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光元年(公元923年)四月,乙巳日。
洛阳,紫微宫。这座历经劫波、见证了多少帝国兴衰的宫殿,再一次被庄严肃穆的气氛所笼罩。只是这一次,那肃穆之中,激荡的不再是唐室的余晖,而是一种新生王朝的、混合着沙场血气与权力欲望的锐气。
李存勖,身着十二章衮冕,玄衣纁裳,在文武百官、诸镇使者的山呼万岁声中,缓缓走向那至高无上的御座。他的步伐沉稳,目光如炬,扫过殿下匍匐的众生。这里有随他起于晋阳的沙陀旧部,有在河北归附的汉人豪杰,有来自吴越、荆南、楚地的使者,甚至还有契丹、回鹘的使节。他们汇聚于此,共同见证一个新天子的诞生,一个新时代的开端。
他走到了御座前,却没有立刻坐下。他转过身,面向南方(象征已倾覆的朱梁),又转向西方(象征被废的唐室),最后面向殿外苍茫的天空。张承业、郭崇韬等心腹重臣肃立两侧,神情激动而复杂。
“自朱温逆贼篡唐,神器蒙尘,四海鼎沸,生灵涂炭,于今二十有六载矣!”李存勖的声音洪亮,在殿宇间回荡,带着一种宣告天下的力量,“朕,承天命,顺人心,赖将士效死,文武同心,克复汴洛,荡涤群凶!今伪梁已灭,中原已定,谨择吉日,昭告昊天上帝,即皇帝位!国号——大唐!改元同光!”
“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浪如潮,几乎要掀翻殿顶。他口中的“大唐”,并非那个早已在朱温屠刀下气绝的、绵延二百八十九年的李唐王朝,而是一个崭新的、以沙陀军事集团为核心、承袭唐之名号的政权——史称后唐。
他坐上了龙椅。冰冷、坚硬,却又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权力与热量。他完成了父亲李克用的遗志,完成了对朱梁的复仇,也走到了个人功业的巅峰。他追尊父祖为帝,立宗庙,定制度,大封功臣。周德威、李嗣源、郭崇韬等皆居显位。他下令将朱温的坟墓掘开,暴其尸骨于市,以泄天下之愤。
形式上,他似乎“光复”了唐室。他沿用大唐国号,祭祀唐之宗庙,甚至寻访流散的李唐宗室,给予优待。然而,所有人都明白,这面“唐”字大旗之下,流淌的已是截然不同的血液。这个政权的基础,是沙陀三部落与河北汉人豪强的军事联盟,其权力结构、统治方式,与那个以关陇集团和科举士大夫为支柱的盛唐,早已相去甚远。它更像是一件披着唐室外衣的、崭新的军事帝国袍服。
二、 余响:分裂的定局
李存勖的登基,并未给天下带来真正的和平与统一,反而像是为持续半个多世纪的大分裂时代,敲下了一枚更加明确的界碑。
南方,前蜀帝王建、吴王杨溥(杨行密之子)、吴越王钱镠、楚王马殷、南汉刘?、荆南高季兴等割据政权,虽然纷纷上表称臣,接受后唐的册封,但实则依旧各自为政,关起门来做自己的皇帝或国王。统一的梦想,在现实的藩镇割据面前,显得如此遥不可及。
北方,契丹的耶律阿保机,在听闻李存勖称帝后,加紧了南侵的步伐,幽云之地,烽火再起。而被李存勖视为心腹之患的魏博势力,虽在杨师厚死后一度被压制,但其潜在的分裂倾向,始终是悬在后唐头顶的一把利剑。
即便是在后唐内部,危机也已潜伏。李存勖以军事天才夺取天下,却未必善于治国。他宠信伶人,猜忌功臣,日益骄奢。昔日在战场上同生共死的袍泽之情,在权力的侵蚀下,逐渐变质。尤其是对功高震主的李嗣源,他心中已生芥蒂。
三、 终曲:历史的句读
李存勖在同光元年(923年)的称帝,在历史的长卷上,为“大唐王朝”这煌煌巨着,画上了一个充满悖论的、最终的句号。
从法理与血统上而言,天佑四年(907年)朱温篡唐,哀帝被废,标志着李唐王朝的实质性灭亡。李存勖虽以“唐”为国号,但他并非李唐宗室,其政权是依靠武力新建的,与那个由李渊、李世民开创的王朝并无直接继承关系。后世史家,清晰地将他的政权标记为“后唐”,将其与李唐区隔开来,归入“五代”的序列。
然而,从象征与情感上而言,李存勖的“光复”举动,以及后唐初期对唐室礼仪的恢复,无疑是给了那个早已死去的王朝一个形式上的葬礼和一份最后的哀荣。它像是历史舞台上,一个盛大而短暂的返场,演员穿着前朝的戏服,唱着前朝的曲调,但剧本和灵魂,却已全然不同。
大唐,那个包容开放、气象万千的黄金时代,那个孕育了李白、杜甫、玄奘、颜真卿的文明巅峰,终究是彻底落幕了。它的灭亡,非一朝一夕之故,乃是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牛李党争、农民起义层层叠加,最终耗尽气数的必然结果。朱温的屠刀,只是砍倒了那棵早已被蛀空主干、仅剩枯枝败叶的参天巨木。
李存勖的后唐,如同在旧王朝废墟上燃起的一簇短暂而耀眼的火焰,它试图模仿前朝的辉煌,却终因根基不同、积弊太深,而在内忧外患中迅速黯淡(李存勖本人也在数年后因兵变被杀)。随后,石敬瑭的后晋、刘知远的后汉、郭威的后周、赵匡胤的北宋……你方唱罢我登场,直至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一个更加稳定、但也更加内敛的新时代才缓缓开启。
残阳如血,映照着洛阳宫阙的飞檐。那曾经照亮了整个东亚乃至世界的“大唐”之光,已然沉入地平线之下。一个充满战乱、分裂与痛苦重塑的时代——五代十国,进入了它最纷乱的篇章。而关于盛世的记忆与梦想,则化作了历史的尘埃与后来者心中永恒的追忆,深埋于这片古老的土地之下,等待着下一次,在全新的文明形态中,涅盘重生。
(全文中)
《大唐内外三百年》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寻觅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寻觅书屋!
喜欢大唐内外三百年请大家收藏:(m.xunmishuwu.com)大唐内外三百年寻觅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