清理了现场,审讯了俘获的几名“神兵”小头目,得到的信息虽零碎,却进一步印证了他的猜测——“太白神兵”的确与长安城内的某些隋室旧臣有联系,其首领“张神君”似乎受过某些人的指点和资助。

带着这些新的发现和满身的疲惫,李善业与增援的部队一同返回了下邽县城。周县令听闻经过,后怕不已,对李善业更是刮目相看,立刻将查获的线索快马呈报前线。

数日后,当李善业还在下邽协助周县令处理繁杂的政务,努力从青泥驿的惊魂中平复时,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如同春风般传遍了关中大地,也传到了下邽县衙——

长安,破了!

就在前夜,唐军内应如期举火,打开金光门!李世民亲率玄甲军,如同猛虎下山,率先冲入城中!守军猝不及防,瞬间崩溃!阴世师、骨仪等人率残部巷战,很快被歼灭!代王杨侑在卫文升等大臣簇拥下,于皇宫内束手就擒!

大隋帝国的都城,屹立了数百年的长安,几乎兵不血刃地,落入了李渊之手!

消息传来,下邽县城先是死一般的寂静,随即爆发出震天的欢呼!无论是唐军兵士,还是刚刚归附的官吏百姓,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一个旧时代结束了,一个新时代,就在这公元618年的春天,伴随着长安城头的改旗易帜,悍然降临!

李善业站在县衙的院子里,听着满城的欢呼,望着长安方向那似乎比往日更加明亮的天空,久久无言。他想起了晋阳城外的饥寒交迫,想起了黄河渡口的惊涛骇浪,想起了青泥驿的刀光剑影……一路走来,如同梦幻。

他这条微弱的性命,竟然真的挣扎着,看到了这翻天覆地的一天。

这时,一名唐军信使飞马驰入县衙,径直找到李善业,递上一封公文。

“李书吏,唐参军手令!命你即刻交接下邽事务,速往长安报到!另有二公子钧旨,念你查探‘太白神兵’有功,特许随行文书营入驻长安,听候任用!”

入驻长安!

李善业握着那封轻飘飘又重逾千钧的手令,手指微微颤抖。长安,帝国的中心,无数人梦想与野心的汇聚之地。他这只从尘埃里挣扎出来的蝼蚁,竟然也要踏入那传说中的琼楼玉宇了吗?

未来,如同长安城那刚刚开启的、厚重而神秘的城门,充满了未知,也孕育着无限可能。

(第一卷 第四章 完)

---

下一卷预告:

第二卷:长安月

新朝初立,百废待兴。李渊登基,大唐开国。然天下未靖,群雄环伺。李世民剑指陇西薛举,初遇劲敌。朝堂之上,功勋与门第的博弈悄然展开。入住长安的李善业,因缘际会,被卷入更复杂的政治旋涡与军事行动中。在这座承载着荣耀与梦想的帝都,他将如何书写属于自己的篇章?帝国的车轮,驶入了统一与开拓的崭新轨道。

喜欢大唐内外三百年请大家收藏:(m.xunmishuwu.com)大唐内外三百年寻觅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穿越后,我和夫君一起重生了徒儿已成年,师娘别乱动!第一宠婚:老公,坏坏坏!我突破的太快了植灵女王升级记黄金召唤师千秋不死人太平客栈莫愁的逆袭人生开局一枚建城令重生之春晓斗罗:成了唐三小师妹后想摆烂师兄说得对一战惊九霄重启05婚后独占爱妻魔眼小神医爱你成瘾偏执霸总的罪妻开局十亿红蚁道兵,给爷整麻了九天剑主
经典收藏我雇佣玩家收割信仰开局极寒模式,我有空间在手阎王带我去直播穿成被炮灰的小可怜,我摆烂了穿到逃荒前,全村挨饿我嘎嘎长膘白月光回国当日,我在机场孕吐了魔君的传说与帝王交易转眼帝王的心里全是她仙剑奇缘之一剑隔世晨昏集渡劫雷后,我变成龙了假千金重生后创飞所有人夫君想宠妾灭妻?我覆灭他全族盗墓之我专挖仙人墓霸总夫人只想离婚,全家读心劝和何雨柱的穿越生活穿越古代闯天下穿书:都退后!她要开始发癫了清穿:贵妃又怀了我的徒儿有点怪?
最近更新源灵记之古武风云抗战:从1937开始当军长人在明日方舟举办商会魔在镖局打工的日子综影视:较软美人今日又在撒糖辞职回家上山下海东北那些灵异事永恒仙途:废柴崛起御兽修仙:从进化猫咪开始!穿成恶雌,开局五个大佬要杀我前夫假死?我反手嫁他铁血军长!水浒,猎国之武正我是纨绔世子,怎么就要造反了?回档2008,从草根到巨头庐山藏宝图重生大明:岳丈朱元璋!洪荒第一老六是怎样炼成的古人的智慧结婚不同房,离婚后我成香饽饽重生香江:从上官小宝徒弟开始
大唐内外三百年 阳光远 - 大唐内外三百年txt下载 - 大唐内外三百年最新章节 - 大唐内外三百年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